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力产业“崛起”

2023-08-14姜红德

中国信息化 2023年7期
关键词:崛起东数算力

姜红德

根据各大主要经济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长率只有2%。而在这样的形势下,数字经济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算力已经正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了新一轮智能计算革命,与元宇宙、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一起,加快了行业重构。

算力成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

行业转型,算力先行。当前百行百业都面临向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或压力),在“数实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从车联网到机器视觉,从金融科技到智慧农业,都在以智能化技术重塑传统行业。在这一切的背后,算力作为基础设施无处不在,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以及行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因素,加大算力投资可能带来一国(或地区)稳态经济增长率的跃升。7月12日发布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对十五个样本国家进行了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指出:“算力的提高对一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显著,且随着计算力指数的增加,提升效应会越来越明显。算力投资流向实体经济,用于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直接参与最终生产过程;流向数字产业,可以提供算力服务。

目前算力已成为各国科技战略布局重点,美、中、欧、日基本稳居全球算力产业规模前四。报告显示,全球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95.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46.6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2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109.9亿美元,在整体AI计算市场的占比将从4.2%增长到31.7%,成为驱动互联网、制造、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当下与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存力总规模超过1000E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另据毕马威公司的测算,到2025年中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将不低于4.4万亿元,算力关联产业规模可达24万亿元。

我国算力规模及产业布局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算力产业缺乏足够的增长动力,技术创新缓慢。这一情况在2017至2018年开始发生改变,云计算的渗透,加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加速应用,为整体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ChatGPT发布以来,算力的全面提升推动了智能计算行业的发展。

报告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整体服务器市场规模仍然保持6.9%的正增长,达到2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25.0%,仅次于美国稳居第二。从服务器子市场来看,由加速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和液冷服务器市场均呈现20.0%以上的增长。

国内服务器企业纷纷在算力产业进行了布局。新华三推出了“一体·两中枢”智慧计算体系,并基于英特尔至强第四代可扩展处理器发布多款服务器新品,液冷技术全面融入到全新的UniServer G6系列服务器中。为了更好地调度和管理算力,新华三还推出全新一代智算解决方案;浪潮信息发布G7系列服务器,实现了不同处理器平台、不同类型产品性能的全面突破,进一步展示浪潮信息极致的系统设计能力。

在新兴技术应用领域,我国也保持增长趋势,人工智能支出同比增长17.9%,大数据支出同比增长27.4% ,物联网支出同比增长23.5%,区块链支出同比增长62.0%,机器人支出同比增长31.8%。

在算力分布上,我国数据中心目前主要分布在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在用数据中心中约80%集中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总部企业密布的一线城市。而广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电、土地资源比较便宜,还有很多清洁能源,对于建立绿色数据中心具有后发优势。

在政策影响下,数据中心体量与布局不断优化。2022年,我国互联网服务和云服务提供商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在北美、亚太、欧洲和中东等各地新建多座海外数据中心。

绿色算力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15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30。我国数据中心普遍强化了绿色节能改造,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用户开始部署液冷数据中心。

解决算力供需不均衡难题

早在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委就明确提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从“东数西算”战略布局来看,西部的枢纽节点和集群将承接全国范围需要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这样的部署方式,给网络带宽、传输可靠性、网络延时及算力网络调度都带来了极大挑战。

作为长期躬身践行“东数西算”工程的数字企业,新华三2022年在呼和浩特启动了“中央实验室”项目,以远端算力为北京、杭州等地研发体系的开发、测试、科研和日常办公提供支持,同时通过“三位一体(技术、建设、运营形成组合拳)+六大核心能力”来帮助各地更好地建设智算中心。对于解决算力供需失衡的问题,新华三集团算力网络负责人认为,承载“东数西算”的基础设施需要具备海量数据的高效传输能力、分级协同的算力调度能力、统一纳管多样化算力资源能力以及跨域全方位的安全能力。

海量数据的高效传输能力:“东数西算”需要将海量的科研、备份和测试大数据从东部传输至西部进行计算、存储和分析,对广域网传输提出巨大挑战,需要提供确定性服务能力,具备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

分级协同的算力调度能力:当前全国数据中心东西部需求和供给结构不均衡、发展不对等,需要高效的算力调度实现算力资源的有效互补,全面统筹东西部数据中心的需求与供给,推动全国数据中心算力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统一纳管多样化算力资源能力:“东数西算”落地建设中,存在多个算力供给方、算力供给跨地域且规模大小不一、算力服务提供形式多样化、算力资源异构等问题。如何化解算力难题,实现算力资源的统一纳管调度,是西部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

跨域全方位的安全能力:安全是“东数西算”工程的基石,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和应用的一体化安全保障,提高大数据安全可靠水平,同时加强对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保护,确保應用和数据的安全。

猜你喜欢

崛起东数算力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算力网络中基于算力标识的算力服务需求匹配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能为我们算出怎样的未来
“东数西算”,亿万蓝海
“东数西算”全面启动
基于SiteAI算力终端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
后大片时代下华语中小成本电影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