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教学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新方法

2023-07-24郑旺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郑旺吉

摘 要 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深度解析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单元视角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具体教学方法有:情境导学,感悟群文情感;问题引思,深度解读群文;语言切入,品味群文意蕴;任务驱动,发现群文规律。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单元教学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通过集中阅读若干篇相关联的文本,再分析、比较、整合和思辨文本内容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能够满足学生提高阅读量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统编版教材中的单元文章开展群文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学,感悟群文情感

情境导学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准确深入理解文本情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审美主题的单元运用情境导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从审美角度出发感悟文本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情景美,进而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比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等文章,均涉及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写。教师可以设计“情景交融,感悟人生”的群文阅读议题,帮助学生明确单元主线。在群文阅读教学前,教师可运用情境导学法,创设与单元情感基调相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情感基调中分析文本内涵与本质。教师可先让学生将本单元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分析它们在语言特征、艺术手法和审美意境方面的异同,在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后,教师再选取其中的文章进行情境教学。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可选取相应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创建视听结合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借景抒情的写作特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基于单元视角的群文阅读教学要结合单元主题适当运用情境导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集多种感官于一体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探析群文情感主线和文本内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问题引思,深度解读群文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自主阅读思路,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领会文本的核心思想。在设计群文阅读的问题时,教师要抓住单元内文本的共同点设计梯度性、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學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深入剖析文章人文主题和艺术特色。

比如,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和《变形记》五篇文章,均属于小说体裁,都是作者结合社会经验虚构的小说情节,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形态。为突出群文的阅读价值和育人意义,教师可以设定“辨析人物,体会人情世态”的群文阅读议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阅读后完成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抽丝剥茧,深度分析文本。具体问题为:问题一,五篇小说在描写人物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手法?在人物描写上有哪些共同特征?问题二,五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问题三,故事情节的演进以及人物形象的变化,对呈现文本主旨产生了哪些影响?请各小组选择群文中的一篇文章深度分析。上述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而自主探究群文阅读议题,了解特殊时期的社会形态。

基于单元视角的群文阅读教学要把握单元文本的体裁特点,找到相同体裁文本中的关键阅读要素,围绕关键阅读要素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同类型文本写作特点的认知,从而积累更多同类型文本的阅读经验。

三、语言切入,品味群文意蕴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名著名篇之中的语言美,体会语言背后深邃的含义,夯实学生群文阅读理解的基础,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思维能力。

比如,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窦娥冤(节选)》《雷雨(节选)》《哈姆莱特(节选)》三篇文章,均属于剧本体裁。在该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运用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运用意图,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细品味,从而理解文本语言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内容。教师可以抓住群文阅读的语言关键点,并将语言关键点作为阅读主线,帮助学生理清文本情节脉络。在《窦娥冤》的阅读中,教师可以窦娥的三个“怨”为阅读切入点,让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在《雷雨》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周朴园的七个“好”为阅读切入点,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在《哈姆莱特》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哈姆莱特的五句“出家去吧”为阅读切入点,让学生感悟语言意蕴。

基于单元视角的群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对群文语言特点的解析,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语言运用的目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运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任务驱动,发现群文规律

群文阅读教学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和实施多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重难点,发现群文的写作规律。在学习任务中,教师要结合文本特点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任务,使学生掌握更多群文阅读的方法。

比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三篇文章,均为人物通讯,体现了“劳动光荣”的主题。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落实单元导语中的学习要求,即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教师围绕单元导语要求设计三大学习任务,具体包括:学习任务一,阅读文本后简单梳理每篇文本的具体事件,思考和总结人物共同的精神品质。通过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打破文本之间的屏障,找到劳动者的共性特点,进而更加深入感悟到劳动光荣的内涵;学习任务二,分析人物通讯的写法特点,总结三篇人物通讯的报道角度、语言特征、结构层次和新闻价值,加深学生对人物通讯的认知;学习任务三,挑选出你认为比较优秀的人物通讯类新闻作品,并写作一篇关于你身边劳动者的人物通讯。

基于单元视角的群文阅读教学要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带动学生共同找寻群文中的写作规律,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群文阅读学习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学习任务,保证不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将群文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写作中去,达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读各单元文章的编排特点,找到单元内文章的异同之处,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集中阅读多篇文章,让学生理清各篇文章之间的关联,掌握同类型文章的语言、结构、情感以及价值特点,培养学生的深度解析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广东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