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刊网络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中的使命任务研讨会发言摘编

2023-08-04

党建 2023年7期
关键词:党刊党报理论

刘汉俊(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学习强国”总编辑):党报、党刊、党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一是只有紧随主旋律,才能奏响最强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读者网民,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是党报、党刊、党网的共同职责使命。二是只有占领主阵地,才能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网民已经超过10.67亿人的今天,互联网就是主阵地。党报、党刊、党网必须用主流声音占领和扩大网络主阵地。三是只有扎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广大读者是党报、党刊、党网成长发展的沃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用丰富的信息产品、知识产品、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做大做强。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变化,党报、党刊、党网必须顺应趋势、乘势而上,通过改进创新、优化迭代,努力保持优势地位。

杨树弘(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党刊是思想建党的重要平台,高效能履行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使命任务,要推动党刊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强主力军、深耕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建强主力军,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将意识形态安全视为“生命线”,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举旗人”。深耕主阵地,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把握媒体环境的“变与不变”,构建活力迸发的全媒体运营机制,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助推器”。唱响主旋律,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打造品牌栏目,创制精品力作,做到思想传播有高度、理论阐释有力度、主题宣传有效度,当好党的思想建设的“耕耘者”。

侯永峰(《旗帜》杂志社社长):党刊姓党是办好党刊、发展好党刊事业的一个根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党刊要积极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坚持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坚持守正创新,在媒体格局发生新变化的情况下,在做实做好宣传内容的基础上,探索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努力把党刊办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把正能量转变为大流量;坚持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全体党刊人要步调一致,走在前列,走出第一方阵的昂扬步伐。

赵新茹【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党建研究》杂志社)副所长】:党刊在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中的使命任务,集中体现为:一是坚持党刊姓党,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重的使命、最硬的责任,只有这样,党刊才能在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中找准位置,出精品、建新功。二是发挥党刊党的喉舌作用,把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以“登高望远”的视野、“兵位帅谋”的站位、“对标看齐”的觉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来思考谋划宣传工作,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步。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把方向明作为立刊之本、定位准作为建刊之基、质量高作为办刊之要,努力提升态度、深度、锐度、温度,以高质量宣传工作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张怡恬(人民日报社理论部副主任):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责任,不断增创理论宣传优势、建强理论宣传阵地。近年来,我们坚持编研写相结合、学思干相促进,进一步擦亮任理轩品牌;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做好版面宣传的同时,积极拓展平台渠道、推进媒体融合,进一步加强全媒体理论宣传,办好“人民日报理论”微信公众号和言之有理工作室,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张芮宁(新华网副总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深入发展,在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中,网络媒体至少应肩负起三重角色:一是做好全媒体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宣传窗口,新华网一直积极做好党员教育的宣传窗口, 2014年创办“学习进行时”栏目,现在已成为新华社关于总书记报道的重要品牌。二是构建信息化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智慧平台,截至目前,新华网“智慧党建”业务已服务全国各级党组织300余个,涉及各领域党员超过1300万人。三是打造数字化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红色阵地,将数字化这一“前沿阵地”转化为“红色阵地”,为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充分赋能。

石伟(学习时报社副总编辑):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党报、党刊、党网,是党的喉舌,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党报、党刊、党网负有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时报立足主责主业,發挥自身优势,突出办报特色,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要,精心谋划、集中阐释、深入解读,刊发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影响的文章,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探索,在宣传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导思想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魏晔玲(《前线》杂志社副总编辑):围绕让党的思想理论成为时代最强音,讲好北京故事、凝聚奋进力量,我的体会有:一是举旗引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好、阐释好,充分发挥《前线》等杂志和各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优势,满足不同读者、受众的需求,形成报道合力。二是解疑释惑,把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答好、提炼好。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通俗化、大众化传播开辟更多的途径。三是敢于亮剑,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潮,把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承担好、履行好。筑牢思想根基,发扬斗争精神,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李亚彬(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副主任):党报、党刊在理论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只有这个体系建立起来了,才会形成当代中国人认识自身和世界的理论框架。第二,刊发高质量的理论文章,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报刊是理论研究成果的出口,高质量的理论文章能够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质量、数量的提高。第三,改进文风,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在文风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短、实、新”,反对“长、空、假”,理论要发挥作用、要为群众所掌握,就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责任编辑:王碧薇、赵明月)

猜你喜欢

党刊党报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