APP下载

通感隐喻及其等级关系下汉语ABB式形容词

2023-08-22吴清双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通感形容词隐喻

吴清双

内容摘要:ABB式状态形容词为汉语特有,其构成之中蕴含着汉民族独特的认知模式。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隐喻通感及其等级关系,考察分析现代汉语的ABB式状态形容词,提出两个新的假设:1)知觉的感知范畴等级高于或等于视觉感知范畴。2)人类认知的主观性为高级感知范畴修饰低级感知范畴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试图为认知语言学中生理机制(人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受)和认知机制(主观性)的联系提供一定的证据;同时,为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通感 隐喻 等级关系 ABB 形容词

汉语中的重叠词是由词素重复或音节重复而成的词汇单位。这类形容词以叠音形式对事物的性状进行具体的描摹,是表现汉语形象色彩的一种手段。(申跃 2008)现代汉语中的 ABB式形容词是状态形容词的一种特殊类型。吕叔湘(2002)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ABB式表达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朱德熙(1982)表示重叠式形容词表达说话的人对于某种属性的主观估价。赵惠(2013)指出,ABB式的表达形式可以表语法意义,也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董雪松(2015)总结,状态形容词表示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反映了主体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

前人的相关研究可分为三类:一,结构类型和语音特点;二,语义和语用特点;三,从类型学、认知学等角度对ABB式形容词进行研究。(董雪松 2015)在第一类研究中,邵敬敏(1990)对其语法结构的分析最为详尽,他将该类形容词分为四类:A+BB式、AB+B式、BA+B式、(A)ABB式。在第二类研究中,郑梦娟(2004)从重叠的语形、语义以及语用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动态的定量研究,发现了特有的艺术化倾向和鲜明的语体风格。许多学者以认知视角丰富了第三类的研究,如肖潇(2012)发现通感隐喻可丰富词义内涵,但不同感官的映射能力有所差别。赵青青(2021)表示该类形容词普遍涉及不同感觉域的联通;通感隐喻机制可为该类形容词描绘主观性的语义提供解释和预测。

本文基于通感隐喻及其等级关系,对现代汉语ABB式状态形容词进行考察分析,提出两个新假设:(1)由李劲荣、陆丙甫(2016)提出的知觉,其感知范畴的等级高于或等于视觉。(2)认知主观性为高级感知范畴修饰低级感知范畴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语料搜集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以下简称《现汉》)和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为保准确性,笔者人工收集了《现汉》中以“状态词”标注和《八百词》中以“形容词生动形式表”中的 ABB 式形容词共331个,形成原始语料。另外,为保证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笔者通过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CCL)检索原始语料,对在文本出现次数低于5的词不纳入统计范围。由此筛选出的 240个ABB式形容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通感隐喻

Lakoff & Johnson(1980)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知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组织在一起,并赋予同一语言符号,这个过程就是范畴化。词语的产生是范畴化的结果。Leech(1983)对隐喻的分类中就有一类是通感式隐喻(synaethestic metaphor)。通感来自人的各类感知相互连通的过程,是激活一种感觉感官的同时使另一种感觉感官也得到激活的過程。传统理论将通感分为五类: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赵艳芳(2002)从视觉中分离出空间感觉和色觉,将通感增至七类。有些词中的A表达的性状比较抽象,不易通过单一的具体感官来感知。本文遵循李劲荣、陆丙甫(2016)的研究,将此类性状标注为知觉。因此在考察该类形容词通感隐喻的等级关系时,主要结合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空间感觉、色觉和知觉这八类进行分析。

三.现代汉语ABB式状态形容词的通感隐喻分析

1.分析范围

本文采用邵敬敏(1990)划分的ABB式形容词的第一类,即A+BB式。基于前文的分类,笔者总结出符合这八类通感的A词:

触觉类,如:潮、沉等(26);听觉类,如:喘、静等(5);味觉类,如:酸、甜等(2);嗅觉类:臭、香(2);视觉类,如:暗、肥等(34);空间感觉类,如:矮、厚等(6);色觉类,如:白、碧等(11);知觉类,如:悲、病等(31)。

在研究的语料中,视觉类A数量最多,其次知觉类;触觉类A位列第三,色觉类第四。听觉、味觉和嗅觉类A较少。

2.研究模式

根据隐喻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相关理论,将规定该形容词所表达的形态范畴A作为目标域,重叠部分BB作为源域(肖潇 2012),通过BB类型来研究。需注意,通感隐喻指从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到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若目标域与源域处于同一个感官范畴,则不构成通感隐喻。

(1)视觉类A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属于五类感觉感官中的最高级的类型。有些感官范畴之间少有建立联系,此处省略该类模式。由此整理出三种模式:视觉+知觉(6)、视觉+触觉(15)、视觉+听觉(16)。由此可见,视觉与听觉模式最常见,与触觉模式第二,知觉居后。

(2)知觉类A

知觉在一定程度上不比其他的感觉。前者较为抽象,不易把握,后者具体可感,易于描绘。即知觉表示抽象层面上人的心理感受,无法通过人体的外部感受器官来捕捉。整理出三种模式:知觉+视觉(15)、知觉+触觉(4)、知觉+听觉(14)。由此可见,知觉与视觉模式最常见,与听觉模式第二,触觉居后。

(3)触觉类A

触觉是最低级的感觉感官,直接作用于外物。语言中关于触觉的描写经常用来表述其他的感觉。整理出四种模式:触觉+视觉(17)、触觉+知觉(5)、触觉+听觉(18)、触觉+味觉(2)。由此可见,触觉与听觉的模式最常见,与视觉模式第二,知觉和味觉较少。

(4)色觉类A

色觉从视觉中分离出来,主要处理颜色信息。整理出三种模式:色觉+视觉(26)、色觉+触觉(8)、色觉+听觉(6)。由此可见,色觉与视觉的模式最常见,与知觉和听觉模式较少。在色觉与听觉模式中,几乎都是“X乎乎”形式,其词汇意义几乎就是A表达的意义,BB无意义。(李劲荣 2008 ) 这也证实了语言中的拟声成分在人类的感知中可及性程度高、语义的理解难度低。(Winter 2019)

(5)空间感觉类A

空间感觉也是从视觉中分离出来的一类,主要关注视角中物体的形状、距离的远近等。整理出四种模式:空间感觉+视觉(7)、空间感觉+触觉(2)、空间感觉+听觉(3)、空间感觉+知觉(1)。由此可见,空间感觉与视觉模式最常见,与剩下三类(听觉、触觉和知觉)的组合较少。

(6)听觉类A

耳朵通过接受外来声波刺激产生听觉。此类型中作为源域中的 BB 一般是象声词。以听觉为源域,可以是比听觉更高级的视觉类形容词,也可以是比听觉低级别的触觉类、嗅觉类形容词。(肖潇2012)此模式下笔者只收集到一种模式:听觉+视觉(5)。听觉类A的语料中,大多与听觉组合(12),且只与视觉范畴产生例隐喻联系(5)。

(7)味觉类A

味觉在人体日常感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理出四种模式:味觉+视觉(2)、味觉+触觉(1)、味觉+听觉(1)、味觉+知觉(1)。味觉所指称的性质范围较小,故此类形容词数量不多。

(8)基于嗅觉类A

嗅觉是人的基本感觉之一,比触觉和味觉更高一级。嗅觉比味觉所指称的性质范围更小,经筛选后的语料仅剩两例:嗅觉+视觉(香喷喷)、嗅觉+触觉(臭烘烘)。

3.小结

通过以上收集,本文整理出最常见的A与BB组合:视觉+听觉(16)、知觉+视觉(15)、触觉+听觉(18)、色觉+视觉(26)、空间感觉+视觉(7)、听觉+视觉(5)、味觉+视觉(2)。基于以上数据可知,色觉+视觉的个例最多,其次是触觉+听觉,味觉+知觉居后。

四.不同感知范畴的通感隐喻的等级关系

1.通感隐喻的等级关系

乌尔曼(Ullmann 1957)调查通感用例发现,约80%包含通感的个例中存在一内在规律:呈等级分布(hierarchical distribution) ,即感觉的移动方向呈现由较低级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这一特性被称为感觉转移或映射的单向性(赵艳芳 2002),李国南(1996)总结,在语言表达上,感觉的等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赵艳芳(2002)在此基础上,将空间感觉与色觉从视觉中抽离出来,发现感知域的等级关系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低级感知域词语可以修饰高级感知域中的词语。显然,这种投射也是单向的。

形容词中的A居于高级感知范畴。而知觉可修饰视觉,只是个例较少(6)。鉴于知觉类的感知范畴还未定义其等级关系,本文尝试分析得出其大致等级。

上文提到,知觉+视觉组合的个例(15)最多,超过了视觉+知觉的个例(6)。触觉(14)与听觉(4)也能组合知觉。不妨假设,知觉也是种高级感知范畴,其等级高于或等于视觉。触觉A可与视觉、知觉、听觉和味觉BB组合。尽管触觉是最低级的感知范畴,但更高级的味觉、听觉、视觉和知觉感知范畴也能修饰它。这一点与此前的感觉感官映射顺序有出入。肖潇(2012)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色觉类A中,色觉+视觉的个例最多(26),这也与此前的映射顺序有出入。但色觉本质上由人类通过眼睛接收光线所感知,因此该类形容词并不突兀。其次是与触觉和听觉的组合。听觉如何能修饰色觉?通常而言,应是色觉修饰听觉。但因色觉与视觉关系紧密,而听觉修饰视觉,那么这类情况就可以大致解释得通。

表示空间感觉的A数量较少。在相关模式中,空间感觉+视觉的个例数最多(7),还与触觉(2)、听觉(3)和知觉(1)有组合。根据色觉与视觉的关系解释,同理可得视觉修饰空间感觉。听觉A只与视觉存在通感现象,即高级感知范畴修饰低级感知范畴。但这些词语在使用中并未违和。味觉A与视觉(2)、触觉(1)、听觉(1)和知觉(1)均可组合,然而个例数量却较少。同样,这些词语可正常使用。通过观察味觉A的形容词,发现嗅觉A与视觉(1)和触觉(1)的BB可组合。此处,高级的视觉感知范畴也修饰较低的嗅觉感知范畴。

通感中之所以用较低级的感官概念去表达较高级的感官概念,是因为越是较低级的感官与被感知物之间的关系越直接。(纪启明 2021)基于此,再回到知觉类的分析,就可以验证本文之前的假设——知觉或许是高于或等于视觉的高级类感知范畴。知觉不能为人类的感官所直接感知到,并不归属于直接的感觉范畴,它所产生的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2.特例与假设

为何会出现较高级的感知范畴修饰较低级的感知范畴?试举例说明。

a:(1)越在名上做文章,老板越生气。

(2)她涨红了脸,气鼓鼓的。

“气”为表示听觉类A,“鼓鼓”为表示视觉类BB。“气”形容一个人生气的状态,“气鼓鼓”形容人十分生气。“鼓”通常描述某物体外表鼓起。因隐喻认知大部分来自空间概念,所以大脑自然地将人体也视作一个空间。Givon (1994)指出,两个概念在语义上或功能上靠得较近,他们在词汇、形态变化或句法可能会更近一些。“气”本身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加上带有主观色彩的“鼓鼓”,形成“气鼓鼓”。因此,(a2)相比于(a1),整個词义变得生动起来,在程度上多了“十分”这个含义。基于此,本文大胆假设,之所以能出现较高级的感知范畴修饰较低级的感知范畴,或许与认知主观性有关。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隐喻通感及其等级关系,考察分析现代汉语ABB式状态形容词,并提出两个新假设:1)由李劲荣、陆丙甫(2016)提出的知觉,其感知范畴的等级高于或等于视觉感知范畴;2)认知的主观性为高级感知范畴修饰低级感知范畴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试图为认知语言学中生理机制(人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感受)和认知机制(主观性)的联系提供一定的证据;同时,也为汉语学习者习得现代汉语ABB式状态形容词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Givon, T.1994. Isomorphism in the Grammatical Code: 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Considerations[A] In Simone, R. (eds.) Iconicity in Language [C] .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Lakoff, G. & Johnson, 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eech, Geoffrey N.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New York:Longman Inc.

[4]Ullmann, S. 1957. 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5]Winter, Bodo. 2019. Sensory Linguistics: Language, Perception and Metaphor[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6]董雪松, 2015, ABB 式形容词主观化及其量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113-118.

[7]纪启明, 2021, 跨学科视域下通感解读[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7(4): 116-120.

[8]李国南, 1996, 论“ 通感” 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 (3): 34-40.

[9]李劲荣, 2008, ABB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 87-91.

[10]李劲荣、陆丙甫, 2016, 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语言研究》, 36(4): 10-20.

[11]吕叔湘, 2002, 《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2]邵敬敏, 1990, ABB式形容词动态研究 [J].《世界漢语教学》 (1): 19-26.

[13]赵惠, 2013, 形容词生动形式的修辞效果 [J].《语文学刊》(4):47-48.

[14]肖潇, 2012, 浅析通感隐喻在汉语 ABB 式形容词构成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上半月)》:131-132.

[15]赵青青, 2021, 通感隐喻视角的现代汉语ABB式状态形容词 [J].《世界汉语教学》,35(2): 206-216.

[16]郑梦娟, 2004, 《ABB式形容词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

[17]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注:本文所举的例子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简称CCL)。

猜你喜欢

通感形容词隐喻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认识形容词
《活的隐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形容词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