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与探究

2023-07-25王燕

中国新通信 2023年9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背景互联网+

摘要: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初中美术与信息技术实现了完美融合,信息化教学受到了关注,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确保学生能够享受整个美术学习的过程,实现乐学、善学。但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未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束缚,采取的信息技术策略和手段较为单一和僵化。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兴趣,没有认真高效地完成美术学习任务。教师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症结以及影响,着眼于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以及技能水平,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转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重拾美术学习的自信心,在广阔自由的线上学习平台中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和创新思维火花。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初中美术教学;应用与探究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教育”对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改革有重要影响,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便利。教师需要避免完全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全面创新教学对策,进一步凸显“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和价值,稳步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当前的教学困境。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教师需要精心制作电子课件,充分凸显“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鸣。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及各种现代成果进一步拓展初中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保障最佳的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享受整个美术学习的过程,在美术知识的海洋之中自由翱翔,实现融会贯通。

一、初中美术教学现状

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相比,初中美术教学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教师需要关注美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更好地实现与时俱进。但是有的教师思维相对比较闭塞,没有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以及知识基础践行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美术教学改革和创新上投入的时间比较有限,一部分美术课程直接被其他主课所占用,课时比例不合理。学生无法通过绘画的形式缓解个人的学习压力,提升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存在明显的思维定式。其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和能动性,直接将美术课等同于画画课,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等科目的学习中。在美术课堂学习中直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消磨时间,存在明显的负面情绪和敷衍心理。最后,教师所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和僵化,没有着眼于信息化设备的教学要求,积极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强化学生的知识印象,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一定的探索意识,最终导致初中美术教学滞后于时代,美术信息化教学无从谈起。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

首先,初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加深师生互动及交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学生停留于知识表层。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借助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软件以及多媒体全面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就能够更好地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放松身心全程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不再全权包办,而是在适当放权的过程中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教学活动,保障最佳的育人质量。其次,有助于全面拓展和高效運用各种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时间比较有限,有的教师只能够局限于作品的简单讲解,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学生的视觉感受不够直观和深刻,思考能动性不足,无法实现深度学习和高效理解,学生面临许多的学习阻碍。在应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后,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学习资源非常丰富。教师也会鼓励学生主动尝试利用电脑多媒体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实现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理性分析。这种先学后教以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程投入、自主探索。最后,有助于逐步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凸显,教师过多依赖于黑板板书和理论分析,机械性地融合图片及文字,实质的教学内容比较冗长和烦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难以得到保障。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初中美术教学变动较明显,许多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动态描述,实现静态描述向动态视频的顺利过渡,展现初中美术教学的形象化和简单化。充分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攻克重难点,全面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水平。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要求

为了更好地凸显“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无缝对接,教师需要关注对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入分析及预测。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现实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抽象知识的生动化体现,逐步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确保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首先,教师需要打破时空限制,灵活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教学水平。教师可尝试多种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逐步生成美术核心素养。其次,教师需要坚持生本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的艺术认知水平以及美术视野,借助信息技术形象呈现抽象的美术知识,全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后,教师需要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价值,整合现代化教育资源,及时反馈教学成果以及基本学情,进一步推进美术教学改革和创新。

四、“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应用对策

(一)全面创新课前导入模式

“互联网+教育”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注入生机及活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及科学利用,积极简化教学流程,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教师需要坚持因势利导,站在宏观的视角,在高瞻远瞩的过程中调整教学思路,重新定位教学起点。以课前导入为主要点和突破口,有效整合多种科学导入模式,全方位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件导入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和自主鉴赏,确保学生实现稳扎稳打。首先,教师可以采取音画相融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及形式,展示比较典型的美术作品。借助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眼球,实现抽象美术知识的生动化呈现,然后适当融入相应的音乐,确保美术作品与音乐元素的一一对应。在激起学生的兴趣后进一步营造音画交融的氛围,让学生顺利进入美术学习状态,保持极强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其次,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导入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艺术家,展示与之对应的美术作品,生动直观地讲解与艺术家以及美术作品相关的趣味故事。播放舒缓优雅的音乐,增强故事导入的感染力,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自主聆听,进而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比如很多学生对文森特·梵高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先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文森特·梵高的《星空》,留出3~5分钟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欣赏,然后讲解与文森特·梵高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文森特·梵高生平经历,深入感悟文森特·梵高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的美术教学做好准备。最后,教师需要采取展示美术作品的形式顺势导入新课,利用各种线上学习平台搜集高仿印刷品以及挂图,逐步优化美术教学形式。比如有的教师提前展示自己和同班学生的作品,一边展示一边评价作品的优缺点,顺势导入新课。这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互联网对美术教学的辅助作用和育人价值。学生也能够放下个人心中的防备,实现自主探索。

(二)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育人质量的影响非常直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身心,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活跃民主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主动听课,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在组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一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实质的课堂教学内容非常生硬和僵化,美术课堂较为枯燥和严肃。这严重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无法充分施展个人的个性和才华。在纵向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反复提及,初中美术教师则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整合多元化的美术教学对策,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在指导学生主动欣赏美术作品《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收集与春光相关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学生能够放松身心,主动欣赏作品的美妙,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个人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说明自己对春光的想法,自主完成临摹任务。很多学生大受感悟,能够各抒己见,在大胆思索和深度探讨的过程中表达个人的不同想法及意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能够进一步丰富“互联网+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学习效率。

(三)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了打造品质课堂和实效课堂,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灵活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探究助力。首先,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搜集各种网络素材,积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打破时空限制,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自行选择学习资源,独立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教学资源的育人价值不容忽略,要想打造有效课堂,在组织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以目标为导向,以开放的心态从多个途径搜集和整理符合初中美术教学要求的教学素材。互联网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诸多便利,积极实现视频、文字和图片的有效对接,教师需要注重简单加工,选择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能够轻松上阵。在信息时代下,网络素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足,符合学生的信息接收偏好。教师需要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在科学筛选和高效整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全面凸显实效性教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放慢教学节奏,结合所收集的教材选择与之对应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边看边听,强化学生的视听感受。确保学生顺利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不再等着教师给出最终的答案。其次,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借助互联网技术激活学生的思维。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没有全身心投入进美术,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教师需要了解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善于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情境教学势在必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加强对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有效总结和概括体验,借助信息技术灵活融合视频、图像、动画以及文本等多种信息载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积极融入各种趣味化元素,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全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标志的基本构成要素、特点及意义,教师需要综合分析不同的标志表现形式,简单罗列知识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比较常见的交通标志、校徽、奥运标志以及建筑标志,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在简单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自主分析、深度探索,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打造多维互动课堂

教师需要积极优化教学活动,充分凸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组织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真正打造多维互动课堂。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双向交流及沟通,教师首先需要主动下放教学权力,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谈。抓住初中美术教学的核心,准确切入互联网技术,逐步优化教学活动形式及内容,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助力,确保学生实现玩中学、学中玩,这一点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环境设计》时,教师需要组织开展单元实践活动,有效融合单元设计、考察与尝试以及景观设计,全面凸显单元活动的吸引力以及创意。借助互联网技术制作景观设计作品以及室内设计作品,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主点评和深度欣赏。设置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共享学习资源。在完成基本分工后,教师则需要与学生共同探索,在师生探讨的过程中全面强化学生对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要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及艺术品位,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设计思维,全面掌握初中美术学习的重点。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思维、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资源积极打造微课翻转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參与。

作者单位:王燕 临沂市青少年宫

参  考  文  献

[1]李玉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中学美术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 亚太教育,2020(07):126-127.

[2]张庆亮.浅议“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J].中国新通信,2021,23(14):233-234.

[3]林德胜.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J]. 环球慈善,2020(05):79.

[4]徐晓英.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改变[J]. 东方藏品, 2018(05):100.

[5]赵荷婷,王银蝶. 互联网与初中美术教学的结合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8:1307-1308.

[6]吴忠秀. “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应用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3Z):20-21.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背景互联网+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