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医家运用富碘药对“昆布-海藻”主治病证考究*

2023-08-11陈佳刘珂张伟赵林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昆布瘿瘤瘿病

陈佳,刘珂,张伟,3,赵林华

1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53

3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代谢病研究所 北京 100053

4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 100053

常用中药饮片中位数碘含量为 0.0016 mg/g,海藻、昆布饮片的中位数碘含量为 0.8146 mg/g[1-3],其饮片碘含量远高于其他常用中药,故称为富碘中药[4],在临床运用较为频繁。昆布化学成分包括碘、多糖、海带氨酸等氨基酸、维生素、昆布醇等多种二苯骈二氧化合物等[5],具有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6]、抑制肿瘤[7]、调节免疫、抗疲劳[8]、抗病毒、降脂、降糖、降压、抗凝等作用[9-12]。海藻的化学成分包括碘、多糖、酚类、蛋白类、萜类、大环内酯类、甾醇类、微量元素、类胡萝卜素和生物碱等[13],具有抗病原微生物[14]、抗肿瘤[15]、抗氧化等作用[16]。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urn.) C.Ag.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Setch.的干燥藻体[17],别名海萝、藫、落首,因生海中形如乱发或附石而依,又名石衣、石发。东汉《说文解字》云:藫,水草也,或作藻;魏《广雅》云:海萝,海藻也。海藻首记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一名落首。生池泽。”昆布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18],首见于《吴普本草》:“纶布,一名昆布。酸、咸,寒,无毒。消瘰疬。”《本草经集注》载:“主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生东海。”

昆布和海藻作为药对使用,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等疾病效果显著[19-21]。古代医家虽然没有提出“富碘”中药的概念,但是根据观察疾病的发展过程及临床诊疗经验,很早就认识到了瘿瘤与海产品之间的密切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云:“凡海中菜,皆治瘿瘤结气”,说明古代医家对甲状腺疾病与碘含量之间的关系有了启蒙,并将“昆布-海藻”用于瘿病各个阶段。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药对经验丰富,治疗多种疾病(疝气、瘿瘤、瘰疬、水肿等),其配伍技巧也具有指导性的研究价值。本文对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药对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用药配伍技巧,主治病症进行研究,以供临床运用。

历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剂型考究

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时,剂型特点极为明显,多制成丸剂、散剂入药,运用汤剂较少(见表1)。古籍记载有明确的名称的复方有81个,而汤剂只有11个,且运用频率相比丸、散极少。唐代仅有《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有记载用其入汤剂。宋、元时期古籍记载运用汤方鲜见,仅如《圣济总录》载“大海藻汤”,《鸡峰普济方》载“昆布煎”而直至明代开始逐渐运用增多,尤以清代运用最多,且多载于外科著作中,主治也多用于外科疾病。这与明清时期外科理论、学说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表1 古籍中用“昆布-海藻”入汤剂的复方

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使用“昆布-海藻”用作丸剂、散剂一直居于主流,虽然明清时期汤剂的使用大幅度增多,但是相比丸、散剂型的使用,依然是少数。用作丸、散居多,可能“昆布-海藻”药对功效所治病症的病理特点有关,因为此药对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瘿瘤等疾病中,而此类病症发病相对缓慢,治疗周期较长,用作丸、散效缓力久徐图。根据现代药理学显示,富碘中药的煎煮并未影响碘的含量[22],用汤剂较少可能与昆布、海藻的药材性质有关,二者煎煮后体积较大,并且汤液易浑浊黏稠。再者昆布原产于高丽,如《本草经集注》:“今惟出高丽”,而古代交通不便药材运输不便,皆赖航运,诚如《证类本草》记:“胡人采得,搓之为索,阴干,舶上来中国”,因此在此历史背景下,昆布、海藻或有缺少、或价格过高皆可致用药剂型的改变。

古代文献中含“昆布-海藻”的复方

古籍文献中运用“昆布-海藻”的记载近300条,包含明确处方者达171条,有明确方名者达81个(见表2),无名方55个;高频记载的复方(方名、组成都有明确记载者)有昆布丸、破结散、海藻丸、海藻散、散肿溃坚汤、炼阴丹、海藻玉壶汤等(见表2);在历代文献中,唐及唐以前的记载不多,至宋代时的复方个数急剧增加,主要是由于宋代官修的两本书,这也为明代的复方大集奠定了基础。明代的复方最多,普济方有53条论述关于运用“昆布-海藻”的记载,涉及31个方子。其中以《普济方》记载53个为最多,《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各记载19个次之,《证治准绳·疡医》《外台秘要》《奇效良方》各载14、13、11方。

表2 古籍中含“昆布-海藻”的代表复方(频数>平均频数171/81=2.11)

历代医家多有对前人所创方药的延续记载,亦有创新发挥。如《普济方》所载“大海藻汤、大效散、木香丸、射干丸、六神散”皆出自《圣济总录》,所载“昆布散、芫青散”出自《太平圣惠方》。古籍之中同名方较多,虽多有医家沿用收录,如“破结散”组成、主治,历代医家使用基本一致(见表3)。但尚有医家借前人之验而有所发挥,如“昆布丸”(见表4),始见于《小品方》,由“昆布(八两) 海藻(七两) 小麦(一升) 海蛤(五两) 松萝(四两) 连翘(二两) 白头翁(二两)”组成,用于治疗瘿瘤诸瘘。《仁斋直指方论》所记“昆布丸”由“昆布、海藻、小麦”所组,用于治疗一切瘿瘤,《外科备要》在其基础上减去“小麦”,用于治疗项下结囊欲成瘿者。

表3 含有“昆布-海藻”的“昆布丸”历代沿革

表4 含有“昆布-海藻”的“破结散”历代沿革

古代医家运用含有“昆布-海藻”的复方,与现代医家有所出入。通过检索现代文献发现,现代医家常运用海藻玉壶汤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乳腺疾病、女性附件囊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23-26],并且多运用“橘核丸”治疗男科相关疾病[27]。海藻玉壶汤在含有“昆布-海藻”药对的古籍文献中出现16次,但是有明确主治和组方的只有7次,在古籍中记载并非频率最高,但临床运用的频率极高,并且疗效显著[25-26]。而“昆布丸”“破结散”“海藻丸”等高频方在今鲜见用之。古籍中所载的高频方实际疗效虽未经当代临床验证,但就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特点,亦可为现代医家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可以为现代医家诊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角度。

含有“昆布-海藻”复方的主治考究

古籍含有“昆布-海藻”复方并且有明确主治病症者有238条,主治病症13种(见表5)。虽然主治病症较多,但是其特点极为明显(见图1)。其中以治疗瘿病最为居多,瘰疬次之,而疝气、水肿、喉系疾病较少。所用复方种类甚多,见表6。

表5 含有“昆布-海藻”复方主治病症

表6 部分复方主治病症

1 治疗瘿病

在瘿病的治疗中涉及了瘿病发展的各阶段,从瘿瘤初期(欲结为瘿)至瘿瘤溃破皆有明确的方药。如“项下结囊欲成瘿者”用“昆布丸”(太平)、“松萝丸”(圣济总录)、“木通散”(太平圣)皆可治之。而瘿瘤初起,但未破者,用“海藻玉壶汤”(出自《外科正宗》)治之。瘿瘤溃破者用“散肿溃坚汤”,该方出自《兰室秘藏》,原为主治“马刀疮”未溃或已溃,《仁术便览》在其原方在基础上去炙甘草加海藻五钱,龙胆草由5钱减为4钱,黄芩由8钱减为1钱,柴胡由4钱增为5钱。

古籍中多数复方皆为一方多治,对于不同类型的瘿瘤皆可用之,如《千金翼方》专设“五瘿方”(《三因极-病证方论》命名为“破结散”)、《外台秘要》所载“疗瘿海藻散”和“五瘿丸”治疗各种类型的瘿病。随着理论的逐步丰富与完善,诊疗体系也在逐步细化,因此对不同类型的瘿瘤(石瘿、气瘿、劳瘿、土瘿、忧瘿)有相应治疗方药,且用药及组方规律也在逐步扩展。《世医得效方》云:“坚硬不可移,名石瘿;皮色不变,名肉瘿;筋络露结,名筋瘿;赤脉交络,名血瘿;随忧愁消长,名气瘿。”《普济方》用“白前汤”“白头翁丸”治疗“气瘿初作”。

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药对治疗瘿病时配伍化痰散结类、清热类药物。其中以海蛤、半夏、松萝配伍最多,此三味皆能化痰散结,常相须配伍以增强化痰软坚的作用。海蛤与昆布、海藻配伍碘含量极高,其中有53首复方同时运用此三味治疗瘿病,如《证治准绳》所载“含化丸”。配伍海蛤、半夏、松萝,既散痰凝化瘿结,又解瘿病颈部胀满感、胸闷、善太息等症。清热类药物,多配伍龙胆草、木通、白蔹、连翘,常相使配伍以清热泻火除瘿病所见火热之象。《仁斋直指方论》云:“气血凝滞,结为瘿瘤”,认为瘿病多为七情所致,诚如杨氏其言“瘿则忧恚所生,多着于肩项,皮宽不急,槌槌而垂是也”。情志内伤,使肝气失于调达,气机郁滞,津液不得正常输布,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于颈,易日久化火,形肝火亢盛之象。龙胆草专泄肝经之火,解瘿病者情绪急躁易怒、烘热、烦热等症。木通入心、膀胱经,解瘿病者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尿赤等症。白蔹、连翘走血分而清热消肿散结,解瘿病肿大胀闷。

此外,古代医家还发现瘿病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吕氏春秋·尽数》记载:“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杂病源流犀烛》提出了“项下卒肿坚硬者……昆布海藻海带必用”,现代研究表明海中藻类碘含量较高[28],古代医家虽无提出“碘”概念,但从疾病的诊疗中发现海产品用于瘿病的疗效。昆布、海藻都有消痰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等疾病。对于非碘缺乏的甲状腺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应低碘饮食,这与中医治疗瘿病的观点大有出入。

有研究通过对甲亢患者70例分组治疗,发现含有富碘药对“昆布-海藻”的四海舒郁丸、海藻玉壶汤治疗组,血清甲状腺激素各指标TT3、TT4、FT3、FT4、TSH水平及相关抗体TRAb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9]。有研究通过含有“昆布-海藻”的自拟消瘿汤治疗甲亢100例,总有效率为96%[30]。此外,有研究通过昆布、海藻配伍多味富碘中药治疗130例甲亢患者,总有效率为98.5%[31]。有学者通过总结发现,富碘中药治疗甲亢,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高代谢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改善甲状腺形态,还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32]。

2 治疗瘰疬

瘰疬多由三焦、肝、胆经风热气毒蕴结而成,发于颈项、耳后甚或连及胸腋、腹股沟的慢性化脓性疾病。《灵枢·寒热》云:“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复方治疗瘰疬时,不仅用于丸、散、汤内服,更用其药对外治。如《验方新编》载:“太乙瘰疬膏”外敷治疗瘰疬,《种福堂公选良方》:“生南星、生半夏、生大黄(各1两),大贝母、昆布、海藻、海浮石、铜绿、明矾(各5钱),上用商陆根汁、葱汁、姜汁、蜜,四味调敷”,《溪秘传简验方》用“昆布-海藻”浸酒后内服,取其滓外敷。

对瘰疬发展各阶段均可用此药对治疗。瘰疬初起时,《本草纲目拾遗》用“土贝母、大力子、全虫洗各五钱,紫背天葵根、昆布洗、海藻洗各一两,青皮、蝉蜕各三钱,甲片炒四钱,蜈蚣酒炙七条,当归二两,为末,蜜丸,砂仁汤下三钱,虚加人参”治之。瘰疬将成瘘者,《圣济总录》用木香丸、射干丸治之,瘰疬久病不愈,用六神散治之。治疗瘰疬多配伍清热解毒类、化痰散结类药物,用药频率较高的为连翘、玄参、大黄、黄芩等。古代医家在运用此药对的复方中,治疗瘰疬多以“木香丸”“昆布散”“六神散”治之。

3 治疗疝气

古代医家治疗疝气经验丰富,而运用此药对治疗疝气的复方仅有昆布丸、炼阴丹(安息香丸、延胡索丸)、橘核丸、马兰花丸。古代医家对疝气分类较多,《华佗神方》按照疼痛部位分为“痛在心腹者”和“痛在睾丸者”,且各分其七种疝气,共计14种。而《医方选要》将“痛在心腹者”的七疝,即厥疝、癥疝、寒疝、盘疝、气疝、附疝、狼疝,进行了症状归类和描述。而《类证治裁》谓:“疝气者,小腹坠痛,控引睾丸,见症于肝,而原于任脉”,而此药对治疗疝气多用于睾丸疝气,即阴疝、气疝、小肠疝气,是指睾丸、阴囊、胞宫肿胀疼痛,或牵引少腹疼痛的病症。多因下焦湿寒,寒凝肝脉,阳气不能自温,气机阻滞所致。治疗疝气多配伍行气类的药物,如橘核、荔枝核、青皮等。《本草拾遗》谓昆布:“主颓卵肿”,昆布、海藻二者皆可散结,又入肾经,解睾丸筋经拘急。如《圣济总录》用此药对与延胡索、青橘皮、葫芦巴、马蔺花、香子、楝实肉、木香、巴戟组成延胡索丸,治疗“控睾少腹坚硬,疼痛不可忍”。

首届全国名老中医徐福松在临床上常用昆布配海藻药对,创立二海地黄汤,滋阴降火、软坚散结、通窍利水,治疗男科疾病小腹胀痛伴尿潴极具疗效[33]。有研究治疗经治小儿疝气89例,对睾丸阴囊硬满肿痛者加“昆布、海藻”,治后阴囊睾丸恢复正常大小,症状消除者76例[34]。有研究运用含有“海藻-昆布”药对的海藻玉壶汤治疗60例附件囊肿患者,有效率为68.33%[35]。

4 其他疾病

乳腺类疾病,古籍中记载用此药对治疗乳腺疾病并不多,《外台秘要》和《普济方》皆用“芍药、通草、桂心、昆布、白蔹、炮附子、黄芪、人参、海藻、木占斯,各1两”,10味捣散作“芍药散”以清酒冲服一钱,治疗“疗乳痈肿消核”。《妇人大全良方》云:“夫妇人乳痈者,由乳肿结聚,皮薄以泽,是成痈也。”,认为由足阳明之经脉气血涩滞,气积不散而成。《不知医必要》认为与产后小儿吮乳吹气有密切关系,《医方简义》谓之:“乳管闭塞不通”,《景岳全书》云:“属胆胃二腑热毒,气血壅滞”,与现代医学中急性化脓性乳炎相似。现代医家用此药对广泛用于各类乳腺疾病,有研究对2000年至2020年收录的获得授权的乳腺增生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发现昆布、海藻为高频用药[36]。

古代医家用此药对治疗水肿有5方,分别为“葶苈膏”“海蛤丸”“牛黄丸”“葶苈牵牛丸”“葶苈丸”,用于全身水肿、头面水肿、腹部水肿,或伴有喘咳,或伴有小便不利。昆布、海藻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水肿的各个阶段。《本草经集注》记昆布为:“主治十二种水肿”,《神农本草经》记海藻:“下十二水肿”,“大腹水肿,气息不通,病情危急者”,《圣济总录》用牛黄丸治之。《寿世编》用此药对与“桔梗、川芎、昆布、乳香、没药、瓜蒌仁、生附子、当归三钱,夏枯草、煅牡蛎、半夏、元参、、生姜”煎汤服,治疗“平时作痒”。《彤园医书》立“和荣散坚丸”,治疗失荣证,与现代医学中颈部淋巴转移癌、恶性淋巴瘤相似。《世医得效方》用“橘核丸”治“四秽病”,但其具体病症无从考证。

总 结

昆布、海藻为富碘中药中较为典型的药对,临床多以相须配伍使用,其化痰散结功效较强。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药对多以丸、散为主要剂型,主要用于瘿病、瘰疬。治疗瘿病以“昆布丸”“海藻丸”“破结散”等复方运用较多;治疗疝气类疾病,以“橘核丸”“炼阴丹”为主;治疗瘰疬多以“昆布散”、“木香丸”为主。治疗瘿病多配伍海蛤、半夏、松萝、龙胆草、木通、白蔹、连翘等药物。治疗疝气类疾病,多配伍行气类药物橘核、青皮等。治疗瘰疬多配伍连翘、玄参、大黄、黄芩。本文通过总结古代医家运用“昆布-海藻”药对经验,以期为现代医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昆布瘿瘤瘿病
消痰散结说昆布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Intra-set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 of thyroid cancer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ZHOU Zhongying
瘿瘤的启示
樱桃瘿瘤头蚜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
中药昆布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海 带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