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春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赏小记

2023-08-09浙江李欣然

花卉 2023年15期
关键词:植物园油菜花园区

浙江/李欣然

二月末有幸去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游玩,由于天气还未正式回暖,开始生长的植物较少,却也度过了充实的一天。

各部门表示,要多措并举,进一步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平等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给予民营企业同等发展条件和机会,不搞歧视性规定。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要求,要及时废止和调整完善,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法裁量基准,灵活掌握执法尺度。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方便民营企业干事创业。创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去时正值植物园举办“花开盛世”国风主题牡丹花展,共计展出2500 余盆牡丹花,包含六个主题展厅“国色天香”“牡丹商行”“繁花似锦”“花漾年华”“玉兔报春”“万紫千红”。

园区专门找了间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展馆作为场地,摆放了满满几间屋子的牡丹花。可惜的是此前我并未接触过牡丹花,对牡丹花的不同品种及其特点一无所知,只得作为门外汉去凑个热闹。

场馆内不但摆放了不胜枚举的牡丹植株,墙壁上还挂着与牡丹相关的知识介绍。如:按株型可分为直立型、开展型和半开张型;按芽型可分为圆芽型、狭芽型、鹰嘴型和露嘴型;按分枝习性可分为单枝型和丛枝型;按花色可分白、黄、粉、红、紫等;按花期可分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和秋冬型。工作人员还在展馆内的小房间里布置了不同的主题房间,供参观人员坐下休息、拍照(图1)。

图1 牡丹展

整个园区很大,在去参观前我并没有做好路线安排,只得走到哪儿参观到哪儿。前几个小时内没看到什么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也算是别有一番趣味。

室外的花坛里种植着一些常听到的中草药,现在我只留下对于地黄和益母草的一些模糊印象。园区内还划分了一个区域,根据中草药不同的功效分开种植。疫情期间一些中成药受到更多关注,特别是刚开放时为了让民众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发布了一系列中成药物清单,不同中成药的效用相近,但也略有区别。若是我们平常对于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草药多一些了解,自己挑选药品的时候便会减少一些手足无措(图7)。

如,在我国商代已经开始利用化学制陶、冶铜与制造,生产出很多让现代人都叹为观止的器具;汉朝利用水法炼铜的方式提取铜,还在国内推广使用纸。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对古代发明创造有一个了解,激发热爱祖国的心情。化学教材中也有一些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通过小故事、图片的方式给学生进行介绍。同时简单为学生介绍相关事物发生的过程,对科学家事迹有一个初步了解。

最让我困惑的,莫过于整个菊圃了。虽然挂着菊圃的标志,四周也布置了各种与菊科植物有关的介绍,但整个区域中都萌发了球根植物的芽,丝毫没有看到菊科植物的踪迹。以至于,我都要开始怀疑是不是区域划分错了,又或者是我记错菊科植物的幼苗形态了。

图2 睡莲池

使用自制的冷壁MOCVD系统,采用镍-金双层薄膜作为催化剂,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沉积在带有3μm氮化镓外延层(0001)的蓝宝石衬底上并置于反应室射频加热区,三甲基镓(TMGa)作为镓源由载气氮气(含5%氢气)通入反应室,与氨气(NH3)混合,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氮化镓纳米线。

图3 水生植物区

岩石区还有着近年热门的天山蜡菊这类银叶植物,也有更多颜色鲜艳,同时小巧精致的植物,让我产生了自己种植的念头。肆意生长在角落、攀附在石块上的金叶佛甲草、薄雪万年青也不再是多肉盆景中的附属物,它们自成一景,另有一番风味(图9)。

印象中竹子大都是挺拔的,但在竹园的过道旁全是被压弯的竹子。一排的竹子都是向同一侧倾斜,只从竹叶的缝隙中洒落点点阳光。

在沿湖的位置有水、有鱼、有滩涂,自然也会有鸟类停留,于是就成了一个观鸟平台。虽然此时并非是适合观鸟的季节,也有不少游客在此等候。

比尔会在那里等他的,他们会顺着狄斯河向南划到大熊湖。接着,他们就会在湖里朝南方划,一直朝南,直到麦肯齐河。到了那里,他们还要朝着南方,继续朝南方走去,那么冬天就怎么也赶不上他们了。让湍流结冰吧,让天气变得更凛冽吧,他们会向南走到一个暖和的赫德森湾公司的站头,那儿不仅树木长得高大茂盛,吃的东西也多得不得了。

关于“您是否认为您的多媒体技能应该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调查,说明还是有66名老师(27.27%)有想继续学习提升的想法,平常关于这方面的培训还是很少。值得一提的是有近40%的老师,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多媒体教学,没必要培训或无所谓。这说明有部分老师不是对于自己过分自信,就是存在职业倦怠认为培训只是走走形式,对于自己的实际帮助不大。

水生植物资源园连接着东湖。因为季节原因,没能看到什么植物,这片区域也因此显得清幽许多。有躺在枯黄的草坪上午睡的人,有边聊天,边拿面包投喂鲤鱼的人,还有坐在岸边垂钓的人,好生自在(图3)。

小时,家门前就有一片广阔的油菜田。每到春天,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簇又一簇金灿灿的油菜花,所以近几年兴起的油菜花田打卡项目也不觉得有什么心动之处。直到这次看到植物园中的油菜花,才发现了油菜花另外的美。

在整个植物园内,我只看到一株黄花油菜花,橙色、红色、粉色的花倒是有很多。同一株油菜上的花色也千差万别,有的全是橙色的花,有的顶端三朵花颜色全都不同。即使同样是粉色,粉色与粉色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别,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许久(图4)。

图4 彩色油菜花

我们不仅应该认识这些入侵物种,也应知道它们是如何入境,会给当地生态带来什么危害,如何防止物种入境,对于已入境的入侵物种要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减少危害。这一系列内容也都有详细介绍。

在2016年7月,Action Tesa公司与Siempelkamp公司签订了一条加压成型生产线的订单,订单包括一台8 ft×A级27.1 m的ContiRoll 8代连续压机及精选机、冷却及堆垛系统,以及一个大容量仓库。

深幽的小径两侧种植着不同品种的竹子,高大的竹子遮住阳光,一阵风吹过,留下一阵“沙沙沙”的声音,避光的环境、舒缓的声音、冰凉的竹子、外加小憩的长椅,是个夏日避凉的好去处(图5)。

图5 竹林

直到走进草木园,才算是感受到了一点春的气息。小小的温室里,乔木仍旧枝繁叶茂,有的甚至正值花期,与室外光秃秃的树干形成巨大对比(图6)。

月经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伴随产生的出血。月经可以间接地反应卵巢功能,周期规律、时间正常、量正常,基本就说明卵巢功能正常。

图6 草木园温室

与盛放的夏季不同,初春睡莲品种保育区的睡莲池里只有零零星星的几片叶子。由于品种较多,仅有几片浮在水面上的叶子也各具特色。有墨绿色带着红色暗纹的叶片,也有整个叶片都呈现暗红色的品种。但由于目前仅有叶片,还不敢妄自判断具体的品种(图2)。

图7 中草药花坛

草木园的中心建造了六个巨大的“牢笼”。“牢笼”里是满满当当种植着罂粟。“铁围栏”上挂着各种警告标识,提醒着众人罂粟的危害。只是遗憾此时未处花季,不能看到成片绚烂华美的罂粟花。

再向里走,则是各种开着小花的草本植物。其中大多是我不熟悉的植物,有一些标签上写着我听说过,却对不上号的名字,如紫罗兰、龙胆、玉簪等。根据环境布置来判断,这边大约是岩石区和草木区的交界处了(图8)。

图8 岩石区

园内还有一个科普走廊,围绕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介绍。与往常见到的展板、模型形式不同,在这里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实物。看到介绍我才得知一些日常随处可见的植物,其实都是外来入侵植物。

图9 岩石区

最让我惊艳的是园区内不同种类的柏科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较为常见,但以墨绿色为主。但在园区内有偏蓝的蓝湖柏、蓝剑柏,紫红色的火云柏,夹杂黄色的香冠柏等。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柏科植物的美,刚出园区就迫不及待地搜索养护方法和购买途径了(图10)。

图10 岩石区

近年来,早春时游人们都倾向于赏梅花、梨花。植物园内梅园和山茶花园相邻,引得众人驻足欣赏、拍照,是唯一一个热闹的户外园区(图11)。

图11 梅花

再往前走,就是一处种植了各种蕨类植物的区域。有我们较为熟悉的铁线蕨,还有姬蕨、复叶耳蕨等。走出这片区域才看到“迷雾丛林”的引导标志。根据看板上的图片显示,这片区域本应被人工雾气所围绕。可能是考虑到气候还没有完全回暖,被雾气环绕会让游客更添冷意,所以暂停了造雾装置。从图片上看,还是很能感受到这片园区的意境,希望以后有机会感受真正的“迷雾丛林”。

本次参观的最后一站,也是我最期待的景观温室。温室里多是蕨类和秋海棠。各色的秋海棠叶片中间,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秋海棠花点缀。虽然整体布景没有昆明植物园那么贴近植物实际生活环境,但也可以作为雨林缸造景设计的参考(图12)。

图12 景观温室

过了热带雨林植物区,就到了热带沙漠植物区。各种大型的仙人掌形状不一,矗立着,显得非常壮观。展示柜内还有一些小型品种,可供参观。

其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鸳鸯茉莉。在远处就能闻到一阵幽香,四下寻找,发现了一株高大开满了紫色和白色复瓣大花的树。虽然名字里同含茉莉,但与我们日常看到小株种在盆中的茉莉毫不相关(图13)。

图13 景观温室

最后参观了景观温室的兰花岛,现在的种类不是太多,除了在展柜里按品种分类展出的各类兰花外,还有花门和花船等兰花装饰性建筑供游客拍照。

猜你喜欢

植物园油菜花园区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从油菜花田里穿过的雨
油菜花开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油菜花
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