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教育”视角下乡村园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建设初探

2023-08-05

好家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活教育活动区资源库

文 陈 娴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园地处长江边、山脚下,是一所乡村幼儿园。在陶行知“活教育”思想引领下,我园充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加强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建设,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以大班美工区为例,阐述美工区从材料超市成为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的演变历程。

一、收集整理美工区活动材料

(一)收集材料,发现问题

我们通过园所层面推荐书目和自选书目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共读和自主阅读,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0~8 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园创造性课程》等理论书籍。同时,我们结合外出学习观摩的收获,经过共同研讨,决定将美工区材料分为十大类,包括颜料、黏土、纸、马克笔、油画棒、光与影、胶带或绳子、织布、木制品、开放性材料(即自然材料)。接着,我们组织幼儿、教师和家长,一起收集这些可能引发幼儿创意的十大类材料。

我们将收集到的材料投放到美工区,觉得幼儿会很快拿取材料进行创作。可是,有的幼儿没有去材料区选择材料;有的幼儿拿起一些石头、贝壳看了看,又丢下了;有的幼儿仅使用了一点材料;有的幼儿没有将剩余材料放回原处。教师根据幼儿拿取、使用材料的情况,询问幼儿没有选择某些材料的原因。幼儿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材料较多,幼儿无法选择;二是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幼儿不知道如何操作,如贝壳、石头等材料;材料投放杂乱,没有分类和标识,导致幼儿难以将材料归还到原来的位置。

(二)现场研讨,归类摆放

针对材料难选、未归类摆放、对特殊材质的材料无从下手等问题,年级组、班级教师讨论决定,在大班年级组开展沉浸式半日蹲班活动。教师重点观摩美工区活动,研究如何投放适宜的材料、如何有效支持和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活动中,教师深入班级美工区,现场观摩幼儿活动,拍摄和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现场集中研讨材料归类摆放的对策。例如,按主题类、自然类、废旧类、工具类等归类整理,分别摆放在柜子的固定位置,并进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标识,方便幼儿能随时取用。设计和投放活动记录表,便于幼儿选择材料时记录下自己的选择,预先设计自己的创意作品。

二、创设大班美工区材料超市

(一)优化材料,跟踪指导

材料调整后,教师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商讨一些材料的使用方法。教师进入游戏区域,对一部分幼儿进行跟踪式观察。幼儿进入美工区前,会先在教师准备的记录表中记录自己预设作品所需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创作。例如,一名男孩选择的是一些小树枝、小木块、胶水和双面胶等材料。他准备制作一只小螃蟹。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这名男孩持续尝试了半个小时。由于胶水和双面胶无法粘牢木块和树枝,他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次美工创作。与此同时,一名女孩选择了一些布条和树枝,但是她不知道如何利用布条和树枝进行创意活动。针对这次活动,我们开展了基于低结构材料创意研究的园本教研,将各类幼儿不愿选择的材料、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如石头、木块、布条)摆放出来,共同探讨材料的特性、玩法、粘贴方式等。大家沉下心探究材料时,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难以粘住石头、树枝、木块、布条等特殊材料。这时,大家借助网络平台,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用万能胶、胶枪等专业材料和工具,能够粘住石头、树枝、木块、布条等特殊材料。为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美工区张贴了名家作品,让幼儿与大师“对话”。教师还将幼儿的创意作品和网络上搜集的创意图片,制作成幼儿看得懂的创意作品集,投放到活动区域。

(二)创设超市,建立清单

美工区材料越来越丰富,材料都堆放在幼儿操作柜的周边,以至于美工区空间显得很小,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也没有。教师商量讨论,决定把材料从柜子里移出来,摆放在一个固定区域。有的班级将材料摆放在美工区角落处,有的班级将材料摆放在背景墙下。园领导还带领教师实地观摩,了解各个班级美工区材料的摆放情况,研究探讨班级美工区材料摆放的最佳位置,既方便幼儿取用,又不影响正常活动和环境美观。大家通过共同研讨,最终决定创设班级美工区材料超市。同时,建立材料清单目录,并悬挂在材料超市内。这样能够方便幼儿知晓各类材料名称、具体摆放位置。

三、建设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

(一)根据幼儿需要建设材料资源库

材料超市创设后,幼儿可以随时进入超市区自由选择材料,自主进行创造性游戏,材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有的幼儿将纸筒拿到建构区做搭建游戏;有的幼儿将毛线拿到生活区做编织游戏;有的幼儿将小石子拿到科学区做实验。幼儿的这一做法给教师带来有益的启发:材料超市里的美工区材料,还可以成为其他区域活动的辅助材料。教师再次审议讨论,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拓展材料超市功能,将其他区域的辅助材料补充进来,建立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进一步满足幼儿游戏需要,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二)材料资源库的管理和使用

班级活动区材料资源库建成后,材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如何让幼儿快速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库材料?为此,我们和幼儿一起商讨,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可以按活动区归类摆放材料,如美工区材料、生活区材料、建构区材料分别摆放在相应的柜子里。材料标识可以按照各个区域活动的情况进行设计。主题性材料、基础性材料和其他材料,分别投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此外,活动区资源库要建立材料清单。为提高材料的使用率,教师还增加了幼儿选材打卡的环节,设计了专门的打卡统计表,指定一名幼儿按月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教师可以通过统计表,了解材料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幼儿的使用情况,根据主题、季节等因素,进行适当地调整和优化。教师在引入新材料前,会事先与幼儿商议,帮助幼儿了解新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了让班级活动区材料真正“活”起来,让资源的利用“看得见”,教师注重通过不同载体,呈现幼儿的各类活动作品,让大家感受到资源库建设的独特价值,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

在陶行知“活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游戏才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学习,最终达到“最近发展区”。乡村幼儿园班级活动区资源库以幼儿为本、立足班级实际,不仅能满足多种区域游戏材料的共享需求,解决频繁更新游戏材料带来的烦恼,还能让教师、幼儿和家长更加关注幼儿园活动,了解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和使用情况,让材料与主题、与课程深度融合,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持久是生命力。

猜你喜欢

活教育活动区资源库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审美教育中的渗透
论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