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肉寄养师,卖的是呵护

2023-08-04文静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3年7期
关键词:花架直播间网店

文静

在直播浪潮的推动下,“云寄养”多肉正在兴起。谢欣就是一名多肉寄养师,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情绪治愈师”。

有效了解顾客需求

90后谢欣之前是上海白领。2015年,她和丈夫到杭州花鸟市场邂逅多肉后,深深喜欢上了这种可爱的小植物,买了许多回家养。

2018年,谢欣夫妇去云南探亲,看到家乡个大肥圆的多肉后,顿时着了迷。“多肉这么可爱,一定有很多人喜欢,要不我们开店卖多肉吧?”谢欣仿佛看到美好的市场前景。丈夫听了她的建议,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就这样,谢欣夫妇双双辞职,开了一家网店,专门卖多肉。同时,他们盘下一座花园,认认真真打理起来。

最初,网店每天的销售额仅有3000多元。后来,随着直播的兴起,谢欣打造了古木派多肉花园直播间,将昆明市呈贡区古木派多肉种植基地上千种不同品类的精美多肉通过直播呈现在网友面前。

直播一个星期后,谢欣的网店终于迎来第一位顾客。“我从未见过这么多造型独特的多肉,给我来几盆……”这名顾客出手大方,一下子买了十几盆。随着第一单的成交,销路渐渐打开,当天销售额就达到了5800多元。直播让谢欣更直接有效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意见反馈,她经营的多肉花园里,每天都有几万人“云”逛花园。

随着业务的发展,谢欣招了5个主播,每天从8点30分到24点轮流直播。渐渐地,直播间粉丝达到5万多人,日销售额甚至能达到5万元。

不过,谢欣发现,多肉对温度要求很高,天气太冷或太热都不适合发货。因此,碰到不熟悉多肉习性或者把多肉“养残”的客人,她就主动提出免费寄养,回炉护理。

“云寄养”多肉

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物流停运,10万棵多肉发不了货。情急之下,谢欣做出一个决定:网络直播不停,继续卖货,支持寄养,等疫情缓和再发货。

谢欣当时的想法是寄养三四百盆,没想到一周不到,单子就接满了。推出寄养服务一个月后,寄养数量就达到两万棵,而且客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寄养时间越来越长。随后,谢欣推出了“云寄养”服务。

多肉主人往往会寄存多盆,看到喜欢的不断复购,寄养数量不断增加,复购次数最多的甚至买了五六百次。多肉主人怎么“探望”自己的宝贝呢?谢欣想了个办法,给每盆多肉编号、分区,和多肉主人预约时间,在直播间“云探望”。

“买回家时很好看,养两个月就残”是不少多肉爱好者的苦恼,自从谢欣开发出“云寄养”服务,多肉基地便成了“整形院”。

谢欣的古木派多肉花园,10亩地中有3亩为寄养服务区,蓝色的花架上摆放着各类多肉,各自插上了写有主人名字和对应编号的標签。从2020年开始,花园开始收费,发展“云寄养”模式。从收费标准、双方权利义务,到探望方式、时间、风险处理,谢欣都规定得十分清楚。1.5平方米的花架每个月收费150元,养护人员定期浇水、挪位置、除草除虫等,每半个月为寄养顾客进行一次直播,日常还会发一些寄养多肉的视频和高清无美颜的照片。为了让多肉主人可以24小时了解“云寄养”的多肉生长情况,谢欣还特意安装了二十余台监控器。

“各地天气回暖时,很多人把多肉陆续‘接回家,本以为会空出很多地方,没想到,新寄养的又多起来,把花架都填满了。”让谢欣没想到的是,这种寄养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卖的不只是植物

很多人对花钱买植物却不带回家这种做法感到不可思议,但谢欣完全理解这些粉丝,她能感觉到他们是真的爱多肉。

杭州教师姗姗持续寄养了两年时间,大概四百棵多肉。原来,姗姗家里已经摆满了多肉,放不下更多,因为喜欢,就选择“云寄养”。姗姗说,能在直播间看到自己的多肉越长越好看,同样很开心。

在谢欣的店铺里,寄养多肉数量最多的是北京的一个80后会计,寄养了五百多盆多肉,价值十几万元,她会时不时寄来一些好看的花盆和风铃挂饰,点缀自己的多肉。

顾客尼克在上海养了三百多棵多肉,夏天室外太热,多肉容易缺水,无法养出好看的颜色和形状。为了给多肉降温,尼克把多肉全部搬进卧室,让它们“睡床”吹空调,自己则转移到客厅,后来实在没辙,便找到谢欣寄养。

“大家喜欢下单和寄养,是因为多肉有一种很强的治愈功能。”谢欣发现寄养人里,多数是收入相对高但压力也大的中年人。

谢欣通过直播为客人反馈寄养多肉生长情况

寄养涉及更多往来。慢慢地,谢欣不仅仅是多肉养护者,更像一位情绪治愈师。让谢欣尤为触动的是,通过深入交流,她才知道客户中有的是病人,甚至是癌症患者。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时常让谢欣把自己寄养的多肉照片发到直播间互动,对自己进行另一种方式的疗愈。

目前,在谢欣的花园里,共有近千名顾客享受寄养服务。顾客要出国、长期出差或者买回家的多肉因光照不足等长得不好看后,都会送到谢欣这里寄养。通常情况下,受伤较轻的多肉,在谢欣这里寄养一两个月就可以长好,比较严重的,大概半年左右也能焕发新颜。

谢欣说:“多肉寄养受到越来越多多肉爱好者的关注,现在平均每个月都有二十多名新网友咨询此项服务。”面对更多顾客的“云寄养”需求,她打算把在建的35亩新花园扩大到50亩。“我们将不断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和质量,把自身特色打造出来,我们卖的是‘呵护。”卖植物也卖“呵护”,谢欣对“云寄养”模式充满信心。

摘自《莫愁·时代人物》

猜你喜欢

花架直播间网店
“羲和号”开直播间
小型花架的应用
我们的直播间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解析花架施工流程与方法
自制简易花架
自制简易花架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