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镇生活家(组诗)

2023-07-26谈骁

诗歌月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墙脚鼻血襁褓

我走的路

走了几十年,

我才走到这里。

走得很快,

泥土来不及扑上裤腿,

现在慢下来了,

沾脚的泥变成脚跟的茧皮。

以前靠直觉往前走,

脚步轻盈。

现在每一步

都抬到观察的位置,

鞋跟承受了我和世界的摩擦。

你们听到我

走路的声音了吗?

我来这里很久了,

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是朝向一处,而是四面八方——

我把荒无人烟的路

走成了歧路密布的丛林。

剩雪

雪没化完,

在屋顶和墙脚。

已经不新鲜了,

覆盖着一层人间的灰。

当初希望它们落地就堆积,

现在的希望是离开就不留痕迹。

没化完的雪,

没有人再触碰,

似乎它不是人间之物,

而总有一天它会化完,

证实自己不属于人间。

只有被遮掩之物还记得它,

墙脚的草棵冒出新绿,

寻找曾覆盖其上的东西。

小镇生活家

一条公路把小镇

分成两半,

你放慢车速经过,

左边屋檐的灯笼,右边门上的对联,

左边的狗摇着尾巴,看着右边屋顶的积雪,

左边的人穿过公路去右边,像出门又像回家……

汽车慢到像一个人在散步,

而且是一个在镇上出生和长大的人

每天傍晚消食的那种散步,

他随时可以返回,

消失于小镇的某处,

你一脚油门,

把小镇甩在身后,

消失于你选择的远离之路。

大地之上

我最熟悉的是泥土:

沙土蓬松,几乎不需要翻耕;

黏土板结,为不耐旱的植物保存水分。

我最熟悉的是泥土上的众生:

雉鸡翻越树林,衔回一天的粮食;

老人登上山顶,寻找曾经的记忆。

秋天,树叶落尽,枯枝间露出

一个个巢,枯草间露出一座座坟。

我最熟悉的是离开泥土的人,

像一粒种子,被掷于田野之外,

独自生根、发芽,将稀疏的枝叶

变成自我荫庇的树林:飞鸟成群,

还如在山中那样叫着;而涌到嘴边的

那句方言,已找不到可以对应的情景。

是我离开了他们

一个孩子在山路上跌了一跤,鼻血直流

他还不知道采集路旁的蒿草堵住鼻孔

只是仰着头,一次次把鼻血咽下去

一个学生放下驼峰一般的书包

从里面取出衣服、饭盒,取出书本、试卷

最后是玩具:纸飞机翅膀很轻,纸大雁的翅膀更轻

一个青年在世上隐身了二十多年

只有影子注视过他,只有词语跟随着他

他想说的不多,对于生活不需要说太多

都不在了,孩子、学生、青年

都不在了,山路、书包、可供隐身的人世

我曾伸手想要挽留,却只是拦住

想随之而去的我。是我离开了他们

襁褓

女儿从产房出来,裹着一床蓝色包被,

这是她最初的襁褓,包裹严实,

留下半臂的空间,供她手脚伸展。

——伸展即触碰到边界,像在母亲腹中,

一种熟悉的束缚之感,让她止住啼哭。

她触碰到的会越来越多,直到一切都是束缚;

她的襁褓会渐渐变大,直到四周空荡荡,

像她的父母,像她即将遇到的每一个人,

没有什么可以凭借,无人听我们啼哭,

那可以缩身的都是襁褓,

都是为我们隔绝外物但连通人世的子宫。

成为父亲

女儿出生后,

先去了洗浴室。

护士要我检查她的身体,

她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唇,我看过了,

她的手指和脚趾,我数过了。

那么新鲜、干净,

除了母腹的一点血迹,

再没有沾染什么。

第一針疫苗打下后,

她开始啼哭,但还没有眼泪,

她蹬着细细的腿,但已没有子宫的安慰。

护士说:“你可以抱她了。”

我走近她,

我抱起她,

我的女儿

在我怀里慢慢动着,

我也跟随她慢慢动着,看起来像

一种抚慰,而不是无法抑制的颤抖。

露水

有一天我起了个大早,

想找个地方看看露水,

去阳台找,牵牛和月季上没有,

去小区绿化带找,

黄杨和桂花树上自然也不会有,

露水总在低处,不沾上你的衣袖,

只是悄悄打湿你的裤脚。

出小区,到农科所试验地,

一块地种棉花,棉桃成熟了,

棉花上沾着增加重量的露水;

一块地种萝卜菜,刚发芽,

叶片上挂着随时会落下的露水。

这是我要找的露水,

找到了露水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它们很快就消失了,

我看着它们渐渐消失,

就像是我把它们慢慢遗忘。

谈骁,土家族,1987年生于湖北恩施,现居武汉。湖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参加《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曾获《长江文艺》诗歌双年奖、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华文青年诗人奖。著有诗集《以你之名》《涌向平静》《说时迟》。

猜你喜欢

墙脚鼻血襁褓
幸福 其实就是……
带墙脚装置的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研究
猪啃咬墙脚咋回事
成长
周宸逸:那一幕,令我感动
攀亲
出鼻血怎么办
Who gave me my ears
快速止鼻血
苹果公司挖特斯拉“墙脚”,意图圆造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