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入新动力 绘就新图景 作出新贡献

2023-08-02本刊编辑部

当代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汉学家贺信倡议

本刊编辑部

2023年7月3—4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以下简称“对话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并致辞。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吉炳轩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主持开幕式并宣读贺信。本次对话会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非共和国团结一心运动全国执行书记、国民议会议长萨兰吉,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中央执委、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刘强燕,毛里塔尼亚公正党副主席哈拉麦,联合国文明联盟高级代表莫拉蒂诺斯,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等多国政党政要、知名学者、文化名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和国内相关部门代表约400人参会。

此次对话会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为主题。与会嘉宾就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展开热烈交流。对话会下设四场平行分论坛,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外代表围绕“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不同文明的现代化之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话”“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世界汉学家的声音和方案”等主题深入研讨,砥砺思想、碰撞火花,共同探索让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习近平总書记在贺信中指出,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世界各民族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标识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韩正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揭示了文明交流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新的合作前景,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表明了中方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引发与会人士的强烈共鸣。萨兰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振奋人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宏远博大的天下情怀。萨兰吉建议现场所有与会嘉宾向习近平总书记致敬,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倡议和重要贺信鼓掌,全场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萨奇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向对话会致贺信,是对在世界舞台上持续推动各国文明交融和民心相通的各界人士的积极肯定和极大鼓舞。

2023年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贺信。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并致辞。(新华社图片)现代化新图景。

世界文明平等多样,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正是差异化、多元化的文明造就了精彩繁荣的人类社会。”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教授汉谟思表示,我们应当摒弃西方有些国家利用文明差异扩大分歧、制造冲突的做法,用文明对话合作弥合分歧、消解冲突,让不同文明和谐共处。尼泊尔中国文化教育协会主席哈利仕指出,在推动人类文明互学互鉴的过程中,中国一直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坚信各国无论国力强弱,文明都同等重要。我们应当积极响应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发掘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以多元文化共同繁荣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是发挥文明交流互鉴作用,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开幕式特别设置的中国书法展示环节,五位中国书法家共同展示了用楷、隶、篆、草、行书五种字体书写制作的全球文明倡议竹简作品,向与会外国嘉宾展现了汉字之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得到了与会外国嘉宾的纷纷点赞。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指出,当今时代,百老汇、好莱坞等西方文化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给许多国家本土传统文化带来冲击。中国在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方面的很多做法值得称赞。华沙大学东方语言系副主任约瑟夫·帕夫沃夫斯基表示,新兴技术的出现不会带来传统文化的衰落,要积极引导科技在保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回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和诉求。韩正强调,要探求人类文明的共通性,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弘扬不同文明的共同价值。要维护文明发展的创新性,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人类文明继往开来。要促进人类文明的包容性,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引领文明发展的多边主义方向。

吉炳轩在致辞中表示,要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应对全球挑战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包容性,将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

与会人士从不同角度分享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和感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教授阿尤布·撒勒塔史表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价值理念,也为汉学家更好开展工作指明方向。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教授阿奇兹表示,作为文明古国,埃及和中国有着各自的文明传承,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全球文明倡议将指引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交流交融,树立古老文明和谐相处的典范。马来西亚大学高级讲师林德顺表示,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提出的建设“昌明大马”理念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全球文明倡议高度契合,希望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特别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共同推动两国发展与繁荣,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会嘉宾表示,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毛里求斯福尔肯公民联盟主席冈沙姆·西伯伦表示,公平、正义是国际秩序的基石,只有坚持公平正义,国家间才能和平共处,全球性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各国的民主道路要基于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实现民主的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也没有固定模式。英国“社会主义中国之友”网站联合编辑基思·贝内特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鼓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打着民主的旗号挑动分裂对抗,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仇恨。中国则主张文明没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积极举办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等国际多边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各国在交流对话中取长补短、凝聚共识,进一步壮大公平正义的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融合、和谐共存,是破解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不竭动力。韩正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了文明发展新路,为密切文明互鉴带来新机遇。我们愿同各国携手,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等合作,为全球发展繁荣注入新动力,绘就现代化新图景。

刘建超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各国风雨同行、荣辱与共,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才能共同应对掣肘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参加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外宾感受中国华服之美。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有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愿积极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全球倡议,携手交流合作,促进世界繁荣进步。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伦·披差翁帕迪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世界看到了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让各国民众看到了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是中国给予发展中国家最好的公共产品。孟加拉国南北大学南亚政策与治理研究所所长哈克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告诉我们,现代化完全可以在保护本国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俄中友协副主席谢尔盖·萨那柯耶夫表示,和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前提,發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全球文明倡议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中国方案,对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减少冲突和对抗、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拉斯托瓦克表示,我们需要在充分尊重彼此差异和特性的基础上,诚挚寻求达成共识的全球性对话。

参会的各国汉学家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主动围绕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沟通中外文化提出建议和主张。白俄罗斯汉学家达莎表示,汉学家作为文化沟通的使者,应当就中国倡议、中国理念开展更多研究,做好阐释,推动各国互学互鉴,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人类文明多样性贡献力量。布隆迪—中国友好协会副秘书长班超表示,汉学家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携手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伊朗德黑兰大学副教授郝麦特表示,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误导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汉学家作为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群体,应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合作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为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落实作出新的贡献。

人类前进的脚步浩浩荡荡,文明互鉴的趋势不可阻挡。这次对话会搭建了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机制平台,拓展了国际人文合作的内容形式。与会嘉宾一致表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通过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人类文明之花必将更绚丽绽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更加光明可期!

参加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外宾体验景泰蓝工艺。

猜你喜欢

汉学家贺信倡议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贺信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贺信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海外汉学家影廊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