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艺术点亮培训

2023-07-20李燕

农民科技培训 2023年7期
关键词:红河州哈尼族农广校

李燕

云南省红河州因红河穿境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红河州各民族兄弟姐妹,能歌善舞。尤其以哈尼族“乐作舞”,彝族“烟盒舞”“敬酒歌”等艺术形式深受喜爱。历年的参训学员中,哈尼族、彝族约占60%左右。针对培训教学单一、学员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红河州农广校萌发了为何不将民族艺术文化融入到培训教学中去?于是,在2020—2022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中作了以下探索。

一、大胆创新,自编教材

自编艺术课程教材。一是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映山红》等红歌编入教材;二是结合歌曲的创作历史背景,编入《红色革命故事》,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收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些敬酒歌编入教材,如《彝族敬酒歌》《红河酒歌》《戈贾酒店歌》等;四是加入哈尼族“乐作舞”、彝族“烟盒舞”视频。让学员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开心快乐、身心愉悦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家乡艺术文化的魅力。结业典礼由文艺委员及班委配合艺教教师,组织班级歌咏、独唱、独舞、器乐合奏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活动,得到学员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将民族歌舞艺术教育融入到高素质农民培育教学课堂,是教学路上一个大胆创新并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二、引进艺教,全程贯穿

2020—2022年,红河州共培育高素质农民5726人次,课程设置有专题课程、实习实践,由于学员来自不同的县(市),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加之课程专业性强、枯燥,时间长了学员也不愿意交流,三点一线上课、吃饭、休息,培训几天了学员还相互不认识,开展民族艺术歌舞课程后,效果就不同了。

红河州农广校聘请专业的艺教老师,将民族艺术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每天晨练指导学员跳哈尼族“乐作舞”、彝族“烟盒舞”,晚上分组排练,唱“红歌”“敬酒歌”,同学们穿上自己喜爱的盛装,带上乐器,学员们在才艺表演和自我介绍中,增进友谊,相互了解。

培训结束前一天,要求有产品的学员,把自己的产品带来,以联欢晚会的形式,举办产品展示、才艺表演、抖音直播带货、现场直销等活动,不仅宣传了各自的产品,还得到了老师、同学们提出的建议,增强了抱团取暖的思想理念。同时,还为大家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共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期学员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好评如潮,“培训可不可以再延长几天学习时间”“从开始互不认识到现在亲如一家成为兄弟姐妹”……这都是课程的精心设置、教师辛勤付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艺术乡建,振兴乡村

艺术乡建和生态文明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通过文化、产业、生活、景观的多维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创建产业共富、人才共育、文化共兴、生态共享、社区共治的“五共”美好乡村生活共生体系。红河州农广校邀请艺术家、建筑师住村创作,壁画、墙绘、装置艺术随处可见,特色民宿、网红建筑、咖啡馆、迷你美术馆、荷塘图书馆、稻舞台、稻剧场等公共艺术空间遍布村庄。“艺术”与“乡建”在这些村子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內容,艺术乡建必须以高品质的艺术为基础。这要求我们不论是以艺术推动乡村旅游,还是丰富农民学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都要推出更多优质文艺作品和活动。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广校红河州分校 )

猜你喜欢

红河州哈尼族农广校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