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灵活应对问题的技巧探究

2023-07-25韦海臣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解决问题

韦海臣

摘要: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一同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格局,融媒体时代正式到来。媒体记者作为媒体行业中的关键部分,处于一切生产、传播活动的最前端,其行业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但是由于融媒体格局形成较快,许多媒体记者一时间难以实现由“旧”至“新”的转变,难以适应这一新的行业环境,因此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灵活应对问题的技巧进行探究,以期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媒体记者;适应环境;解决问题

现代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媒体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也促使传统媒体进行转型创新。对于公众而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方便快捷,接收到的信息内容更优质。但对于诸多媒体记者来说,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工作模式的转变、行业环境的变化,这些长期处于传统媒体环境中的从业者在面对变革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为此,作为肩负重要职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媒体记者,势必要尽快地适应融媒体环境,积极创新,为公众、为社会带来优质的信息内容。

媒体格局的重构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彻底地改变了公众的生活,也直接颠覆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呈现形式,越来越多的现代媒体涌入媒体市场,也有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向现代媒体抛出了融合讯号,希望能够相互补足、相互发展,达成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并因此展现出了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立体型的传播方式,融媒体时代正式来临,新的媒体格局也正式形成。在此环境下,媒体记者必须要积极地实现自我转型,才能尽快地适应这一媒体格局,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如若不然,将会很快地被时代所抛弃,成为时代发展的“牺牲品”。

新闻产品的升级

在传统媒体时代,公众始终处于被动接收新闻信息的状态,其对新闻的需求也简单地停留在真实、有效等基本层面,可以说传统媒体时期的公众对新闻并不抱有太苛刻的要求。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下,技术的进步使公众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再加上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元,公众可以基于自身爱好进行选择,因此导致现代公众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独特。尤其是对出生于新时代的公众而言,他们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本身对互联网产品有着一定的依附性,他们的性格鲜明、行为独特,懂得生活。为此,媒体记者只有早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了解现代公众的需求,才可以挖掘出更有价值、更具意义且蕴含时代精神的新闻信息。

“四全媒体”的促进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颠覆了媒体的发展方向,也加速了“四全媒体”的出现,使整个新闻媒体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四全媒体是指: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全媒体标志着现代媒体的进步,也代表着对未来媒体的展望。全程媒体是指将整个新闻报道从头到尾进行跟踪报道与记录,让整个新闻事件全程展现在公众眼前,旨在给予公众更优质的新闻体验;全息媒体则是指现代技术条件下,新闻报道以更多元、更立体的方式进行展现,以VR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是全息媒体的重要凭借,旨在使公众从更多角度了解真实情况;全员媒体便是当前已经形成的自媒体业态,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自主发声,赋予了公众自主表达的权利;全效媒体是指新闻报道能够基于现代阶段公众的多元需求,通过分众化与移动化的融合,充分开拓信息、社交等叠加服务,发挥现代技术与媒体的能效。“四全媒体”的出现促进着媒体记者的转型和创新,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在当前时代下谋得一席之地。

新闻内容单一

新闻内容单一是传统媒体记者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根本问题,这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一方面,传统媒体记者思想较为保守,无法正确处理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且过于强调新闻职能,缺乏精神文化渗透,导致新闻内容枯燥、乏味;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出现使当前新闻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公众的口味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传统媒体记者的自由度不高,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快速的转变,进而影响其内容。

信息渠道匮乏

由于大多数专业媒体记者的工作年限较长,其已经有了一套独有的信息采集体系,且受传统新闻报道采编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影响较深,并不愿意主动接触新媒体平台和渠道,失去了多元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支持,导致当前的信息渠道较为狭窄。融媒体时代下,大量的新闻信息涌入市场,如果仅凭借传统信息渠道,必然会导致信息闭塞,形成信息差,致使新闻报道缺乏交互性和时效性,影响最终传播效果。

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记者的综合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大量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诸多媒体记者带来不少的麻烦,其在采编、创作以及报道数据采集方面有着极大的劣势,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难以作出快速的反应,结果导致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经常盲目借鉴网络新闻报道与舆论导向,无法做到新闻价值的挖掘和提炼。

打破传统理念束缚

融媒体时代的核心便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媒体记者的理念也必须要尽快实现创新,要认可自媒体、现代媒体的存在,取其长补其短,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真正做到互利共存。

注重现代技术应用

现代技术是融媒体不断发展的根本支撑,当前所有的融媒体生产与传播活动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为此,媒体记者应当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能力优势,对现代技术进行深层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技巧。

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现代环境下,媒体行业的门槛大幅降低,各种无效信息层出不穷,给人民利益和社会舆论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说,现代环境下,媒体记者的责任愈加凸显,其承担着主导社会舆论、反映社会实际的重要职责,需要具备卓越的政治素养,以传播社会新闻为己任,时刻保持着高度集中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高质量新闻内容的输出,进而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强调内容多元,避免新闻失真

融媒体时代,“多远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尤其是在互联网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审美眼光也越来越挑剔,传统单一的新闻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势必要朝着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正如上文所述,自媒体的出现使整个媒体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各种类型、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被广泛地传播,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虚假的、夸张的信息,对公众乃至社会舆论造成影响。为此,现阶段媒体记者必须要坚持这一底线,在尽可能丰富内容题材的基础上保障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以此确保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一方面,媒体记者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独特的信息筛选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信息素材作出科学的判断,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与需求,正确地进行取舍,走特色发展、多元报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需要新闻记者加强自身学习,拓宽个人视野,强化自身信息敏感性,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提炼,甄别出有效信息,深度挖掘其价值与意义,尝试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理解,最终完整地呈现给公众。

另一方面,媒体记者要找准内容的切入点,提高公众的接受度。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信息不再是单向输出,公众自身有着很强的自主性,能够主动地选择信息媒介与内容。为此,媒体记者必须要发挥融媒体环境的优势,在保障内容真实客观的基础上提高互动性,落实“生动”“直观”“形象”的内容呈现形式,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提高受众的接受程度。

创新媒体意识,切合时代发展

创新是现阶段媒体记者需要着重培养与提升的品格和意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媒体环境。在传统媒体时代,稳步发展、系统保守是媒体记者的根本工作意识,任何工作环节、任何实践步骤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系统的审核,致使诸多媒体记者形成了思维定势,虽然不会出现较大的纰漏,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也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一切媒体活动的脚步都在不断加快,原有的工作模式、工作理念都被加以改革和创新,但仍有许多媒体记者无法接受这一变革,不能很快地从传统局限中走出来。基于此,媒体记者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职业与行业环境,挣脱传统模式的束缚,实现改革与创新。

其一,树立融媒体意识。现代环境下,媒体记者要秉持“移动优先”的融媒体理念,在生产与传播活动中优先考虑以移动智能为主的融媒体端,采编与创作视角也应当与融媒体相吻合。除此之外,媒体记者还可以全面借助融媒体环境的优势,尝试拓宽信息渠道,从各大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开展信息的采集与获取,进而保障内容的多样性。

其二,强化用户思维。从传统媒体时代的读者思维转变为融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用户思维,虽然受众主体并未改变,但更加强调“用户本位”的生产原则。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记者要切实从公众需求出发,利用多平台的特殊功能对同一条信息进行多种加工,进而满足现代公众的需求变化和个性需求。

提升综合能力,突出专业优势

融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呈现方式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新闻信息的本质却从未更改,新闻信息传播仍然需要依靠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因此,进一步提升新闻记者综合能力,深耕垂直专业领域,创新丰富表现形式,做现代化媒体人才是传统媒体记者长远发展的必然路径。与此同时,在这个自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专业优势是媒体记者的核心竞争力,是许多自媒体所不具备的核心内涵,要牢牢抓住这一优势,全面发挥其作用,彰显媒体记者的专业性。

首先,强调信息视角的转换。好的新闻内容一定是能够直接反映真实社会现象的,是符合基层公众的生活与切实利益的。为此,媒体记者必须要深入一线、走进一线,从“新闻专业者视角”转变为“基层公众视角”,对现实生活中的有效新闻进行挖掘,以此创作出反映群众生活、富含真情实感的优质新闻产品。与此同时,媒体记者还要站在公众的角度看待新闻,摒弃华而不实的“高端新闻”,真正做到答公众所疑、诉公众所想,发出最真实、最质朴的声音。

其次,突出对现代技术的应用。现代媒体记者要想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就必须要对公众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应全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整合。除此之外,还应利用互联网、移动智能技术与公众开展互动,如直播、实况、交流、线上活动等,缩短公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最后,进一步增强自身本职工作能力,突出文字力量。一篇出色的新聞报道往往能够展现出作者的逻辑、视角、格局、表达等多种能力,而体现这些能力的最终载体便是文字。融媒体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图片和视频来替代文字报道,虽然能够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但整体内容较为空泛,难以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究其根本,许多人只看到了现代技术的优势,却忽略了文字的力量。为此,媒体记者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笔力”,勤学习、善学习、好学习,改文风、改作风、下苦功,将文字与图片、视频、音乐相结合,打造优质的新闻产品。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深度融合,是新与旧的融合,更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此环境下,媒体记者势必要作出反应,积极地加入到媒体融合的大行列之中,针对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度思考,追本溯源,大胆地尝试各种解决策略。聚焦实际工作,也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重要原则,对内容来源、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在融媒体环境中展现自身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新乐.电视台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采写编,2022(01):

71-72.

[2]叶梦.浅谈传统媒体记者如何适应融媒体变革[J].记者摇篮,2021(09):100-101.

[3]韩毅.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转型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4):

182-184.

[4]杨若曦,刘宗波.新媒体时代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问题和策略[J].传媒论坛,2020,3(16):83.

猜你喜欢

融媒体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