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审丑”

2023-07-19陈笑笑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审丑丑石莫多

陈笑笑

见到美的事物,人们总是心向往之。但是,一部 作品里不会只有美的人、景、物,还会存在一些丑的 人、景、物。这些丑的人物或事物可能会引起学生的 不适甚至使他们感到厌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 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审丑”,让他们明白“丑”的人物或事物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要善于从 “丑”中发现“美”。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如何在阅读教 学中引导学生“审丑”。

文学作品中“丑”的形象都是作家精心创造的出来,是作家思想的结晶,揭示了他们所处社会的黑暗、丑恶或其他。文学作品中“丑”的形象与“美”的形象同样重要。作家可以通过象征、夸张等艺术手法,将“丑”的艺术形象转化为美的事物或形象,转化为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如果说歌颂美,可以引发人们对美的追求,那么揭露丑,就可以激发人们对美的热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而且要让他们拥有正确的“审丑观”,关注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或“丑”的事物,提升欣赏美的水平。

一、播放影片,引导学生感知“丑”的人物形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的“美”与“丑”并不是不相容的,“丑”的人物或事物也不是没有欣赏的必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丑”还可以转化为“美”。

例如,在讲解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教师可以播放影片《钟楼怪人》中的片段,引导学生欣赏“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形象。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形象。他相貌丑陋,有不规则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是一个十足的丑的人物形象。教師可引导学生观看影片中美丽的艾丝美拉达给丑陋的卡西莫多喂水的片段,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在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中透过事 物的表象看问题。

在观看了影片之后,学生发现,敲钟人卡西莫多 非常丑陋。他有着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马蹄 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一只眼睛瞎了,一只耳朵聋 了,背是驼的,声音也非常难听。

又聋又丑,先天畸形,完全不符合学生的审美标 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 在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并思考这个问 题,让他们明白心灵美远比外表美重要。外形看似无 比丑陋的卡西莫多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而外表英俊潇 洒的克洛德却是一个花花公子,是社会的毒瘤;为人 们所尊重的教父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一个 人衣衫褴褛,面目丑陋,一无所有,但他未必就是恶 人,因为丑陋的外表并不能掩盖其美好心灵所散发出 来的光芒。一个人可以不被人们接受或喜欢,但是他 一定不能自暴自弃。因为人生之路本就不是一帆风 顺的,每个人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应接受上天 赋予我们的一切,努力做好自己。卡西莫多敢于冲破 重重的枷锁,勇敢地去救心仪的吉普赛姑娘,最终以 身殉道。他难道不美吗?卡西莫多在一次次冲突与 反抗中逐渐变得强大和无畏,展现出一种阳刚之美、 人性之美。阅读了这本书,学生就会明白,心灵美才 是真的美。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可以戴“有色眼 镜”仅凭外表去评判别人。

文学作品中与卡西莫多类似的“外丑内美”的人 物形象还有许多,如《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老王》中 的老王、《说书人》中的说书人等。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中的片段给学生带来视觉上 的冲击,引导他们发现人物的心灵美。

二、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感知“丑”的物象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培养其审美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去观察、欣赏“丑”的东西。因为美与丑往往是相伴而生的。没有丑,也就无从谈美。

例如,在讲解贾平凹的《丑石》一文时,教师可以 展示一张丑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这一“丑”的物象。《丑石》这篇文章非常短小。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 自家门前的一块石头。因为这石头无用,还总是在门 前碍事而遭到了大家的嫌弃。后来,天文学家发现它 是一块陨石,便用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去阅读文章,让他们尝试从“丑” 的物象中发现美。

在欣赏了图片、阅读了课文之后,有的学生提到: “丑石的确非常丑,而且无用,只会妨碍人们走路,但 它却是一颗陨石,曾在天上发光发热。它是一颗被我 们的祖先仰望过的石头。它也有着辉煌的过去,也发 挥过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能因为它如今不能发光发 热了便否定它。随着岁月的侵蚀,每个人终有一天会 成为‘丑石。”有的学生提到:“丑石在那些不被人们 待见的日子里还能咬牙坚持,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还 有的学生提到:“丑石再丑,也能得到伯乐的赏识。我 们无论是做‘丑石还是做‘天文学家,都要保持一颗 平常心,认真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已经很了 不起了。”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引导学 生欣赏文学作品中“丑”的人物形象和物象,思考这些 人和物是不是真的丑,从而真正懂得什么是美,形成 正确的审美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

猜你喜欢

审丑丑石莫多
陶土瓶与花
陶土瓶与花
较量
片段拾萃
浅析《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
丑 石
丑石 未经雕琢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