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打造基层民主实践品牌

2023-08-03张军,张尚辉,尹雷锋

浙江人大 2023年7期
关键词:人大常委会街道代表

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发挥基层人大作用,不断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基础。

2023年6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在杭州召开全省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推动基层人大工作整体跃升,加快形成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基层民主实践品牌,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明确职责、规范推进。

本文摘取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温州市瓯海区人大常委会等11 个在会上交流发言单位的特色做法以飨读者。

6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会议就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作出部署。屠轶钦摄

杭州:打造街道协商民主“金名片”

自2018年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各街道全面推行街道居民议事制度,不断拓宽街道居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人大特点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金名片”。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全市人大工作“一盘棋”,把街道人大工作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基础环节,依法规范提升居民民主议事,进一步激活街道人大工作“神经末梢”。

着力加强街道居民议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在2020年6月出台《杭州市街道居民议事制度实施办法》的基础上,2022年11月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杭州市街道居民议事工作规定》,规定成为该领域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对近年来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予以固化提升,推动街道居民议事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和支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实施、街道人大监督等重点工作,开发上线街道人大工作应用场景,并与基层单元建设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着力改变过去街道人大工作业务简单化、随意化、模糊性、松散性等情况,实现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数据共享。

宁波:以“两张清单”规范“两个会议”

近年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浙江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和《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坚持以丰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以规范乡镇人代会、人大街道工委会议为主线,守正创新推进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街道居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建设“金名片”。

针对乡镇(街道)人大制度落实不够严格、会议组织不够规范等问题,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宁波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及内容清单》《宁波市区(县、市)人大常委会街道工作委员会会议议程及内容清单》“两张清单”,下发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指引和创新典型案例汇编,建立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交流和主任会议成员分工联系指导基层人大工作机制,使基层人大运行更加有序有效。

具体工作中,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突出财经监督、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票荐)制这“两项实践”,积极探索在“两张清单”基础上推进基层人大工作的有力抓手,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人大的生动实践。

此外,换届以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两支队伍”作为基层人大工作的重要支撑,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激发创造活力。

瓯海:以“三个三”推动开发区人大工作走深走实

温州市瓯海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确保常委会法定职能在开发区实现延伸,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瓯海经济开发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推进“三个三”工作布局,探索实践开发区人大工作,努力推动瓯海经济开发区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职能相适应、共促进。

长兴画溪街道着力打造“监督助推、评议助力”工作载体,切实提高街道人大工作水平。

完善功能,落地三条实施路径,以“有为”体现“有位”。在开发区挂牌“瓯海区人大常委会开发区代表工作联络处”,全面承接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事项。打造“两个健康e 观察”基层单元,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推动群众参与,实现“大家议”。

突出重点,开展三项联动监督,以“规矩”促进“规范”。强化法律监督,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强化工作监督,提升发展实效。将开发区预算、预算执行、决算列为监督内容,把预算执行结果和预算编制有机结合,打造监督闭环。此外,持续对开发区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

夯实基础,构建三个运行机制,以“常态”推动“长效”。以开发区人大工作座谈会、开发区人大工作协调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例会构建起工作协调机制。聚焦经济发展、专业服务构建代表活动机制。注重统筹部署、落实运转经费,构建激励保障机制。

长兴画溪街道:打造“监督助推、评议助力”工作载体

2022年以来,长兴县人大画溪街道工委紧扣“监督、评议”两个重点,着力打造“监督助推、评议助力”工作载体,切实提升了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的工作水平。

以“党所指+民所盼”,精选监督事项,确保评议“有的放矢”。科学选定监督事项,是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的基础。坚持以街道党工委与人民群众双向满意为目标,聚焦中心大局“把准脉”,使人大监督选题选在点子上、选在人民心坎里。

以“清单化+专业化”,强化督促检查,确保评议“言之确凿”。坚持监督项目问题清单、监督建议清单、整改落实清单“三单闭环”监督模式,通过建立代表监督小组,设立“代表观察点”,持续跟踪问效,使人大监督实现“吹糠见米”。

以“全过程+全闭环”,做实评议测评,确保评议“开花结果”。通过会前“立体画像”、会中“现场赛马”、会后“跟踪问效”,建立健全完整链条的“闭环式”监督评议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监督实效。

平湖:聚焦标准化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平湖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基层人大工作标准化建设,推动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平湖实践。

坚持科学定位、协同发力,确保标准化建设更精准。明确基层人大工作标准化建设要求,突出科学化、具体化、可量化。探索试点先行,指导建立工作标准。不断强化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鼓励基层人大工作标准化建设。

紧抓工作重点、履职关键,力求标准化建设更务实。突出政治引领,推进代表履职管理标准化、推进代表建议办理标准化、推进代表履职服务大局标准化。注重功能发挥,全面建立代表联络站工作标准、基层单元工作标准,扎实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核心业务下沉标准。聚焦人大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标准化建设。

注重巩固提升、走深走实,推动标准化建设更有效。制度更完善,代表履职热情明显提高。程序更清晰,人大工作实效明显提质。工作更规范,基层工作活力明显提增。

嵊州:持续迭代“三三一”工作体系

2022年以来,嵊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县乡联动、一体推进,探索完善“三三一”工作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单元建设。

“三三一”工作体系,即“三化一提”(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深化改革,提高能力水平)、“三进一聚”(人大代表走进选区、人大机关走进基层、国家机关走进联络站,汇聚民意民智)、“三会一评”(民情分析会、协商座谈会、跟踪督办会,评议成果绩效),包括了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是深化基层单元建设,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的重要内容。

一年多来,嵊州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三三一”工作体系,积极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着力化解民生“关键小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义乌城西街道:推动街道预算审查走深走实

义乌市人大城西街道工委牢牢把握预算编制、执行、绩效这三个重点环节,着力深化街道预算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构建工作闭环,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质效。

“三三一”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代表履职能力、基层单元活力、人大工作效力的提升。

万田乡人大创新推动“村播计划”,探索出一条代表助力共富的新路径。

突出重点环节,把好预算编制初审关。组织人大代表、相关专家等对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召开预算编制恳谈会,同时,对预算50 万元以上重点支出项目进行逐个评审并投票表决。

精准发力“三必”,把好预算执行监督关。聚焦街道重大项目、大额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并确定“三必”监督原则,即对200 万元以上重点工程“必审”,民生实事项目“必看”,群众关注项目“必查”。同时,完善机制推动预算调整规范化,紧盯成效推动资金使用精准化。

强化效果导向,把好预算管理绩效关。通过定期审查,将绩效评价贯穿于预算监督的全过程。在会议会商重绩效的同时,通过跟踪监督,督促街道办事处认真整改到位。

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提升专业化监督水平、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常态化水平、联合监督协同化水平,促进预算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柯城万田乡:“村播计划”助推三个“一号工程”落地落实

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人大积极落实省人大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的工作部署,创新实施“村播计划”,探索出一条“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的代表助力促共富新路径。

一条好建议,催生乡村共富新经济。在柯城区委提出以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柯城区人大代表深入农村一线调研,联名提交了《关于推广实施村播计划的建议》。柯城区委、区政府对这条建议十分重视,不久“村播计划”正式落地实施。短短一年时间,万田乡先后建设了全国首个阿里村播学院、四省边际厂播供应链基地,小建议带来了“大基地”。

一场议事会,开启乡村共富新赛道。2022年以来,万田乡人大围绕“村播计划”先后召开议事会17次,帮助群众及企业协调解决了225 件各类问题,找准农村产业大蓝海,撬动亿元大产业。

一个联络站,打造乡村振兴新平台。万田乡人大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交流阵地,为广大农人等五类群体提供农民主播孵化培训。同时,在直播产业创业街区设立代表共富联络点,力促直播红利覆盖全乡所有村民。

嵊泗洋山镇:“大会问政”激发基层民主新活力

2018年7月,嵊泗县洋山镇在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增设代表“大会问政”议程,人大代表在会上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洋山镇领导班子发问,班子成员诚恳回应民生期盼。5年来,“大会问政”作为基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的实践形式,逐步在全县乡镇年中人代会上复制推广,基层人大民主政治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创设“大会问政”,适应一年两次乡镇人代会具体要求。建立“三会两环节”工作制度,“三会”即政情通报会、工作部署会、部门沟通会。“两环节”即大会问政环节、跟踪督办环节。打造问政内容的采集、归纳、提出、答复、督办等全过程闭环操作流程。

激活“一池春水”,让民主实践在基层“生根开花”。促进人大制度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着力破解乡镇人大工作到岗不到位现象,激发代表参与热情和履职成就感。

天台赤城街道:“代表有约”约出基层民主新气象

天台县人大常委会赤城街道工委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实践新路径,建立了富有基层人大特色的“代表有约”新机制,通过推动国家机关与代表上下联通、双向奔赴,实现了上情下达与下情上传的有机结合,丰富了基层人大民主实践,提升了基层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水平。

“代表有约”约出民情反映新渠道。人大赤城街道工委线下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线下访”,线上依托数字化场景开展“线上联”,拓宽“约”的渠道。以事项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三个标准”选准“约”的主题。以约前调研、约中会商、约后落实“三个环节”做精“约”的过程。

“代表有约”约出人大监督新路径。落实闭环流程,强化监督实效。联合监督小组,强化监督合力。结合部门考评,强化结果运用。

“代表有约”的内涵体现了以民主促民生。人大赤城街道工委坚持效果导向,推动制度赋能、深接地气、上下联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代表有约”努力开创代表有为、部门有应、群众有感新局面。

庆元竹口镇:“三联三带三比”催生山区共富样板

庆元县竹口镇人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一支小铅笔”和“一个黄金果”产业,积极探索“三联三带三比”工作机制,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助推竹口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

“三联”机制,拓展代表履职阵地。通过建立“联农户、联基地、联企业”机制,进一步拓宽了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将代表履职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带”机制,发挥代表“头雁”效应。通过建立“带头学技能、带头闯市场、带头促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的专业特长优势和“头雁”效应,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

“三比”机制,打造基层人大铁军。通过建立“比作风、比担当、比奉献”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能力突出、履职为民的新时代基层人大铁军,为竹口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庆元县竹口镇人大积极探索“三联三带三化”工作机制,为打造山区共富样板注入人大力量。

猜你喜欢

人大常委会街道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热闹的街道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热闹的街道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