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细分及其结构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2023-08-11杨晓旗钟国燕

科教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因材施教艺术设计

杨晓旗 钟国燕

摘要 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活动具有高创意性、高技能性,故格外注重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现阶段以学校层次划分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为突破此瓶颈,文章从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出发,对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进行细分,从而提出艺术设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结构化培养模式,并解析了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其与现阶段分类培养模式的不同,进而指明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因材施教;结构化模式;新文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11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以大学毛入学率为表观指标,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段论”。他认为,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毛入学率在达到15%之前,高等教育提供的是“精英教育”,主要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具有决策领导能力的“精英阶层”;当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将为社会培养大量技术技能人才;而当毛入学率超过50%时,高等教育就跨入“普及型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一种义务,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1]。

马丁·特罗首次系统概括了高等教育中“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三阶段的理念、功能、课程和教育管理等,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特罗的高等教育三段论是以欧美教育为背景的,有其局限性。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在曲折的发展中,从小步积累逐步发展到大步跨越乃至弯道超车,从而带动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混合交融”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不久,大学的毛入学率远低于15%,我国的高等教育也不是纯粹的“精英教育”,夜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等在那个年代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人才,为21世纪我国经济腾飞提供了人才支撑。

我国高等教育呈现独特的中国特色,是我们研究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我们应该在借鉴欧美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同时,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目标,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切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1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1.1应用型人才的界定

人才分类的概念中国古已有之。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了对人才分类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培养和发挥人才的专长[2]。西方近、现代教育也重视对人才的分类培养。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段论”的影响下,美国出现了大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社区学院,使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应用型人才”也成为一个明确的学术概念。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学术型人才具有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掌握专业研究方法,富有学术自觉精神,主要从事专业基础和专业尖端的理论性研究,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产生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典型的学科领域如数学、理学、史学、人类学等等。与之对应的应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领域的一线生产,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现实发展,增加社会现实财富,其创新性可以通过市场销售状况呈现,也可以通过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著权等体现。

可以看到,在迄今为止的一般认知中,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不同主要在于其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即“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4]。

这种将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截然分置的认知在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是适用的,在此认知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某一历史阶段的方向也是正确的。然而,今天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认知革新、思潮迭变、生态失衡等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职业种类以常人难以预测的方式出现。各个学科领域由于新理论、新知识、新手段的介入,产生了学科交叉性,使得应用型人才的细分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当前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1.2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在我国本科教育由20世纪80―90年代以精英教育为主走向21世纪的与大众化教育并存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由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向学术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多模式、多类型转变,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培养了大量适用人才。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类型及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对人才的二分定位而实施的。从恢复高考不久设置的普通院校和重点院校到后来设置的985、211院校和普通地方院校,分成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按照高考分数选拔学生,一考定终身。从社会总体来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存,而从具體院校来看,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这种情况导致的弊端在我国经济扩张式发展时期尚不明显,而在近年来经济发展转向“新常态”,本科教育由大众化进入普及化阶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凸显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弊端。以院校整体划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存在以下问题:

①由高考成绩进行人才源头性的分类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首先,高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筛选,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这种筛选不无偏颇,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是个例。其次,高考阶段的学生正是认知转型阶段,自我认知、社会认知、兴趣爱好等一切尚未定型,只凭高考成绩确定其未来成才类型显然有悖于人本主义,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成才志向。

②各类人才能否通过程序化的培养过程批量培养出来?有研究者指出:“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建构的基本假定,就是认为学术创新人才可以通过规范化的程序批量地培养出来”[5]。事实上,在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阶段,不管是学术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可能按程序批量培养出来的,批量化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③经济生产是人类最复杂最丰富的社会活动,既有智力投入不高的中低端生产经营活动,也有需要极富创新理念的高端生产经营活动,既有单纯的技能型岗位,也有研究开发与技术技能相融合的岗位,还有不断产生的新业态。与之对应的应用型人才也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结构体系,其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也是相当宽泛的,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采用“应用型人才”加以概括,是把这个丰富立体的群体扁平化、简单化,从而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

2艺术设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细分的必要性

2.1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

艺术设计是一个创意性极强的实践应用型学科,对人才的创意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艺术审美、文化历史、用户心理、营销宣传、技术组合等各层面。在审美个性化、产品数字化、消费网络化、体验虚拟化的今天,艺术设计领域需要具有从创意元素挖掘到实践操作多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按照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全知全能的神,要培养一个人具有全方位的设计实践能力几乎是不可能。而通过对艺术设计学科知识体系的解构,细分类型,就可以运用结构化培养的理念,培养出各个层次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从总体上丰富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的立体结构。这种思路符合艺术设计团队作战的产业特点。

2.2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细分

人们在讨论应用型人才时,一般认为应用型人才可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6],这种细分的视角对工科领域的大部分学科是适用的,但是对于艺术设计学科领域却不适用。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设计是多学科交叉的,从实践应用上看,艺术设计实践具有高创意性、高市场性和高技能性。

所谓高创意性是指任何一件艺术设计作品(包括面向市场的产品),其视觉造型的背后是文化底蕴,设计师在设计创意阶段,要有对文化元素进行挖掘、重构以及再阐释的能力。这一部分工作本身带有一定的研究性,本科阶段只有少数文化基础比较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构思出一些独特的创意。而这部分学生往往也是最有意愿继续攻读硕士或是出国深造的学生,这些学生即使在普通地方院校读本科,也有不少人考入名校攻读硕士,甚至还有继续读博的打算,是学术型人才的后备军。这部分学生由于有较好的文化理论素养,即使毕业后没有从事学术研究而成为职业设计师,其创意能力也会高出普通设计师。本科阶段的这部分学生具有成为学术型人才或卓越设计师的潜质。

所谓高市场性,是指任何一件设计作品,最后都以能够落地生产推向市场为目标,创意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市场数据。这就要求设计师除了具有设计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用户调研、营销推广、项目管理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还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属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本科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这样的潜质,他们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反应敏锐,除了专业成绩达标,还有相当好的社交沟通及紧跟潮流趋势的能力,他们往往在一个风口只出现一点微风时,就敢于大胆尝试,敢于折腾,不怕失败。这类学生在工作室制的教学中[7],如果能学习从接单、设计到销售的全流程,就能具有一定的综合设计实践能力。进入企业经过历练,往往可以承担项目经理的角色,或者具有独立创业的能力。

所谓高技能性,是指设计行业还需要一批能够静心伏案画设计图的人才,这些人可能没有太强的创意能力和社交能力,但是有较强的手绘、软件操作能力,能够将别人的创意用精妙的造型表达出来,有耐心、有兴趣反复修改设计图稿,精益求精,画出的线条充满美感,就像明式家具那样,多一分显笨少一分显寡。这类学生也占有相当比例,他们往往对某一特定种类的产品设计有较大的兴趣,专业兴趣与特长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3艺术设计本科应用型人才结构化培养模式

3.1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结构化是指对于某个样本空间,将其中的样本按照一定规则分成若干个子群,这些子群既具有较为鲜明的特质,又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这种观察视角与以往的不同在于,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划分不是按照985、211、地方院校这类主题词划分的,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方向进行划分,这样就使得教育回归到“培养人”这个本质。固然,学校有层级之分,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层级肯定是不一样的,层级意味着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差异,但是不能用层级代替结构,不能以层级来划分人才类型。每个层级上都有其自身可以划分的结构。这种结构性划分是因材施教,落实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是从以“校”为本转向以“生”为本的体现。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标志着我国文科教育领域的重大转折。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提出,新文科的“新”,首先应当是文科的教育理念之新,教育观念上,努力实现提升能力与人格养成的统一;人才评价上,努力实现“上得去”与“下得来”的统一[8]。

3.2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分类培养模式的不同

结构化的教学模式,使得人才“上得去”與“下得来”成为可能。“上得去”与“下得来”是一种符合成才规律的人才理念。大学生正处于综合认知及个人兴趣的探索期,未来发展有各种可能,学生自身也在不断认知自我和了解专业环境中调整自己的“飞行方向”。过往不少学校虽然也有因材施教的想法,但是采用的是从低年级的基础课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培养模式。笔者团队所探索的分层培养模式曾获得2019年度某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最近几年的继续探索实践中,我们感到“分层培养”对于未来的艺术设计教育正日益显现出其不足。因为从低年级开始的分层培养是一种“被选择”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自身专业志向的确认与调整,与“以生为本”教育的理念有不小的距离。

结构化教学模式,是在大学前五个学期里并不对学生进行划分,以“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进行统一教学,在大三的下学期开始,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宣讲与调查,使学生对学科、行业、产业、企业有切身的认知,启发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树立自身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期望,然后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志向,以继续深造、广泛接触专业、专精专业技能三种结构模式培养学生。结构化教学的基础逻辑在于:

①消除传统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等分级的观念,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其所长和不足,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志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挖掘学生潜力,助力每一位学生成才。

②结构化教学将给予学生最大的选择权,学生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试错,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自身努力,就能够较快地实现转型。

③在过去本科学习阶段,大四往往成为学生较为松懈的一年,而从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来讲,大四是本科阶段的精华时光,学生的思考力趋于成熟,由于临近毕业,面临独立走向社会,有了更强的了解学科、行業的动机,更加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结构化培养模式,在大学最后的1―1.5年里,调动学生内驱力,使学生由涣散转向再次强力起跳,助力“人人成才”。

3.3结构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①在大四阶段实施跨专业分班制,在现实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生未来职业志向,根据上述三种偏好将艺术设计本科阶段应用型人才分为三元结构:卓越型设计人才、复合型设计人才、精工型设计人才。

②精准阐述人才培养方案。长期以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比较粗放,大部分院校都是用“高水平”“高素质”“高级”等定语来描述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根据结构化教学,对大四阶段最终的人才规格表述有所侧重,这种侧重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有对应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支撑。

③改革大四阶段的课程设置。对于卓越型人才班,将以未来继续深造为目标,为这部分学生增加部分理论课程和名师讲座,允许这部分学生以毕业论文参加毕业答辩,改变“一刀切”只能做毕业设计的做法;对于复合型人才班,主要补充设计营销等课程与企业家讲座,在实践教学上,以跟随工作室老师参与全流程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对于精工型人才班,主要以考取职业资格证和直接下企业完成毕业实习为目标,可以适当延长这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教师团队针对性地进行线上技能辅导。

4结论

艺术设计学科的交叉性日益显著,本学科领域、产业、企业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设计人才,这种团队式的人才集群,需要对以应用型为特征的艺术设计人才进行细分,进而进行结构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不同层次的高校,通过精准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制订适切的人才规格,加上结构化教学改革,必将打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新时代地方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1GYB98);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提质培优为目标的三二分段专升本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2021GZJG07);广州商学院2021年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新常态视域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1GSJXCG06)。

参考文献

[1]谢作栩.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1(5):13-18.

[2]章也.论孔子的人才分类思想[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6):86-90.

[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第2版) [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72-275.

[4]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 7-10.

[5]阎光才.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37-39.

[6]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12.

[7]杨晓旗.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工作室教学创新机制的探索[J].艺术教育,2019(1):188-189.

[8]方延明.“新文科”建设:何以必要及如何可能[J].江海学刊,2020(5): 122-129.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因材施教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