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的空间重构与地方实践

2023-07-17张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空间乡村振兴

摘要 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民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域,也是乡民的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表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嘉祥基于地域性文化特征和乡村文化空间特征,以曾子文化为依托,以曾庙为空间载体,重拾文化记忆,以期培养乡民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空间重构的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空间的变迁历程,探究其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文化空间;文化记忆;空间重构;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C 912.4;K 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22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50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Local Practice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Research on the Zeng Temple in Jiaxiang, Shandong Province

ZHANG Yan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 Rural cultural space is an important field for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of villagers, and also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their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rural cultural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Shandong Jiaxiang has relied on Zengzi culture and Zengzi Temple as a spatial carrier to regain cultural memory,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the villagers,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rural cultural space, explore its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 Cultural space;Cultural memory;Space reconstruction;Rural revitalization

基金項目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21085)。

作者简介 张艳(1996—),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收稿日期 2023-01-04

村落公共空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是村庄公共生活与公共精神的重要载体。村庄作为一种社会有机体,各种社会关系彼此联结,人际交往的结构也错综复杂。公共性的社会关联与结构方式相对稳定的整合并固定于空间内部,在这一过程中,村落公共空间也逐渐形成[1]。

乡土文化是乡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彰显着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乡村祠堂作为乡村公共空间,蕴含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也面临着认同缺失和乡土文化流逝的困境”[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在价值,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乡村祠堂作为乡村文化的“活化石”,见证着乡村社会的变迁,在历史中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乡村发展,祠堂已变为公共文化空间,以曾庙的文化空间功能作为分析对象,探究其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曾庙公共文化空间重构

1.1 曾庙的重建

宗族的建构为乡民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象征体系,以其中的象征符号为媒介,激发起乡民参与祖先崇拜与集体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此起到凝聚族人的作用[3]。乡村祠堂不仅是族人进行集体活动的主要场域,同时也是族权族规的象征。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村祠堂作为村落的主要建筑空间,也经历着从解构、分化、重构的历史过程,反映了空间生产和社会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曾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前425年),后经历代修缮,规制逐渐健全。20世纪50年代,曾庙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功能随之变化,宗族文化记忆及族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逐渐断裂。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之基,伴随着传统文化研究热的兴起,嘉祥县政府以打造礼孝之城为契机,联系海内外曾氏宗亲,发挥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曾庙在原有的旧址上得以重建。自2005年以来,嘉祥县人民政府与曾氏宗亲联合总会以每5年为周期,汇集海内外曾氏宗亲,共同举办曾子诞辰祭祀大典。

“(社会)空间是一种(社会的)产物[4]。”在传统村落,祠堂庙宇作为公共空间,不仅起着敬宗收族的作用,更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曾庙的重建唤醒了乡民对家族的文化记忆,在曾庙内以周期举办的祭祀大典,是“慎终追远”的重要表达,同时也使得曾氏族规祖训、曾子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增强了村落内部的凝聚力。

1.2 曾庙空间功能变迁

1.2.1 祭祀场所。

文化具有教化、沟通、凝聚等作用,是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其内涵也是文化空间得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乡土文化承载着乡民的集体记忆与集体情感,因此,在乡村治理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将乡土文化的内涵融入文化空间建设中。通过举办乡民议事、祭拜祖先等集体活动,在传统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文化空间本身的吸引力,增强乡民之间的凝聚力。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儒家重视礼乐教化,主张通过祭祀培养群体性的道德观念。现存的曾庙具有双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曾庙是乡村文化空间,是具有世俗性特点的旅游景点;在每年曾子诞辰,曾庙是祭祀曾子的场所,因祭祀而被赋予神圣性,并在仪式展演中完成“世俗—神圣—世俗”空间的转换。与以往陆续进入的游客、乡民不同,祭祀仪式开始之前,唢呐手、武士、宗亲代表等人员要在照壁前集合,显然,这种区别凸显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也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祖先对宗圣的敬意,在此意义上曾庙也从世俗空间向神圣空间转换。祭祀仪式开始之后,“整个神圣空间是一个综合性动态系统,无论是神庙,神话和祭礼仪式都处在变化之中……当神话的朗诵和祭礼仪式同时在一个屋檐下进行时,神圣空间才真正充实了起来[5]”。庙内参与祭祀的儒生、号手等身古装列布甬道,此刻的曾庙已不再是日常浏览的景点,而是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所,“敬神如神在”,宗圣殿中的曾子塑像代替了曾子获得了临时的神格,仪式的客体先于主体在空间中就位,至此,一个神圣空间被重新建构。另外,新时期的祭祀仪式增加了敬献花篮、朗诵《孝经》《曾子名言》等环节,由此可以看出,该时期的祭祀仪式表达更多的是对于曾子思想的颂扬,奠定了曾庙的文化基础,通过仪式展演,人们完成了对祖先崇拜的身体表达、对宗圣曾子思想的赞扬。

新时期的祭曾仪式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仪式内容、创新仪式形式,从而完成对祭祀空间的再建构。这一行为能够“建立对物质环境的外部适应和这些组合的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内部适应”[6],在人类学看来,祭曾仪式既是曾子思想“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在当代的具体体现,也是“民众对社区认同与稳固性的自我表述”[7]。祭祀儀式的展演使乡民借着共同的记忆对象重新凝聚在一起,有利于促进乡民对村庄公共秩序的理解与建构。

1.2.2 旅游胜地。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文件中指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8]。统筹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提升文化空间的社会治理效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亦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以乡村文化资源作为核心,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生价值,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文化空间,突出地方特色,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农民创收、为乡村创收。

曾庙位于南武山村西北部,背靠南武山南麓,坐北朝南,前后院深五进,由外至内以宗圣庙坊、宗圣门、戟门、乾隆御碑亭、宗圣殿至寝殿连成一条中轴线,形成左右对称格局。殿、庑、堂、亭等各式建筑棋布于曾庙内,凡三十余座合八十余间。同时,庙内尚有明清至今碑刻19通 ,古柏350余棵,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除此之外,曾庙内的匾额、雕刻等,这些都是儒家“中庸教化”的重要表现。由于景区内多为文物、古树、古建筑,为曾庙增添了肃穆庄重的气氛,让人有一种疏离的感觉。2017年嘉祥县政府将曾庙交由济宁吉祥旅游公司负责开发,此后在景区内安排讲解员,充分发挥曾庙本身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延长了游客在曾庙内停留的时间,使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刻领会曾子思想。曾庙的开发利用,也激发起当地乡民的主体性和村庄内部的文化创造活力,不少乡民在村内开办农家乐、书香文墨店铺、超市等,嘉祥县目前已形成“吃、住、行、游、娱、购”的多元产业形态,并打造出“礼孝之城”的文化品牌。

运用乡村特色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既能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又可以使乡土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重要的内生力量。

1.2.3 研学基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逐渐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丰富的教学内容。研学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相结合,彰显了“读万里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研学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的魅力,现已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分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新引擎的作用。

嘉祥地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曾子故里,具有独特的研学空间生产优势。“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9]。嘉祥县委组织部,以曾庙为研学基地,以曾子为政思想为研学内容,把更多的儒家文化、曾子思想等纳入空间生产的范畴,对其进行设计、重构,从而建设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打造出“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格局。自创办以来,曾庙累计承接省内外各类教学班次400多期,研学学员达3万余人次,使研学人员在“游”与“学”中体会了曾子思想,提高了自身素质。

传统旅游业的发展重在开发景观,吸引游客;研学的发展将景观与文化相结合,重在引导游客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开发观念,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手段。研学基地的建设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和民俗文化,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开发极具个性和特色的研究内容。这一举措对推动乡村文化复兴和文化发展上作出积极的贡献。

2 文化空间重构的当代价值

2.1 传承村落文化

村落文化空间的内部与外部凭借文化功能的不同而存在着清晰的区隔,空间外部是形成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所在,而文化认同必须在空间的内部才能得以表达,而具体的文化功能的实现则依靠内外空间不断的互动来完成。因此,中国村落的文化空间异质而共生,独立而互动,在此基础上,传统村落得以稳定存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得以承载并存续。然而在现代社会,自然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不同文化涌入,使文化空间变得更加复杂。不同文化在交流借鉴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碰撞、摩擦乃至冲突、对立,使得村落稳固有序的自然空间结构与社会文化空间结构均受到挑战,乡民们在心理上丧失了空间维度的依附感,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随着空间秩序的崩塌而撕裂,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实现。

通过重修曾庙,嘉祥县政府盘活了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传统文化,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利用,使曾子故里这一独特地域文化优势得以彰显。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嘉祥县政府通过黑板报、村内广播、宣传橱窗等方式,宣传曾子孝道思想;并在村落墙体进行彩绘、打造文化长廊来展示曾子的形象、事迹和名言等。乡村建筑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乡村历史的见证,更体现了乡村的文化与记忆,将文化符号融入传统建筑,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重构村落文化空间,对其内涵进行补充、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表现形式,有利于传承乡村优秀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优秀乡土文化。

2.2 建设文明乡风

“我们的社会将从一个封闭的、乡土的、传统的社会转变成一个开放的、现代化的、和平共处的社会[10]”。随着城乡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现代文明对乡民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与影响,导致农民片面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忽略了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地方特色,把乡风文明建设与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合理开发利用乡村公共记忆空间有机统一起来,提高乡民的精神追求,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对于乡村而言,良好的家风关乎和谐乡风、文明民风的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文明家风是社会文明的内核,加强家风建设,可以为社会文明输送模范人物,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大戴礼记·曾子疾病》《礼记·檀弓上》记载了曾子临终教育子孙坚持正义、孝亲敬长、言行有本等方面的故事。曾子的家教在曾氏家族中得到很好的传承,除为人称道的曾子孝道思想外,曾庙内还存有禁赌碑,为六十九代翰林院五经博士曾毓墫所撰,“我后世子孙,有敢赌博并酗酒失德者,即为忠孝两亏之败类,生不许入庙致祭,死不许葬先茔,谨记于此,以示后人”。改革开放以来,县政府及基层组织以曾子孝道思想为依托,举办孝亲敬老评选活动,评选“好媳妇”“二十四孝”等道德模范人物,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起到了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在当地乃至全县城形成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鄉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嘉祥县政府在开发利用曾庙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曾子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村落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推动产业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开发传统村落要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保留传统的民间风俗,将村庄的特色资源利用最优化,同时不断完善乡村的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乡村旅游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形成特色资源保护和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11]。

嘉祥县政府开发利用曾庙的旅游资源的同时,以曾子文化为核心,建设曾子文化主题公园、大学书院。其中,在六艺广场采用地雕的形式展示中国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圣言大道两侧则以石雕形式展示“仁、义、礼、智、信”和“孝”等传统道德规范故事;大学书院内部以崇圣殿为主建筑,配有弘毅斋、润身斋、崇德厅以体验曾子文化,后院有格物、致知两所讲堂,以讲学为主。乡村旅游与诸多产品是相互关联的,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对文创产品、农家乐住宿、餐饮等的要求,可以带动农村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在经营、管理旅游景点的过程中雇用了农村的闲散人员,使农村人口在地就业,为农业的发展保留了部分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农业效益。

由此可见,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善乡村产业布局,实现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中国农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落实。

3 结论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民集体记忆、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村落存在的根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乡民关系疏远、传统文化式微,村落公共空间逐渐衰解,因此亟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等多方面对村落公共空间进行重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吴毅.公共空间[J].浙江学刊,2002(2):90-98.

[2] 王春程,孔燕,李广斌.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4(4):5-9.

[3] 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7:198.

[4]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1:146-153.

[5] 朱狄.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85.

[6] 拉德克利夫-布朗AR.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8.

[7] 王铭铭.明清时代的区位、行政与地域崇拜:来自闽南的个案研究[C]//杨念群.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4.

[8]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关于《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的说明[EB/OL].(2009-07-01)[2022-09-2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606/6011020013002035.shtm.

[9] 四书五经:礼记(含大学 中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10]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65.

[11]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2-09-25].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化空间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