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10李慧李瑞雪王考艳

农民科技培训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业专业学校

李慧 李瑞雪 王考艳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立足苏北“农业大市”的资源禀赋,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聚焦乡村振兴,主动服务三农,与省内各市、县区农广校联手,全力打造高水平育人阵地,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农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2022年5月,学校入选江苏省教育厅、农业农村厅联合评选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一、锚定乡村人才振兴,实施“造血工程”,为农村定向培养实用人才

秉承“为农”初心,加强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紧密联系,深入实施支农惠农工程,助力建设区域性农业展示推广服务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开展托管式、菜单式、定制式服务。加强资源整合,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开展全产业链培训。在参加培训的农民中优选人员参加中高等学历教育,提升参训农民的学历层次。组织开发现代高素质农民知识、技能图谱,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创新“微信+”管理模式,加强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为高素质农民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把吃苦耐劳精神、精益求精品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更多农村新增劳动力接受教育。

二、聚焦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对接乡村振兴的优势专业集群

根据苏北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融入产业办专业,融入生产育人才。學校设置畜牧兽医、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等24个专业,以专业优势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结合农业三产融合需要,拓展现有涉农专业,开设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驯导、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生态养殖、农村电子商务等农业新业态专业,形成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对接区域重点发展的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现代农业产业,建成覆盖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的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等省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增设现代农业装备、智慧农业、电子商务等模块课程,探索“农产品+电商”产教融合模式。2022年11月,学校获评江苏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园艺技术专业获评江苏省优质专业。

三、瞄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探索有效途径,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的双师队伍

学校邀请名师大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健全教师培养考核评价体系,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承办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林类赛项的比赛。通过名师引领、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环节,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匠心传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农业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基础与人才优势奠定基础。

组建乡村振兴专家讲师团,使教师走出课堂、走进田野,围绕园艺作物防控技术、健康养殖技术、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数字农业发展等,用先进的科技帮种养大户发家致富。

组建家庭花艺、畜禽养殖等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深入社区、街道开展社会服务宣传和技术展示培训,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献“技”;专业教师参加“苏农云”服务,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献“策”;落实好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开展干部驻村、支部共建等工作,为使乡村生活更富裕献“力”,推动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

四、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培养引领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主力军

2021年11月,学校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共建的第一家产业学院——休闲农业产业学院揭牌成立,把农业园区的平台优势与学校的人才优势完美结合,打造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培养乡村规划与建设、园林园艺、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随后,学校又与相关农业企业共建11家产业学院,将学校办在企业,把课堂搬进车间,实施“线场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一道入驻企业,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参加生产实践,学校教师为学生讲授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德才兼备的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核心技术,推行现代“学徒制”,实施校企“双元育人”,为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还与本地农业企业合作,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依托真实项目真活真干,采用模块化教学,实行集中学习、生产实践、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教学改革与生产流程改造、职业精神培育与企业文化塑造紧密对接。立足淮安苏北农耕文明底蕴深厚的优势,传承发展“淮味千年”、淮扬菜等淮安乡土产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引导“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提高创业技能。开展“一村多名大学生”实践探索,量身定制现代农业“领头雁”,做乡村振兴的人才“供应方”。

五、注重校地合作,对口支援新疆,为农民提供精准技术服务

2016年,学校牵头成立淮台农业职教集团,建立引领农业领域发展的校企联合体。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乡村振兴理念引入实践过程,强化“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现代农耕文化理念。自2011年起,为推动新疆职业教育发展、带动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满足新疆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积极策应国家号召,成为江苏省唯一一所承担新疆班(中职)办学任务的农业类职业学校。2017年起,又获批举办新疆高职班。600多名毕业生在新疆各地、州基层从事技术服务和党建工作,在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学校依托省级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申报并获批2021年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510工程”重点扶持项目中唯一的一级扶持项目《养羊技术支援,助推巴依托海镇农民增收》。针对新疆伊犁州伊宁县巴依托海镇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疫病防控意识不强、羊流行病严重、饲养方式落后等问题,编印技术指导手册,组织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实地入户指导,发放防疫用品和疫苗兽药等物资;建立远程专家指导交流群,实时解决养殖疑难问题;培育养羊示范户并邀请部分示范户到淮安市洪泽区白马湖羊业专业合作社观摩、学习、交流,提高了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及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能力,促进了内地与新疆之间的交流合作。项目实施以来,巴依托海镇养羊业整体技术水平大幅提高,羊重点疫病免疫率达到100%,发病率降低11%,死亡率降低5%,养殖户年平均收入增加1.5万元。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作者单位:1.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农业专业学校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