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满江红》爆红背后的东方哲学

2023-08-15俞燕燕吴月齐

电影评介 2023年5期
关键词:满江红秦桧岳飞

俞燕燕 吴月齐

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上映三日票房就突破了10亿元,微博评分高达9.5分,据初步统计结果,除夕至正月初六,电影票房总计67.58亿元,其中《满江红》排名第一(25.96亿元)。①

《满江红》是由张艺谋执导,一部融合古装、悬疑、喜剧和家国情怀等元素的极具观赏性又符合中华民族美学逻辑的电影。集“东方美学”之大成,用电影里搞笑、幽默、谋斗以及剧情的连续反转,摇滚豫剧、京剧打板、击缶倒计时和高亢雄放的河南梆子的声音美感,山西大院建筑的空间美感,宋朝的八式名刀的道具美感等这些外在部分表现东方美学中的“露”,让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结尾处吟诵岳飞词《满江红》,彻底引出并点燃中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让观众壮怀激烈的情绪在一瞬间达到高潮,用这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观影快感的升华来表现东方美学中的“藏”。

一、“露”:巧用中国古典美学,紧扣国人审美趣味

(一)巧用“反转”,让喜剧和悬疑相映生辉

全剧巧用“反转”技巧来呈现影片的喜剧元素。首先是选角,用“准”了沈腾、雷佳音、岳云鹏等几位自带喜感的演员:雷佳音一改以往老实的“正派面孔”,既演活了大奸臣秦桧又不失搞笑,替身秦桧背完《满江红》桥段之后说的那句“要不要我再念一遍,我怕他们记不住”。还有替身秦桧死了以后,说了一句“这首词写的,确好……那,咱仨就这么坐下去吗?”让观众前一秒哭后一秒笑;岳云鹏饰演的武义淳,表情和身姿都相当到位,当沈腾饰演的张大说“武大人,一会儿借您的背景一用。”武义淳一句“我哪有什么背景,一切都是我的努力所得。”然后,张大又一句“好,那一会儿借您的努力一用。”直接让观众开怀大笑。导演成功把喜剧中的这种插科打诨、装疯卖傻和人物的伪装表演融为一体,让喜剧和悬疑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相映生辉,悬疑消解了喜剧的悬浮,喜剧又化解了悬疑的沉重。

其次,“反转”在影片的叙事体系中,如张大从一个贪生怕死、满嘴跑火车的怂兵到最后成为一个后背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肯舍生取义的岳家军人。正是这亦正亦邪的身份反转之间,每个人都戴着面具,面具背后或许还有面具,全剧节奏紧凑,剧情环环相扣。无名小卒,可以义薄云天;位高权重者,反而偏狭。《满江红》正是利用这种反差,让讽刺与幽默贯穿整部影片,达到一种较为高级的喜剧效果。

(二)擅用“美学”,让音效和画面交融唯美

1.中式建筑美学

《满江红》围绕密信这个点,各色人物在一座两层的山西大院里,展开了一局高级的“密室狼人杀”。[1]用看似单一的情景,借助巧夺天工的细节打造出属于中国建筑的空间美感,将海量细节隐藏在看似简单的场景之中。“演员在甬道里来回走,这就是中国的走马灯”,张艺谋以自己的理解打造了《满江红》的中式美学:“它的建筑美感,它的砖瓦,墙上雕刻的各种很细节的东西,呈现出了中国建筑的美感,它的空间美感……”

2.中式声音美学

其一,用音乐叙事。在悬疑、谍战电影里串场摇滚味的豫剧,激昂奔放的戏腔,配上深邃富丽、雕刻技巧鬼斧神工的山西大院俯视、巷视的视角,那种奇诡的气氛就来了。用慷慨激昂,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的豫剧作为串场背景音乐比较适合“岳飞死后4年,其部下想杀秦桧报仇”这样的故事。所谓电影声音是由语言、音响、音乐三项构成的[2],这种通过模拟声音与画面配合起到叙事作用的“笔法”,更符合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趣味。[3]

其二,用击缶应景。在《满江红》开头,孙均带领亲兵冲进金人室内,用的是节奏紧张的击缶声,越来越紧张的敲击声,让人感觉到此案的时间限制,且暗流涌动,全剧一有时间有限的镜头,就会出现“击缶倒计时”。案情进行中(比如张大要进入后院上鎖小屋劝瑶琴时;或最后一个转折“第二个秦桧”露面时)都伴有京剧打板声,让人感觉到情节或许有转折。同时,时长2小时39分钟的剧情,腾挪闪转都在这一个大院中,张艺谋想让观众集中注意力:梆子一打,睡意全无。

(三)巧用“道具”,让“宋刀”和情怀相得益彰

电影开局不到一刻钟,孙均就手刃了4个人,手起刀落,斩钉截铁,接着,张译演的“相府总管”何立,用短兵器“鬼刃”杀了一个艺伎;小兵张大(沈腾饰)也用长刀斩了一个“假金人”;后来,就连岳云鹏饰演武义淳的刀,也被多次抽出刀鞘……可以说,《满江红》开头的精彩,是靠刀光血影和“宋刀”构成的。电影充分展现了道具美学:重现宋“刀八色”和宋朝的军队习俗。

依《武经》记载,宋朝有八式名刀,号称“刀八色”(如图2所示)。第八把韩世忠用,叫笔刀;第七把曹彬用,叫凤嘴刀;第四把叫偃月刀,岳飞用过,第三把叫屈刀,狄青用,第一则宋朝全军使用,叫手刀。“刀八色”都属于长柄刀,南宋士兵要使用长柄刀进行日常训练,这也是《满江红》中孙均用手刀如此熟练的原因。

宋代“军国重器”除了刀还有别的,但张艺谋偏偏选择手刀,宋朝的刀和名将一样声名昭著,而且这种手刀还是“抗战大刀”的鼻祖。所以说对于道具的研究和应用不仅细致入微还“情怀暗藏”。

二、“藏”:活融诗词文化美学,催化观众家国情怀

《满江红》的导演张艺谋在输出价值、讲好故事时,又兼顾到了美学、文化和情怀,让观众从影片开始时“抽草赌命”的会心一乐,到全军复诵《满江红》时的泪流满面。整部剧中有众多刺杀秦桧的义士,最后要的不是秦桧的脑袋,却是他口中岳飞的遗言诗《满江红》。电影中没有岳飞的半个身影,没有一帧他驰骋战场、收复山河的场景,却能让人在抽丝剥茧的情节中怀念英雄[4]。领诵和齐诵《满江红》的场景,作为潜身的秦桧和支持秦桧的下属及士兵在演绎时的不知不觉的政治立场的反转、心中久藏的家国情怀的无意识流露以及热血男儿立志报国的铮铮铁骨。用诗词本身在电影中打动人心,是张艺谋的首次应用,但也是神来一笔。他自豪地说:“最后一段是文字的表演,它里面的内涵是家国情怀,而文字就可以产生高潮。”[5]这种行云流水的应用、炉火纯青的融合,令人神狂、叫人起舞,张艺谋正是用这种春秋笔法,实现了他“爱国”之极致浪漫。

电影因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国人朴素的家国情怀,故能深入人心,引起共鸣。《满江红》的爆红揭示了中华文明绵延不衰的社会心理机制——礼失求诸野,爱国在民间。以此证明了华夏民族与生俱来的爱国主义基因,国人有精神图腾活在心里。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历史的信念结合在一起的力量可以降龙伏虎。

三、“悟”:悟彻天道人性真相,德润宽养内心格局①

(一)满屏忠义,德润人心

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驱除侵犯国土的金兵,收复大片失地,堪称气吞山海,义薄云天。他在临终时写下的一曲豪情的万丈民族诗词《满江红》,传递着生生不息的能量,被世代传颂,有人为之赴汤蹈火,有人为之扬善除恶。而电影《满江红》讲述的是在岳飞被害四年后,一群义士以寻找岳飞遗言为核心,开始铲奸行动。他们在秦桧和谈的前夕,刺杀金国使者,让证明秦桧通敌卖国的密件神秘消失,掀起了滔天巨浪,全片未见岳元帅,却处处都是岳元帅。秦桧赢得了富贵,岳飞却赢得了人心。

(二)利益交织,人性浮现

电影《满江红》里大宅之中红黑交错,使者遇刺,密信被盗,每个人都被架在了刀刃上,生死攸关,每个人的利益都被触动了,为了活命而不断突破底线,展现出真实的人性。影片中的秦桧手拿折扇,一袭青衣水袖,文气儒雅,声音慵懒,满口仁义道德,却心肠歹毒,又狠又黑。他提前准备了替身,为自己代死,憋着一股狠劲,躲在幕后,他下达了让亲兵营副统领孙均和宰相府总管何立在两个小时之内破案的命令。心机深沉的宰相府总管何立,选择的是阴险的软刀子,他穿梭于各个甬道与院落之间,带着一把诡刃,每个人捅一刀,试探众人的底线。副统领孙均,手起刀落,快刀斩人,甚至连自己的外甥也不放过,但他骨子里却藏着一颗爱国的忠心。

(三)书尽赤诚,宽养格局

《满江红》的整个故事核心,是复仇,是对岳飞之死的不平,是对秦桧迟来的审判。秦桧带着家眷“逃”回南宋,便开始了自己的构陷,致使岳飞冤死风波亭。[6]即便怨沉海底,但悲愤一直在人们的心中发酵,义士们沉淀了四年,用各自的方式,计划着复仇,如岳飞亲兵以马夫身份,带着特殊任务卧底相府当下人。即使秦桧准备了替身,但自发参与的怀揣着“玉石俱焚、破釜沉舟”复仇之心的复仇组织依然让他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影片中,秦桧虚惊一场,逃过了死劫;影片外,秦桧却在西湖畔,一跪千年,用生生世世来偿还自己的罪孽。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永远是正道。[7]

(四)遵循天道,守护大义

电影的结局,将士们齐声诵读岳飞的《满江红》,悲愤震撼人心。辽阔的声音,久久回荡在银幕内外,让人泪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舍身取义,家国情怀,人间大义。直到今天,这种朴素的道德观,依然是沧桑正道、傳承主流。

结语

电影《满江红》“露”于古典美学,“藏”于家国情怀。在场景设计、人物建构上都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满屏的中式建筑、中式音效美感,在道具上,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讲活了“宋刀”,让宋朝的刀和名将一样声名昭著,细致入微又“情怀暗藏”。“藏”中华诗词美学,论天道人性,全剧人物的建构贯彻了东方伦理观的内涵,岳飞遗言《满江红》诗词在电影的结局处用领诵和齐诵的方式呈现,满屏震撼,催化家国情怀。电影中的这种文化元素的体现,让观众深刻地体验到东方文化精华的内涵,也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孙晓伟.电影《满江红》:成也悬疑,败也悬疑[ J ].影剧新作,2023(01):98-105.

[2]孙立,电影音响:具象造型的呈现与文化意蕴的彰显[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08):179-182.

[3]李子歆,线晨.论《满江红》对反转叙事的极致尝试[ J ].艺术科技,2023(02):141-143.

[4]范志忠,金玲吉.《满江红》:历史语境的焦虑与救赎文本[ J ].当代电影,2023(02):30-34,185.

[5]张艺谋,曹岩.《满江红》:在类型杂糅中实现创作突围——张艺谋访谈[ J ].电影艺术,2023(02):92-96.

[6]董玉梅.从电影《满江红》追寻武昌岳飞史迹[ J ].武汉文史资料,2023(02):54-60.

[7]丁亚平.《满江红》:一部“意识影片”的辩证法[ J ].电影艺术,2023(02):80-82.

猜你喜欢

满江红秦桧岳飞
满江红·贺新年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岳飞故事稗钞·序
油炸“秦桧”
岳飞拳
韩世忠为何没有被秦桧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