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念加持,课程“变身”直抵“向阳坡”
——“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的迭代研究与实践

2023-08-15唐军平上海市奉贤区洪庙小学

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变身法布尔活动

唐军平 上海市奉贤区洪庙小学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精神引领下,学校的课程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综合活动课程的架构和铺设。在学校原有品牌课程“法布尔生态教育课程”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经历了理念变革和课程再构的阵痛。

一、理念变革中的课程“变身”,立足校域活动特色

2016 年,学校基于学生活动需要进行了法布尔生态实验室二期改造,并在自然学科基础上开展多学科融合的尝试与实践。2017 年,结合我区的STEM 课程推广,法布尔课程中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达到一个高点,学校拥有了“法布尔大自然生态教育课程群”,但亦是一个临界点,亟待一个突破的方向。继2017 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后,2018 年《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发布。在分析学校校本课程开展现状后,学校开启了“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基于学校法布尔课程的自然特色,学校立足“人与自然”确定课程与学生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围绕“综合实践”对课程进行升级。

一次变身,一次提升,《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诞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研发,“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成为学校“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的三个模块课程之一,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纲要和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及覆盖全体学生的课程容量。

在行动目标指引下的学校法布尔课程建设,由此经历了由活动方案到活动课程、由活动课程到课程群、由课程群到综合课程体系的三次蜕变。“给学生的科学梦想插上绿色的翅膀”的法布尔课程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以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态环保体验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二、需求导向下的课程再构,彰显学校育人价值

(一)理念与目标再构

在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尤其是《中小学综合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出台,对中小学课程实施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和学生成长需求,学校进行了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再构。

基于对“综合活动”的解读,学校把课程理念由“为科学梦想插上绿色的翅膀”优化为“在综合活动中走进自然、探索自然、亲近自然,找寻绿色之梦”。新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强调了在活动中开展生态教育,利用自然界的丰富课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渗透梦想教育。

学校基于校情,在充分调研学生需求后,重新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依托校本课程资源,全面铺开跨学科课程建设,为学生打造集探究、实践、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课程体系。

2.通过各种主题综合活动,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以及体验,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的探究行为,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懂规则、会合作、勤劳动、善学习、负责任、乐探究的洪小学子。

3.通过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践,构筑校园生态文明,创建校园生态研究的特色,引导学生去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的奥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二)框架与内容再构

学校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规划课程:1.0版本《法布尔学生实践活动方案》通过自然学科的拓展活动,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2.0版本《法布尔大自然生态教育课程群》基于小课题的研究,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3.0 版本《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满足所有学生的成长需求,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情感体验、能力发展方面的需求得到引导和发展。

2018年12月起,深挖校本课程资源,整合原有校本课程,以惠及所有学生为目标,围绕综合活动开展的自主性、主题性、实践性、开放性、连续性、整合性原则,建构了《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课程框架。(见图1)

图1

(三)模式与评价再构

《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在开展模式上有三点创新:一是课程覆盖了全体学生,即每个学生每学期都必须参与一个月8 课时的法布尔限定主题活动,然后还有机会选择参与12 课时的法布尔自主综合活动。二是综合活动课程的单次活动时为两课时(80 分钟)。这样的时间安排基本满足了一般探究活动的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三是课堂活动的任务驱动模式。课程的每两个课时基本包含两到三个活动任务。学生在任务要求的驱动下,团队合作积极开展探究,获得实践和成功体验,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在评价方面也进行了再构:“小蜜蜂”综合活动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所有模块的课程都通过学生活动手册、线上评价平台记录评价学生日常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通过综合性的展示活动,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每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都需要完成自评、互评,教师也将对学生每一课时的学习作出星级评价。每周家长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活动手册上的记录和评价结果拍照上传至学校综合活动评价平台,平台将数据积累,最终形成描述性的综合评价,一生一报告。每学期末,综合课程的教师还需要用学生作品或作业布置展台,进行全校性的展示,并由学校质量监督组和家长代表进行评分,作为课程实施品质的考量之一。

三、行动贯彻后的课程“反哺”,助推师生发展活力

基于前期的“法布尔大自然生态教育课程”的实践,学校重新审视校本课程,并采用自主性、主题性、实践性、开放性、连续性、整合性的原则来升级学校的课程,形成了“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以满足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历经三轮实践后,综合活动课程的“反哺”作用逐渐呈现,师生的发展活力被激发,教与学的转变正向影响着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品质。

(一)教师基于课程的专业提升

学校从课程伊始就在师资上给予保障,调拨优秀青年教师进入法布尔课程工作室,使课程拥有的教师资源在区域校本课程中首屈一指。同时,学校给予法布尔课程教师良好的发展平台,如外出观摩、专家指导,在打造精品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在培养自己的课程能手。三年来,法布尔课程3 个区级课题结题,一个区级重点课题和一个市级学会重点课题在研,教师发表相关文章多篇,其中在区级层面的课程设计获奖十人次以上。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法布尔的课程教师不仅具有很强的课程执行力,课程设计力也在逐渐成形成势,保证了课程的后续良性发展。在法布尔课程工作室的引领下,课程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素养也不断提升,诞生了区域跨学科名师和特色课程教师。

(二)师生基于活动的教与学转变

随着《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展,参与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师教学理念悄悄发生着改变,不再专注于知识的传授,而开始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并且老师们开始把基于问题的探究模式、把解决生活问题的情境引入课堂,更加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并尝试了一些跨学科活动的设计,使得基础学科的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2022 年新课程标准发布后,学校教师对跨学科活动设计理念接受程度高,实践操作层面更产生了一些经典案例。而学校的学生当然是喜欢这样的课堂转变的。参与综合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更喜欢课堂了,更愿意问为什么,与老师更加亲近。这就是体验性课堂的魅力,让学习变成了解决问题的需求,让学习变成了有趣的事情,让学习变成了一种期待。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学生综合活动成果展示活动,不仅展示的形式丰富多样,而且研究性活动成果的占比越来越高。2021 年,学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法布尔的水处理》获得了区学生研究项目一等奖。

(三)学校基于发展的模式创新

学校的“法布尔大自然生态教育课程”是区域的特色课程,市级、区级多家媒体对此进行过报道。基于此的“法布尔综合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课程创新的模式。在“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法布尔课程前期的开发和实施也为“I成长”和“慧生活”两个模块的研发提供了发展经验和技术支撑。其一是法布尔课程的开发模式为其他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模板,发挥了引领作用。其二是法布尔工作室的一部分优秀教师成为其他模块的骨干,发挥着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由此不仅引领了“小蜜蜂综合活动课程”其他两个模块的设计与开发,也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辐射,为兄弟学校的同类课程发展提供了借鉴。2020年,学校的《富有“泥土味”的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获奉贤区首届新成长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9 年,学校成了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的试点校。

2020年,学校成了上海市项目化实验校。

一次转身,我们直抵课程的“向阳坡”,这里山花烂漫,孩子们在奔跑着。课程建设是洪庙小学弯道超车成为区乡镇小学窗口学校的引擎。为了远郊孩子也能享有优质的课程,为了他们的明天多一种可能,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变身法布尔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法布尔
简易图形的变身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蝉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