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食品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改革

2023-08-03王发祥李向红刘永乐

农产品加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产教校企

王发祥,严 聃,俞 健,李向红,陈 奇,刘永乐

(长沙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工程知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印证、巩固和加深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扩大眼界,丰富知识,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1-2]。课程性质决定了这一教学环节是工科学生全面开展生产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开始,需要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是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推进教育和生产一体化、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产教融合是一个高等教育面临的世界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过明确指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改革的新路径,也为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在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相关方对产教融合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校企合作也主要关切各自的眼前利益,并没有从长远考虑形成紧密的合作机制;就整体而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是一种新结合、新尝试,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还有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并理解其精髓,使其不断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1 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发展

产教融合是指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是产业与教育的合作。产教融合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模式,近年来逐渐成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3-4]。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国家为此连续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推进产教融合改革。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将产教融合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议题,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9 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了产教融合由发展理念向制度供给转变,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20 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在整个教育链的各层次学校、学科、专业等深化产教融合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产教融合的内涵,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本科学生的必要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定位也在变化,产教融合的内涵和形式也推陈出新。产教融合萌芽于最初的“劳教结合”,要求教育要适应生产的需要;随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产”和“教”的功能得以整合,逐步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进入21 世纪,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作为提高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开始形成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总体上,产教融合既是一个综合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实践工程。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一体化,是方向、手段、机制、制度、格局的多元综合,其参与主体多元化并最终形成有机融合的共同体;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行动,是承上启下的环节,重点包括校企共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施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校企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校企共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是将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的育人模式,其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产教融合本质上是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能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藩篱,从而提高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匹配度。德国的“双元制”和美国的“学习工场”模式都属于产教融合的典型例子[5]。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等教育中贯彻产教融合理念比较滞后,除了一些高职院校在将生产和职业教育中融合较好外,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当前高校本科教学中的产教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高校教育理念缺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从而减弱了本科培养方案中产教融合的动力;由于利益不对等,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强;长期把产教融合等同于校企合作,致使产教结合弱化,“有合无融”,多元主体难以实现合作共赢的愿景[6];校企合作的机制还不健全,产教融合处于浅层次、自发式,合作关系相对脆弱,难以持续。

2 现有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问题

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规定本科生生产实习需到食品企业集中顶岗实习4 周,按过去沿革下来的模式,带队教师先要联系好实习企业,然后带领学生到达实习企业,再商量好实习内容把学生分班到组。按照这种生产实习模式,往往存在联系难与效果差这两大问题,主要是因为:①由于学生缺乏实际技能培训,通常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还需要承担实习期间的安全风险,企业大多不愿接收学生生产实习,导致联系实习企业麻烦;②即使企业碍于教师情面接收学生实习,但实习过程无法同企业的物质利益挂钩,工厂没有协助学校完成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融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很能获得动手能力培养机会,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③实习场地无法固定,每年需根据接收企业调整实习任务,很难根据上一届实习过程中的问题持续改进。因此,开展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不仅意义重大,也势在必行。

为改进生产实习教学效果,学校食品专业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入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例如,在传统定岗实习的基础上,引进虚拟仿真实习内容,包括大米加工、水产品加工、啤酒生产、面包加工、油脂加工等12 个项目,借助欧贝尔3D 虚拟生产实习软件让学生提前熟悉相关食品工厂的车间布局、设备性能参数和使用注意事项等,以及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原料种类、原材料处理方法、各工艺环节的技术操作要点等;利用学校专业实验室和自建食品加工中试生产车间进行辅助生产实习,让学生全程参与某种食品从产品调研、配方设计、小样开发、中试生产的具体过程,从而让学生正融入实际生产全过程。尽管这些尝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仍然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不好分配、组织管理和考核难度增加等问题。因此,从政策保障和激励、培养方案制定、企业参与过程等方面形成合力,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方为长久之计。

3 基于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为解决传统生产实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的理念和相关教改成果,结合学校专业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丰厚底蕴,以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依托,根据“生产实习”环节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其对学生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通过不断完善标准导向、实习方案、评价机制、激励措施等落实实习过程管控,分阶段逐步在食品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1) 依据专业培养方案和工程教育的要求,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优化生产实习教学标准,修订生产实习教学大纲。首先,以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申请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广泛收集行业、企业专家意见,面向毕业生能力培养,根据行业和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明确并细化了生产实习教学目标;其次,根据行业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优化实习教学内容,将实习过程对接企业任务需求,在真实工作场景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形成深度融合、双向发力和双向受益的生产实习教学体系;再次,对接生产企业考核办法修改实习成绩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明确对学生参与实际生产任务的积极性、工作量和产出要求等具体要求,建立面向产出的生产实习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发挥实习标准引领作用。

(2) 探索“引企入教”新模式,构建“专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如何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积极性,是当前生产实习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难题。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引企入教方式,拓宽企业参与实习教学的途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推进专业教师与企业科技人员互兼互聘,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实习计划书和任务指导书编写、实习方案设计、实习过程管理及实习成绩评价;推动校企优质资源共享,立足专业优势,精准对接企业,针对企业需求设计实习方案,以学生生产实习的过程为契机,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解决企业实际生产的短板问题;指导教师与企业导师协同实施实习管理工作和实习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现场业务指导;邀请企业参与生产实习过程考核,构建“校企结合、企业为主、综合评定”的学生实习成果多元评价机制,如学校过程考核占20%,企业过程考核占40%,现场终结考核占40%,提升企业导师在实习过程管理中的角色认知;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教学或产学研合作基地,为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提供便利,校企双方互相支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以上尝试,提升了企业参与生产实习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也解决了以前生产实习联系场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引企入教,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提高了生产实习教学效果。

(3) 探索工学结合模式。生产实习的核心目标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校食品专业生产实习的规定时间为4 周,在教学安排的时间内实现工学结合不太现实。为了方便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生产实习课程时间安排在每年下半学期的第1~4 周,将实习时间和假期时间有效衔接,安排部分学生提前进入实习企业,通过培训能胜任工作岗位,不仅学生获得了工作机会和报酬,还能培训和指导后续进入企业生产实习的学生,从而提高全员学生投入企业生产的参与度,提升生产实习的整体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同时完成了企业的相关工作和生产实习任务,培养了综合能力,同时也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需求,培养了技术储备人才。

4 结语

“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必修的实践类课程,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熟悉现场运行情况,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增加学生职业认同感,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贯彻产教融合理念,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在制度、标准、基地建设等方面强化实习保障,构建学校、专业、企业、学生协同共赢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使实习环节契合企业需求,不仅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传统生产实习教学模式不足、实现人才精准培养的必要途径。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