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要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研究

2023-08-10贾燕

学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初中历史双减

贾燕

摘 要:双减政策下,减负是手段与过程,提升学习有效性才是最终目标。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各个学科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历史学科隐含的育人属性,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优化教学设计,学科融合拓宽教学视野,已然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方向。本论文就以此切入,分析了双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并基于上述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双减;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5-007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5.024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身心健康成长的高素质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此之后,双减政策逐渐进入实操阶段,为各个学科教师指明了改革的路径和方向。可以说,双减政策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如何减轻学生负担,采用多种手段为学生打造趣味、高效的历史课堂;如何缓解学生死记硬背的情况,带领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探索中真正实现知识、思维、能力的全面开花。因此,笔者就以此切入,遵循既定的思路,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例,对其展开了详细的论证。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况依然与“双减”政策格格不入,暴露出诸多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容量大,学生学习负担重。“双减”视域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是必然趋势。但鉴于学科的特点,部分教师常常片面地认为“课堂容量越大,教学效果就越好”。在这种教育观念下,这些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肆意设计教学目标、补充教学内容,致使历史课堂安排得十分紧凑,一味地增加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看似十分充实,但学生真正学到的内容却少之又少,甚至还出现了重点内容不明确的现象。

第二,教学过程僵硬,课堂教学低效化。“双减”视域下,如何将学生从被动、机械化的学习状态下解放出来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但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初中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然倾向于“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无法摆脱“教书匠”的身份,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补充的内容,一字不落地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致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无法围绕历史现象或事件等展开分析,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學生主体地位丧失,致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双减”视域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设计课后作业时,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数据反馈显示,部分教师对其认知不够深刻,误认为“减”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依然按照自己的认知设计教学方案,依据练习册、教学参考书、辅导书等肆意安排课后作业,甚至给班级中所有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致使班级中部分学生面临着作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严重违背了“双减”政策提出的教学要求[1]。

二、“双减”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优化路径研究

(一)因材施教,优化教学

“双减”视域下,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作为首要目标,使得所有学生均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鉴于此,教师要坚持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断增加历史课堂的吸引力,激活初中历史课堂的活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基于“双减”政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每位学生发展的需求采用层次化教学,使得每一位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探究学习中获得发展的契机。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面对“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结合学生的历史成绩、学习兴趣、思维发展情况等将他们划分为学优生、学中生、学困生三个层次。随即,教师要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指向学习对象的层次性,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使其呈现递进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针对学困生设计基础性问题,针对学优生则设计思维性问题,使得班级所有学生均可得到进步与发展。

(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面对“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要不断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优化教学过程设计,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强化对话交流。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唯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和讨论,才能使学生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透过历史表象揭示历史本质,最终高效达成既定教学目标。例如,在“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大运河”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运河历来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的说法,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你是怎么理解的?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大运河逐渐延伸到水陆运输,从水陆运输与经济发展、政治繁荣等角度展开交流探究。如此,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逐渐走进历史知识的内部,真正实现了深度学习[2]。

其次,借助情境强化体验。基于“双减”政策要求,在优化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借助教学情境这一工具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洪秀全反清”的历史原因,感悟清朝科举制的弊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介绍洪秀全经过多次科举考试却落榜的事迹,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强烈的情境体验中冲破学习面临的困难,真正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最后,打造思辨性课堂。“双减”政策与新课程改革政策不谋而合,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使得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深化历史知识,认识历史本质,并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文艺复兴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这一历史事件为学生设计一个思辨性话题:文艺复兴究竟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还是一场政治性运动?这一问题极具思辨性,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观点。鉴于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待到学生辩论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做出评价,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判定、完善和引导等,最终促使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对这个历史事件形成深刻的认知。同时,学生思辨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关注学科素养,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唯有深挖历史学科中蕴含的育人价值,以此为指向调整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双减”政策落实。

首先,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缺乏思考的意识,更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思考和质疑。而“双减”政策的落实虽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提出问题,使其通过类比、联想等手段实现知识、思维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例如,在“百家争鸣”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作为切入点进行思考、类比。有的学生提出了“性恶论”对中国历史影响更为深远,并认为秦国就是利用这一思想实现了六国的统一;也有的学生认为“性善论”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认为每一个历史朝代的繁华盛世时期都是“性善论”的集中体现。如此,学生在层层质疑、分析中,不仅唤醒了历史学习兴趣,也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思维的深度发展,真正落实了学科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其次,延伸并拓展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双减”政策下,教师还应树立科学的教材观,立足于教材内容,但又不囿于教材内容,对其拓展和延伸,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中,為了落实学科素养的要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历史书籍,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阅读,并为学生展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等,使得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知识点形成深刻的认知。同时,经过教师的多层次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更加宽阔,他们能够逐渐完善历史知识体系。

最后,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双减”政策下,教师在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例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改革开放”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作为载体进行实践探究,围绕“家乡四十年巨变”主题,搜集资料、走访家乡老人、到图书馆中寻找报纸等。如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再比如,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可以“孙中山”为中心,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主张三民主义等历史故事,使得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感知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3]。

(四)基于大教学观,促进学科融合

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应基于历史学科特点打破历史学科的限制,将其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多学科融合的学习中完成初中历史的高效学习。首先,促进历史和语文学科融合。正所谓“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知识密切相关,历史学科会涉及大量的文学知识,同时语文学科也常见历史的影子。鉴于此,在促进学科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将其与语文知识整合起来。例如,在“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语文教材中的《卖炭翁》结合到一起,使得学生完成历史知识的深度学习。其次,促进历史与政治深度融合。初中历史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发展史,其中政治制度史恰恰是和思想政治学科相融合的关键点。例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半殖民地半封建”,将其与思想政治中的“国家主权”结合到一起,促使学生对这一历史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最后,促进历史与地理、美术、音乐等学科融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尤为常见,其不仅仅是历史学习工具,也是促进历史与地理学科相融合的关键,这可促使学生在分析历史地图的过程中对某一历史事件形成深刻的认知;历史教学有时会涉及一些历史文物知识,如古董、壁画等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深挖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将其与美术学科整合到一起;在少数民族的音乐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学科深度整合起来,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创新作业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历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更是提升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关键。同时,课后作业还是“双减”政策的重心。鉴于此,在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双减”政策要求遵循“减少数量、增加质量”的原则,精选高质量的课后作业,并设计出层次化、创新性的作业,旨在满足“双减”政策要求。例如,在“明朝的统治”教学后,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在巩固学生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精简作业内容:(1)根据“明太祖设置锦衣卫”的史料,运用思维导图将明朝的朝廷结构图画出来(必做题);(2)结合提供的“古代丞相制度发展史”,总结不同朝代丞相制度的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做题)。这两项作业内容虽然比较少,学生可在15分钟内完成,但作业设计目标非常精准。第一题目属于基础性题目,学生可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第二道题目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实现史料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一道题目又属于选做题目,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此种方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减负仅仅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增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唯有厘清当前课堂教学与“双减”要求的差距,更新教学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秉持生本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指向学科素养重塑课堂、基于大教学观促进学科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双减”政策在历史课堂上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罗素华.“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2(19):10.

[2] 石玉荣.“双减”要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优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8):48.

[3] 林桂花.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J].考试周刊,2022(24):139.

[4] 高菲菲.基于“双减”政策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减负”[J].甘肃教育研究,2022(4):6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初中历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