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已毁掉人生的“麻木不仁”

2023-08-12卢凡巢雄杰

家庭医学 2023年13期
关键词:截肢神经病糖尿病足

卢凡 巢雄杰

明代名医薛己在《医案·总论》中记载:“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用麻木不仁来描述皮肤的感觉丧失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深层组织出现不可逆的坏死,可谓描述准确,深得其中三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越来越多。一个很普遍的可以引起脚部溃烂的原发疾病就是糖尿病。糖尿病会对我们的下肢造成了什么样的破坏性影响,以至于会出现麻木不仁的“烂脚”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足部发生溃烂,其实是糖尿病一个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就叫糖尿病足,简称“糖足”。糖足其实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长期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狼狈为奸,所引发的一种足部病变。糖足可能会导致足部的皮肤、肌腱、韧带,甚至是整个足部的发黑坏死。糖尿病患者通常可能出现病变的血管是中小动脉,甚至是微循环的病变。其实打个简单的比喻,就像家里的水管,用的时间长了,可能水管壁上就有水垢、泥沙吸附,那么水流就变小了。同样,放到我们脚上,可能就是血管管腔变窄以后导致足部血供就变小了。足部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足部营养不足,你的脚就会因为缺血出现麻木、疼痛,甚至缺血导致皮肤像树叶一样枯萎。

发生糖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神经病变。因为高血糖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而周围神经是指脑和脊髓以外的所有神经,包括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终末装置。其中可能会造成我们足部的神经损伤,导致足部皮肤麻木,出现感觉、痛觉、温度觉等丧失。这会使很多病人在脚磨破或者烫伤、擦伤后感觉不到疼痛,从而失去积极治疗的机会,进而使病情继续发展、恶化。有些特殊的会出现足部畸形,即我们所说的爪形趾、锤状趾,包括扁平足、拇指外翻、夏科氏关节,足部受力点改变,导致局部压迫而出现缺血坏死,最终导致糖尿病足病的发生。严重的糖足会久治不愈,最终导致截肢致残,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据临床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发足部溃疡率为8.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每年新发溃疡率为31.6%。糖尿病足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部溃疡,而大多数足部溃疡最终会引发截肢。临床上大约85%的下肢截肢是由糖尿病足部溃疡引起的,而且高达50%的糖尿病截肢患者会在5年内再次遭遇截肢。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的危害之大,令人毛骨悚然。

根据临床上使用最多的Wagner分级,将糖尿病足按照严重程度分为0~5级。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有表面溃疡,但临床上无感染;2級有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呈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

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会让患者足部“麻木不仁”,失去对疼痛的敏感,在缺血的助纣为虐之下,往往导致肢体感染坏死,最终截肢。糖足现在已经是致残率极高的并发症,医、护、患都应该加强对这一并发症的重视,防控由糖足导致的致残,维护好糖尿病患者的完整人生,尽量减少糖足这一“痛而不觉”的悲剧毁掉糖尿病患者的人生。其中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同时做好生活中的足部护理,包括选用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足部烫伤、平剪指甲、不赤脚走路等,定期检查足部,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截肢神经病糖尿病足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骨肉瘤手术:截肢并不是唯一选项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单侧听神经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