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乡土地理主题研学活动设计
——以“昆明市寻甸县石板河风景区”为例

2023-07-26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李泽熙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石板研学乡土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 李泽熙

常规的地理教学大多是学生在学校通过课本和多媒体等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很难落实,从而导致学生存在认知狭隘和理解的浅层次化等问题。纵观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其考查的落脚点大都落在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考查上。借助乡土资源开展地理主题式研学,有利于学生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地理主题式研学一定要紧紧把握住新课标和新高考的要求,依托教材整合知识,以主题形式落实研学任务。

一、主题式研学高考专题内容分析

地理主题研学主要是针对教材的一个专题或者一个知识点展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尝试对人教版地理必修教材高考常考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总结主题研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专题分类。

(1)行星地球。内容:本专题主要涉及天体运动及天体环境、经纬网判读及时间计算、太阳光照及方位、昼夜长短变化等。国家重大的航天工程以及具体生活、生产的场景及自然现象都是命题的重要素材。本节研学要根据高考考向并结合乡土资源进行开展。建议:可以到本地的省、市天文台实测基地,观测天体与星座、太阳活动;利用手表、罗盘、日晷、北极星等星座判断季节及方向。

(2)大气环流。内容:大气受热过程及原理、大气环流、气温与降水、气象灾害等特殊天气的考查。本节研学要注重知识、原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建议:通过到当地较大的湖泊或者海洋感受湖陆风;温室大棚参观;到当地山谷感受山谷风。

(3)水圈、水循环和河流特征。内容:洋流、陆地水体、水循环与水资源,对水库等水利工程考察较多;河流水文和水系。建议:参观当地水电站,了解构造原理、建设的区位及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对河流进行实地考察。

(4)生物圈与植被。内容:各地动植物的区域差异性和整体性特点分析。建议:对当地湖及其周边湿地进行生物多样性分析;对当地山区植被群落垂直地域进行研究,并进行生物入侵现状研究。

(5)地质地貌。内容: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地质灾害。建议:结合当地的典型地貌进行分析,如云贵地区可以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研究;如果当地风力地貌比较典型,可以对风力沉积地貌成因及演变进行分析;如果当地河流地貌较为典型,可以观察河流的水文水系并研究河流对农业、聚落的影响。

(6)土壤。内容:对某地土壤颜色、性状、肥力及土地可持续性等进行考查。建议:结合当地野外土壤对土地的土壤性状、土壤分层、土质密度、土壤肥力以及土壤颜色等进行测定与原因分析;研究气候、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7)自然灾害与防避。内容: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措施分析。建议:对当地典型的自然灾害进行实地研究分析。比如,城市属于内涝多发区,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地理原因分析,并找到合理应对措施。

(8)农业。内容:农业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区域农业特色种植方式。建议:到当地典型的农业示范区或者特色农业种植区进行调研,分析区位条件及对当地社会的区域影响。

(9)交通。内容: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交通区位分析、交通运输的影响。建议:结合当地资源如汽车站、火车站、港口码头或者典型的交通干线进行研学。

(10)城市与城市化。内容: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住宅小区建筑布局等。建议:研究该区域城市化的进程及原因;对当地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空间形态及布局方向,针对布局特点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乡土主题研学旅行地背景分析

根据寻甸县城周边地区所具有的资源,遵循临近性和安全性原则,本次主题研学旅行地,我们选择了云南寻甸县城东部俗称“小三峡”的石板河风景区。景区沿石板河峡谷延伸,又名“奇鳞峡”,由含石英的页岩构成的片片“龙鳞”,沿石板河狭长深邃的大峡谷而得名。

该区域属于小江断裂带,历史时期地质活跃,地震多发。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源丰富,河流水量大,再加上起伏的地形,河流地貌比较典型。景区全长4公里,景区山环水绕、植被丰茂、怪石嶙峋、瀑布成群、景色秀美。

三、乡土主题研学旅行活动目标及研学任务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地方研学旅行,让师生共同感受和体验本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学会用地理思维分析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2)研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感受家乡自然风光和人文的美,了解家乡发展的现状以及为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之情,加强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和主人翁意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3)采用学生熟悉的周边地理事物作为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学任务

此次主题研学活动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事先将学生以5人为一小组,每组设一小组长,分成若干小组。考察前教师给学生介绍考察点及注意事项,以考察任务清单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学活动,逐个完成研学任务,最后进行研学后的成果展示。具体研学任务如下:(1)考察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寻甸县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文等)以及本次研学的四个考察点的简介,认真阅读研学任务清单,清楚本次研学的具体内容。(2)绘制研学旅行路线图,并标注每个考察点的主要自然特征。(3)通过该考察点我们主要对地质地貌和流水特征两个主题进行研学,了解石板河河谷沉积岩岩层性状、探究石板河流水地貌(多阶瀑布、V形峡谷)的成因。

四、乡土主题研学旅行设计

(1)行程时间安排:1天。

(2)行前准备。装备准备:背包、地质锤、手机(照相机)、笔记本、笔、矿泉水、雨伞。资料准备:研学考察点及路线图、主要考察点的简介、研学任务清单。

(3)交通、景区、餐饮费用预算。全程交通费:一辆23座的中巴车每天700元,如果坐满一车,每人30元。景区门票:石板河风景区门票成人50元/人,学生30元/人,1.5公里游船:10元/人。成人合计60元/人,学生合计40元/人。餐饮费:午饭可自带面包之类的零食或是让快餐店送10元/份的快餐。

(4)研学具体线路:寻甸县第一中学(起点)→石板河风景区→寻甸县第一中学(终点)。

五、乡土主题研学内容设计

教师带学生沿石板河而下,利用野外天然的真实情境,进行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加深学生对河谷地貌的认识。

问题1:崖壁的岩石属于什么岩石类型?有何特点?

图1 石板河崖壁岩层图

根据课本所学,学生可判断该河谷主要是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该地岩石为沉积岩中的页岩。对其他常见的沉积岩类型进行讲解,结合地层的新老关系判读以及地层和化石为学生分析讲解。

问题2:河床上的“壶穴”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壶穴”继续扩大会怎样?

图2 石板河河底壶穴图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所见现象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壶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如果继续扩大连片,最终这一层河床会被侵蚀掉,河床会加深,接着有可能又出现新的壶穴,又继续加深河床。

问题3:崖壁上的石穴怎么来的?河岸的凹凸不平的崖壁是怎么形成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图3 石板河崖壁石穴及凹槽图

河岸崖壁上的石穴,在不同的水力作用下,经过长期的流水掏蚀而成。由于上下层岩石的岩性差异,较硬的岩层不易被掏蚀而凸出,较软的岩层易被水流掏蚀形成凹陷,因而形成石穴。石穴逐渐扩大连片,最终形成凹凸不平的崖壁。也可能是不同时期的水流量不同,水流大时对河岸的冲刷更强,而水流小时,冲刷能力较弱,随着地壳抬升,不同时期的侵蚀导致河岸凹凸不平。可利用右图景观引导学生,如果底部的崖壁继续侵蚀会怎样?学生探究可得出,底部继续侵蚀,上面的崖壁会失去支撑作用,最终在重力作用下崩塌,河谷将拓宽。由此可使学生通过探究思考,了解河谷的前世今生。

问题4:多阶瀑布怎样形成的?

图4 石板河瀑布图

由于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上部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下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多阶瀑布在这里比较典型,我们结合贵州黄果树瀑布来分析,实际上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问题5:“一线天”是怎样形成的?

图5 石板河一线天图

在地壳抬升运动过程中,岩层由于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影响,产生轻微的断裂,形成节理,在流水长年累月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扩大并延长。分析地貌成因要从内外力综合作用的角度来思考并且要注重地理过程分析,可以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给学生补充。

问题6:该河段右侧河岸属于凹岸还是凸岸?对河床与河岸有何影响?

图6 石板河部分河段凹岸图

凹岸,在流水的惯性作用下,对河床与河岸的侵蚀较强,使河床变深,河岸更陡峭。

结合凹凸岸的特点让学生来分析其对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聚落、农业、港口等)的影响。

问题7:滚水坝有何作用?景区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影响?

图7 石板河上的滚水坝

滚水坝是一种高度较低的拦水建筑物,其主要作用为拦蓄泥沙、抬高上游水位保障游船的通行。最后,学生坐船出景区,可让学生询问景区里的工作人员来自什么地方。学生经过访谈可知,原来景区里的工人主要来自周边村子的村民。景区的开发促进了周围农户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景区的自然风光起到了保护作用。以此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开发地方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理念,培育人地协调观。

六、基于教材的乡土地理主题式研学思考与总结

乡土地理主题研学要紧紧抓住“教材”“主题”“乡土”这三个关键词来开展。首先要结合“教材”和“主题”。研学的目的在于突破某个地理专题或知识难点,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专题,会让研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避免了形式主义的出现。中学地理研学受限因素很多,在确定好研学主题后,选择合适的乡土地理研学地点就很关键。

在时间上要高效不浪费,在距离上要适中,不能太远,所选区域能借助乡土素材拉近学生与地理环境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确定好的地理研学主题内容和问题。

总之,基于教材的乡土地理主题式研学要遵循“内容的主题性”“时间的高效性”“距离就近性”“素材有效性”等几个原则,才能使乡土主题研学顺利开展,实现预期的目标。

猜你喜欢

石板研学乡土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石板街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