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看“龙江绝活”

2023-07-27沫岚

新青年 2023年7期
关键词:西餐龙江刺绣

沫岚

六月盛夏,哈尔滨迎来了黑龙江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各路人马聚齐,来自黑龙江省各地的971名选手,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的比赛展馆中同场竞技,一争高低,把一场展现技能绝活的赛事引向高潮。

科技进入生活

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展示区,来自全省各家参赛单位的展区设计都各具特色,力争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刚步入大厅,一阵悦耳的音乐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寻声而至,原来是一群小机器人在跳舞,动作整齐划一,神情憨态可掬,逗乐了围观的诸多观众。在七台河展区,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我们的机器人通过编程可以进行多种操作,像这种舞蹈只是其一,它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简易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也将进一步加深。”小朋友最感兴趣,跟着手舞足蹈,引来一片笑声。

科技在不断发展,科技产品也在不断走进生活。作为一种新材料,石墨烯也走起了“亲民”路线,一套电热毯、靠枕、充电宝等石墨烯产品组成的“全家福”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利用石墨烯续航能力强的特点制作而成的充电宝不仅小巧轻便,还具有极强的安全性,长时间使用也不发烫。展会人员细致的讲解,使观众了解了相关知识,大家不禁为科研开发人员的聪明才智而击节叫好。

在鹤岗展区,一件件造型各异的产品前人们驻足观看。“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相关建设,这些模型使用了五轴联动加工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机器在任意方向上进行加工,避免干涉,从而制造出更加复杂的形状。”刚刚参加完技能大赛的鹤岗选手王同学告诉记者,“我们这种技术甚至可以完成弯管部分的加工,无论从工艺上还是编程上,难度都非常大。”

在牡丹江展台里,一架大型的无人机也非常吸睛。据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城建系教师张天祚介绍,这是他们学院使用的无人机。“2017年,我们学院增加了航测、摄影监测与遥感作业等专业,在全省属于开设相关专业较早的学校,我们学院的学生要学习操控、维修和工程测量等多方面知识,目前的毕业生已经遍布全国各相关行业。”

在这次大赛中还有云计算项目。作为科技前沿产业,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产业发展,其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从金融、交通、医疗、教育领域到智能制造等全行业延伸拓展。云计算项目的裁判长张秀杰向我们介绍说:“近年来,以云计算引领的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还推动了院校专业转型升级,加大了对云架构师、云计算软件工程师、云系统管理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本次大赛赛项通过引入云計算平台、云服务、大数据和云应用开发等实际应用场景和理论测试,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对云计算相关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职业素养和团队协助等方面的能力。”

科技引领时代,科技走进生活,黑龙江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来贡献才智。

“龙江非遗”的独特魅力

“这些非遗技艺了不起!”齐齐哈尔皇家刺绣、克东满绣、牡丹江靺鞨绣、佳木斯赫哲族传统鱼皮服饰、沙画技艺等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大赛,赢得众人喝彩。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厅内,来自黑龙江省内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大师纷纷亮相,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和绝活让此次大赛深深烙上了“龙江非遗”的印迹。

“今年是我从事刺绣的第27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刺绣上。能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是我的荣幸,更是我毕生的事业追求。”今年50岁的王洪玉,凭借对刺绣的热爱与钻研,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展区,聚拢了一批热心的观众。

人们常用“描龙绣凤”来形容刺绣水平之高。有一类刺绣曾广泛应用于清代皇室的龙袍和凤袍之上,那就是满族刺绣。“满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洪玉最擅长“脱稿绣”。通常来讲,刺绣前需要绘制一幅十分详细的图纸,然后放到绢布下按照图样绣制,但王洪玉的图样却装在了脑海里。“我从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跟在刘雅梅老师身边学习了,后来觉得各方面技艺都比较成熟了,就开始思考推陈出新的方式,最后选择了脱稿绣这种形式。”王洪玉告诉记者,“希望能通过这次大赛,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满族刺绣,加入满族刺绣的队伍。”

黑龙江省蛋雕艺术家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怀江带着他的“微观世界”——蛋雕来到了大赛现场。这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蛋雕,让观众们发出惊叹。“这些普通的鸡蛋壳在一般人眼中是丢弃的垃圾,可对于我来说,蛋壳都是宝贝,不施任何染料,在轻薄易碎的蛋壳上雕刻出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王怀江说道。

在佳木斯展台,一幅幅精美的鱼皮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佳木斯职教集团工艺美术教研室主任李桂影向记者介绍:鱼皮艺术最开始是在服装上作为装饰使用的,后来逐渐演变出了镂刻、拼贴、缝绣等技艺手法,画面的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

“为了让作品更有立体感,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多种技法,例如缝绣就是先用鱼皮缝制出形状,然后填充棉花;或者在表现花朵的娇嫩时,就会将花瓣一片片拼贴上去,显得非常有层次感,这种手法还是比较难的。”

“龙江非遗”不仅仅是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文化的传承。目前,黑龙江省内各职业院校都加大了对传统技能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他们与龙江非遗传承人以“兴趣班”“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对龙江非遗进行传承,展现出黑龙江省在新时代文化产业传承发展方面的主要方向,以及非遗产业市场前景与锐意改革的成效。

大赛中的烟火气

在赛场之外的地市展演区内,也有着不亚于比赛的火热气氛,冷面、刀削面、饺子、俄罗斯西餐……各种美食让选手和观众们大快朵颐,为技能大赛带来了浓浓烟火气。

“快来,那边有鸡西刀削面,那边还有伊春的大火腿,那边还有牡丹江现场抻面表演,比头发丝还细呢!”……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美食让观众们挪不开眼、迈不开腿。

高山黑龙珠大火腿来自伊春,每根火腿都是由一斤以上的猪鲜肉熏制而成,老匠人们用传承三十余年的十三道工艺,以手工灌制、白桦木熏烤的方式来烤火腿,无论从肉香、色泽还是口感、营养价值都首屈一指。

“我们带来的是最具鸡西风味儿的冷面和刀削面。”在鸡西展台前,一列列的队伍就是最好的广告,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品尝这两道美食。

黑河展台俄罗斯大师制作的俄式西餐让大家赞不绝口,而其背后也是黑河技师学院对教学方式的新尝试。

“我们的食品原材料都是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各种调料也是俄罗斯厨师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帕塔舍夫自己调制的。”展台前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给一个烤面包卷添加调味酱,厨师不断地给调味酱调温,不断地品尝,直到他满意后才将调味酱涂抹到烤面包卷上,而这道烤面包卷也让大家赞不绝口。“因为展台的限制,厨师觉得没能展现出他的真实水平,我们也欢迎大家有机会来黑河去品尝地道的俄式西餐。”

黑河技师学院副院长于清江介绍说,黑河技师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为培养更多的中西餐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建立了中俄中西餐技能大师工作室。“我们也是在进行一种尝试,除了和俄罗斯共建大师工作室,还让我们的学生前往俄罗斯留学,努力提高黑河技能工匠的能力水平。”

而就在隔壁赛场,糖艺西点制作、烹饪(西餐)的选手们已经陆续开始了各自紧张的比赛。华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烹饪(西餐)裁判长刘振华介绍说:“我们这次比赛的规则是严格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制定的,也是为了能让选手提前为世界技能大賽做准备。以今天上午选手们做的奶油鲜虾汤为例,炒面要炒到一定程度的香气,奶油要跟面粉充分混合,虾的口感要脆,最后摆盘的装饰也要注意。选手们每一个环节都要非常仔细才能完成一道完美的菜品,这是非常需要功夫的。”黑龙江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烹饪(西餐)裁判姜龙滨也告诉记者,哈尔滨作为西餐之都,俄式西餐本就名声在外,通过这次大赛,也有助于进一步拉动龙江西餐的水平,让龙江西餐走上更高的舞台。

民以食为天,淄博烧烤的热度让我们对人间烟火有了更深的认识,展厅内几样地域特色美食,更让我们的内心充满温暖。

走马观花,我们也只是窥见了黑龙江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冰山一角,但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青春与梦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透过一个个“绝活”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对技能的尊重和对职业的负责。高技能人才是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努力前行吧,龙江的希望在你!

猜你喜欢

西餐龙江刺绣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OF三谷西餐酒吧
吃西餐
清新唯美的刺绣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图读龙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