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2023-07-17卢荣花吴义生姚立徐凤

物流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卢荣花 吴义生 姚立 徐凤

摘  要: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明确了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对课程体系重构,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设计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了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得到了学生普遍认可,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对物流管理专业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物流信息系统;混合式教学;一流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3; 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5.039

Abstract: Taking the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as an opportunity,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is constructed by combining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he course clarified the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of blended teaching, reconstructed the course system, designed an efficient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from three aspec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class, and reformed the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The blended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by students,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aliz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eaching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providing important support to the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Key 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blended teaching; first-class major construction

0  引  言

2022年南京工程學院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获批江苏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以此为契机,物流管理专业确立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物流行业发展为牵引、多元化培养为特征的三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推进课程、教材、师资、校企合作、双创等的建设和改革,并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一流专业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指引,课程建设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撑[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但仅依靠线上教学存在学生难以把握课堂知识重难点,难以理解课程抽象知识点等弊端[2],因此,如何将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中急需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各种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如何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和应用的学科。本课程从企业物流管理应用的实际出发,以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为基本框架,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型。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物流信息系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从事企业物流相关岗位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然而,地方高校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教学尚存在许多问题:(1)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内容多,专业性和实践性强,且信息系统设计过程抽象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能够明确现实中常见的物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计算机语言表述出来。(2)传统教与学的过程缺乏创新,课堂缺少有效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3)学科前沿融入较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4)传统课程考核采取单一的结果性考核,缺少严谨的平时成绩考核体系,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动态成长变化。

当前,国内很多学者也在致力于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进行各种改革尝试。龚艳茹等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就内容体系做出改革,并就改革成效进行了总结[3-4]。姜晓红以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课程为例[5],安立华等、魏星等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6-7],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以期促进课程思政建设。邢大宁等在金课理念下,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体系、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生态体系[8]。徐慧卿从项目化教学视角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进行了翻转设计与实践[9]。本文在此基础上,在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1  总体思路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遵循教师引导课堂,学生为教学活动主角的教育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划分成一个个教学单元,以任务为驱动,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分享,学以致用,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和双创培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混合式教学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1.2  教学目标和要求

依据学校创新型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预期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双创培育四个层次的教学课程目标。具体为:

课程目标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育全过程,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自觉高标准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勤奋学习,遵守学校和课堂行为规范;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目标2: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与结构;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中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等过程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理论,能够将现实问题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逻辑思维和方式进行表达。

课程目标3: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典型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追踪和理解物流信息系统最新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将物流信息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用于物流管理实践问题的规划、分析和设计,并具备形成解决方案的能力。

课程目标4:运用团队的方式学习课程,提升学生的洞察能力、识别关键环境机会能力,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使学生构建创新思维,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创新能力。

1.3  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课程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宽基础,强能力的原则,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开发两大核心部分出发,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具体教学内容、学时、授课要点、课程思政元素、预期学习效果及和课程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1.4  混合式教学设计

1.4.1  准备阶段

首先在超星学习通上建立课程,上传学习资源,包括课程PPT、微课、短视频、案例、习题等,如图3所示。然后导入学生,组建线上班级。根据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组建由5~7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解答。

1.4.2  课前线上学习

教师在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然后通过合适的方式导入学习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视频短片、案例、故事等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学习,能够很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物流信息技术时,首先导入短片“A Brief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在信息傳递和交流方面的智慧,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物流行业正在使用的有哪些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都有哪些特征?是如何在物流行业应用的?未来信息技术将呈现什么状态?带着探究的心理学习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之后将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最后在课程视频学习结束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学习小组围绕重难点内容展开讨论,将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学习通后台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如课程视频学习情况(见图4)、课堂测试正确率,参与讨论情况等,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组织线下教学提供依据。

1.4.3  课中课堂教学

教师首先对课前学习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复习,通过课堂提问、课堂测试(见图5)等方式再次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总结及线下摸查情况,实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教师可结合知识点的特征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完成教学。如通过穿插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和具体案例,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好的课堂设计,如根据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的各个不同模块把课堂内容分成各个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踮下脚才可以完成相应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注重采用案例教学,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内在联系、属性等特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增加课堂互动和翻转课堂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对重要知识点进行串讲,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1.4.4  课后巩固复习

课后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和知识总结。课后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在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几种开发方式后,留课后作业:为什么九曳供应链自主研发其信息系统?要求同学们根据九曳的现状分析其选择自主研发的原因及优劣势。知识总结要求学生树立知识的整体观,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系统化。针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物流行业,分组完成某一特定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工作。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拓展类的学习活动,如要求学生观看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查找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期刊论文,了解最新动态,组内研读,完成读书笔记等。

1.5  考核方式

为了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课程加大了过程性考核的力度。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20%)、上机成绩(20%)、期中成绩(10%)和期末成绩(50%)四个部分。平时成绩又由线上和线下成绩组成,主要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讨论、随堂测试、课程视频学习、小组任务等。上机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动手操作能力,包括对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等三个实验情况的评价考核。平时成绩和上机成绩除了从教师视角出发考核学生以外,还注重学生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自评,做到多方位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期中考试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在课程前半程总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梳理情况及期末复习情况。

2  课程效果评价

2.1  成绩分析

以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物流191班成绩分析来说明问题。从最终考核成绩来看,学生课前能根据任务要求,积极自主线上学习,完成单元测试;课中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并提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随堂测试;课后能及时复习,完成相关作业。期末能对本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认真复习,大多数学生都考到了自己理想的成绩,掌握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1.1  平时成绩分析

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由出勤、作业、课堂讨论、随堂测试、课程视频学习、小组任务等组成。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92,最低分为81,最高分为98。平时成绩在80~89和90~100的区间内,其中80~89共11人,90~100共28人。说明物流191班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认真,大部分学生考勤都是全勤,根据要求认真完成线上视频学习、课堂测试、分组讨论等任务,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

2.1.2  上机成绩分析

上机成绩主要反映了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动手操作能力。上机成绩平均分为82,最低分为75,最高分为88。课程上机成绩分布在70~79和80~89的区间内,其中70~79共14人,80~89共25人。说明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掌握较好,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掌握的一般。相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來说,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薄弱,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1.3  期中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成绩主要反映了学生在课程前半程总的学习情况。期中考试平均分为91分,最低分为78,最高分为96。课程期中考试成绩在70~79、80~89和90~100的区间内,其中70~79有1人,80~89共12人,90~100共26人,绝大部分学生成绩都在良好和优秀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前半程的学习过程中态度认真,能按要求完成线上线下学习任务。

2.1.4  期末成绩分析

期末考试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系统梳理情况和期末复习情况。期末考试平均分为80,最低分为53,最高分为96。期末成绩小于60分的有1人,60~69有7人,70~79有7人,80~89有19人,90~100有5人。本次考试平均分80分,标准差10.63。成绩之间的差异度正常。良好及以上成绩占比62%,说明多数同学能正确认识本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平时学习态度端正,期末能认真梳理课程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2.1.5  课程总体成绩分析

课程总体成绩由以上四个部门组成,反映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系统掌握情况。总体成绩平均分为84,最低分为70,最高分为94。总体成绩在70~79之间的有9人,80~89有24人,90~100有6人。77%的学生都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绩,23%的学生取得了中等的成绩,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的掌握情况较好。

2.2  学生评价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强度增加了,但线上资料能够反复观看和学习,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课程知识点。讨论环节有学生发现和同学、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能从同伴和老师身上学到更多。通过学习通、QQ群等线上工具,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跟老师交流,老师积极予以解答,使得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知识点。

对物流191班学生的调研表明:97.5%(如图6所示,选A)的同学认为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对学习有正面积极影响,82%(如图7所示,选A)的同学认为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

3  结  论

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构建课程知识体系,从课前、课中、课后设计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物流信息系统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来看,课程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 善,有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有效支撑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帅华,唐然肖,陈晓翠,等.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无机化学12345+N+N+1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大学化学,2022,37(8):40-49.

[2] 张树武,刘佳,徐秉良. 基于“线上+线下”的《设施植物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 陇东学院学报,2022,33(4):123-126.

[3] 龚艳茹. 基于“互联网+”视阈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改革实施探索[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7):190-193.

[4] 龚艳茹,马立坤. 基于“互联网+”视阈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J]. 物流科技,2021,44(1):167-169,185.

[5] 姜晓红. 《物流信息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矩阵与教学案例设计[J]. 物流科技,2021,44(4):151-155.

[6] 安立华,李洋,刘琳,等. 思政理念基因式融入物流工程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J]. 物流技术,2019,38(12):132-136.

[7] 魏星,鲁春强. 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物流信息系统”课程为例[J]. 物流技术,2021,40(9):150-153.

[8] 邢大宁,初良勇,胡美丽. 金课理念下“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生态构建[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2(1):77-83.

[9] 徐慧卿.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 现代信息科技,2021,5(21):195-198.

收稿日期:2022-12-13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项目(JZW2022148)

作者简介:卢荣花(1983—),女,安徽宿州人,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引文格式:卢荣花,吴义生,姚立,等.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 物流科技,2023,46(15):163-166,170.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基于MOOC的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逻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