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图画 激活表达

2023-07-30杨艳琴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路径探究现状分析

杨艳琴

【摘 要】革命文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本文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的教学现状,力求从学段要求、课本插图、课后习题寻找言语实践的路径,提出借助插图,在言语实践中实施指向学生革命文化认同感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革命文化 现状分析 路径探究 实施策略

新课标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明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提出“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提出:“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占比高达 10% 以上,这对弘扬革命精神、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认同感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现状分析

笔者针对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三个维度,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一)教师难以把握目标

笔者所在工作室团队曾对近100位低年级语文教师进行调查:低年级革命文化类题材的教学,难在何处?教师大致认为,低年级革命文化类题材的课文目标难以把握:一是教材内容跨越时空大,学生对其时代背景陌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二是缺少适切的教学方法,对文本解读容易偏重思想教育,忽略语言训练。

(二)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老一辈革命家等革命文化元素了解有限。如何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让他们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创建百年伟业的历程,对他们进行党史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撒革命文化、理想的种子,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材相关内容呈现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小学阶段重在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低年级革命文化题材主要涉及国家、国旗、首都和老一辈革命家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老一辈革命家类是最主要的课文类型。

整个小学阶段,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有49篇,低年級教材中出现的革命元素都是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出现。从表1可以发现,低年级涉及革命文化元素的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中共出现18次,其中,课文中出现9次;识字篇中出现4次;语文园地中出现1次;其他包含革命题材元素的共出现4次,主要分布在教材的汉语拼音、“我爱阅读”等处。

从表2来看,国家类的出现6次,首都类的出现3次,老一辈革命家类的出现5次,英雄人物类的出现2次,道德模范类的出现1次,其他配文插图与国旗、国歌等革命文化因素有关的出现8次。

梳理教材中关于革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对整个教材进行系统的思考,为有序推进革命文化教育如何突破时空局限、激发情感共鸣、寻求适切方法寻找到依据。

二、路径探究

(一)学段要求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低年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要求是结合认识国旗、国徽、队旗,学唱国歌、队歌,认识革命领袖,讲述模范人物、英雄人物故事,使学生知道“我是中国人”,激发其对国家标识、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

(二)文本插图

低年级教材中,革命文化元素的呈现共有25次。其中24次都配了相关图片,占比96%。图画能够为儿童提供多元的想象空间,刺激儿童进行创造性表达。教材中的图画是有效落实编者意图、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有效路径。

(三)课后习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先生指出:“要利用好课后思考练习题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课后习题是有效落实教与学目标的有力抓手。

笔者对低年级革命题材类课文课后表达类习题进行了梳理,这类习题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说词语,用词语说句子,或者体会句子的意思。

(1)《八角楼上》: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2)《难忘的泼水节》:用下面的词语,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刘胡兰》: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说句子。

《难忘的泼水节》: 看看插图,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课文内容或关注重点场景。

(1)《八角楼上》:朗读课文,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2)《朱德的扁担》: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3)《刘胡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胡兰在敌人面前毫不屈服。

(4)《邓小平爷爷植树》: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5)说句子的构造方式等。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先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统编版语文教材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师应在关注学段要求、教材插图和课后表达类习题等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在落实国家意志、遵循语文学科规律与体现儿童性之间寻求结合点,找准着力点,力求实现三者的统一。

三、实施策略

(一) 巧用图画,引导猜想

例如,《难忘的泼水节》一课。

师:(随机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猜一猜,这幅图上,谁是周总理呢?

生1:穿着白衣服的那位就是周总理。

师:周总理穿的这件白色衣服是对襟白褂。

生2:戴着红色头巾的那位是周总理。

师:周总理戴着水红色头巾。谁再来说说,你看到哪一位是周总理呢?你可以和别的同学说的不一样。

生3:一手拿着柏树枝,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碗的,是周总理。

師:你既会观察,也会表达,周总理准备和大家一起泼水呢!同学们,现在我们试着连起来说一说,谁是周总理呢?

生4:戴着水红色头巾,穿着白色对襟褂和咖啡色长裤,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碗,一手拿着柏树枝的是周总理。

师:他从周总理头上戴的,说到身上穿的,手里拿的,说得很清楚。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真是一位人民的好总理呀!(随机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相关句子)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姿态,因为有对学习过程的挑战,他们更易入情入境:在一次次师生对话中,学生理解逐渐深入,表达更有条理,对周总理亲民爱民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巧用图画,重构联系

例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

师:(随机出示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的配图)同学们,谁来找一找在这幅图中,毛主席在哪儿?

生1:找出毛主席的画像。

师:对,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他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除了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过毛主席的照片,你们还在哪儿见过?

生2:我在太奶奶家的墙壁上见到过。

生3:我在100元的钱币上见过。

师:(随机拿出相应钱币)不仅100元钱币上有毛主席的画像,我们用的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钱币的正面,都有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崇敬毛主席,永远将毛主席记心间。(随机出示课文插图)谁来指一指,“毛主席”三个字,出现在哪儿?

生4:指出图画中石碑上的“毛主席”三个字。

师:(随机出示词卡“毛主席”)谁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5:毛主席。

师:“主”是一个生字,你读得真准,奖励你做小老师,领着同学们把这个词再读一遍。

生5:毛主席。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毛主席。

师:毛是他的姓,主席是他的职务,毛主席是新中国第一位国家主席,毛主席的名字叫毛泽东。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解决沙洲坝吃水困难的事。“毛主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教材里,教师分四步完成学生对毛主席的初步认知:《我上学了》配图的“找一找”;生活中还在哪儿见过毛主席照片的“说一说”;人民币纸币正面毛主席画像的“看一看”;借助词卡的“念一念”。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中,加深了对毛主席的认识,对毛主席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 巧用图画,破解难点

例如,《朱德的扁担》一课。

师:(随机出示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读这一句话)

师:朱德是谁呢?看老师画一幅关系图。

(师画关系图,标注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等关键词)

简笔画图:

生2:朱德是和毛主席一起工作的人。

生3:朱德是和毛主席一起干革命的人。

师:1928年4月28日(随机屏幕出示“井冈山会师图”),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次会师,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刚才同学们说得对,朱德是和毛泽东一起干革命的领导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元帅。

《朱德的扁担》是低年级教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中唯一没有插图的文本。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知的盲点有“朱德”这个人物以及“井冈山会师”这个历史事件等。教学这个片段时,教师使用图画让学生借熟悉的人物毛泽东与他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朱德进行关联,提升学生对朱德的认识,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对人物朱德和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有初步的定位,在构建起的特殊历史时空中,丰厚认知,化解难点。

一线教师要学好、用好语文教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指向学生革命文化认同感的言语实践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耕耘。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路径探究现状分析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