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化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究

2023-07-17何李新

文教资料 2023年6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通识教育课程思政

何李新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深化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以“文化育人”为宗旨的高校文化课程,必然承载着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应该旗帜鲜明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在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同时,唤醒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探索;借用中西文化比较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育人核心,突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文化课程 通识教育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新时代青年学子在求学过程中,除追求知识、真理,也面临着当今社会多元价值的困扰。高校学生的思想问题因此成为教育界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要求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随后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上海教育界率先展开试点探索,进一步引发了全国各大高校和众多学者的热烈响应。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深化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以“文化育人”为宗旨的高校文化课程,必然承载着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特别是以欧美文化为主要授课内容的“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应该旗帜鲜明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

一、历史意识与本土视野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成为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共识,如何巩固和强化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容。”[1]各大高校为此纷纷开设了一系列文化课程,并逐步探索、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经典课程,出于对文化的宽泛理解,陆续衍生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体育文化、建筑文化、汽车文化等新型文化课程。但种种繁荣景象并不能掩盖文化课程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尴尬地位。

一方面,许多文化课程仅仅是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嫁接,内容很容易流于肤浅、空疏;另一方面,文化课程在学科整体布局中往往受到专业课程的挤压,沦为后者的补充或点缀。各类文化课程通常被定性为公共课、选修课,进而引发学生普遍轻视的心理。更为关键的是,高校的文化课程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面对市场与就业的压力,学生更愿意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技术、技能的提升,以寻求日后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以上种种现状不应该成为文化教育者自怨自艾的借口。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重铸文化课程的理论品格与现实效力。

以“欧美文化概论”为例,其课程内容主要囊括自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高耸庄严的哥特式教堂、风起云涌的文艺复兴运动等体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航海活动、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彰显出人类锐意进取的实践精神。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将书本知识与视频资料相结合,力求生动立体地展示欧美文化的整体概貌,同时围绕重要历史节点与现象,设置课堂专题研讨并安排相应的课后阅读辅导,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欧美文化的发展脉搏,深入理解、探究欧美文明变乱兴衰的规律,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开放的历史意识与深沉的人文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并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当代社会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族群矛盾、国际冲突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人类整体历史的高度去反思、探索解决之道。

文化课程在避免自身宽泛、粗疏倾向的同时,寻求将学生从专业学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把重心放在与现实的碰撞与对话上。从根本上来讲,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实现都是在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展开的。带有强烈工具理性色彩的专业知识并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持久的发展动力和对现实的人文关怀。而“欧美文化概论”课程的现实意义,最终在于唤醒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探索。

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方面的诸多成就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晚清开明人士时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毅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制度,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序章。无数革命先烈师法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列主义思想,筚路蓝缕创建了新中国。面对当代风云激荡的国际格局,我们在加强与世界联系与交流的同时,更需要坚决秉持民族化的本土视野。换言之,通过辨析欧美文化发展的经验得失而反躬自问,最终求解的乃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欧美文化概论”課程正是致力于激发学生基于本土立场的问题意识和家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历史意识并不意味着对西方俯首帖耳,本土视野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偏狭的民族主义与排外心理。历史意识与本土视野的相辅相成,将会使学生更加明确肩上的时代重担,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中西比较与文化自信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共融为个体身份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其中涉及传统、家庭、性别、习俗、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使身份认同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已呈欣欣向荣之势,出现了国学热、国潮热、汉服热等流行现象,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主流文化的身份询唤逐渐被消费文化的商品逻辑所侵蚀。中国大学生在服饰穿着、饮食爱好、购物选择、娱乐活动等日常生活方面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文化的深度与边界,沉湎于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狂欢中。消费成为一种个体言说、表达的典型方式。他们热切地在嘻哈音乐、好莱坞电影、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青年亚文化中释放自我的欲望,确认彼此的身份。“青年亚文化赋予了青年开放、共享、自由、互动的文化圈,建构起了超越现实的符合自我认同的线上身份,‘我及‘我的爱好成为青年亚文化实践的强大内生命力。”[2]更为严峻的是,在一系列看似自由、个性的文化消费行为背后,隐藏的是日趋智能化的算法机制。发达的网络媒介借此捕获个体的欲望,使其越来越沉溺于信息“茧房”中,丧失更大的公共视野,进而沦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欧美文化概论”课程的优势在于对欧美文化知识的系统梳理与深度解读,更涉及深层次的文化识别与身份认同问题。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该课程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但其内容不可避免地与学生日常偏好的青年亚文化产生隔阂。过于久远的史实与略显艰涩的思想很快就消磨了学生为数不多的学习耐性。因此“欧美文化概论”需要将悠久的历史与鲜活的当下有机勾连起来。以古希腊神话的讲解为例,胜利女神尼刻正是美国著名体育品牌耐克(NIKE)名字的由来,轰动一时的沉船“泰坦尼克”(Titanic)号恰是得名于提坦诸神。可以说,欧美传统文化的因子已然浸透于当代流行文化的血液中。教师通过这类钩沉稽古,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增强其课程学习的参与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采取中西文化比较的策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深入思考不同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具有中国文化自觉的通识教育并不排斥对西方经典之研读,对西方文明之了解,对现代人文知识之把握。”[3]中西文化的比较包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等众多主题。例如在介绍荷马史诗时,教师可以引用朱光潜先生关于中西诗歌差异的观点:“西方诗同时向史诗的、戏剧的和抒情的三方面发展,而中国诗则偏向抒情的一方面发展。”[4]这类跨文化的比较可以由点及面,使学生在不同文化的对照、识别中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这种思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认知能力,更多体现为一种批判意向与思考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源于不同文明与观念、多重视角、各种方法和知识属性之间的差异乃至冲突。”[5]学生在质疑、辨析中产生清醒的文化自觉与价值认同,从而更加真切地体认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正是这种自成一格的中国文化才铸就了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悠久传统和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血脉身份。尽管现代中国的崛起源自对西方文明冲击的应激性反应,但这并不能磨灭中华文化在沉淀与蜕变中的不朽成就。当代中国社会中交融并存的儒家文化传统、革命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文化传统,皆是青年大学生传承、弘扬的对象。

“21世纪最大的问题是要重新去认识中国,而且要在比较当中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我们中国。”[6]打着爱国旗号的尊己卑人与崇洋媚外的文化自卑,都是短视、无知的体现。“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引导学生客观正视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最终是为了采他山之石以攻玉,帮助学生反思、体悟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与魅力,以期树立深厚的文化自信。

三、通识教育与价值引领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探索的不断推进,通识教育作为一个并不新鲜的名词,越来越深入人心。许多知名高校率先开展了试点招生、书院制、本科生导师制等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有的高校依然面临着通识教育实施的重重困境。通识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领域的广阔性,借此塑造学生完满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就此而言,一系列文化课程正是通识教育的最佳载体。但受限于自身教育资源的瓶颈,再加上优秀教师的匮乏,许多华而不实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达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效果。更致命的是,通识教育“知识授受”的实践逻辑也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与挑战。当代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轻松便捷地获取各类知识、信息。发达的网络搜索引擎、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程序以及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促发了人类教育与学习模式的深刻变革,间接压缩了传统大学教育的施展空间。教师的知识权威正在被消解,学习者则变成了一个享受教育产品服务的消费者。其知识接受方式呈现出信息化、碎片化、娱乐化的典型特征。“多样化的知识碎片加重了个体之间的隔阂,阻碍了基本共识的形成”[7],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学生很难形成共同的智识与知识基础,更遑论达到价值上的有效共识。

基于种种实践困境,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寻找新的出发点。考察历史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是西方的“舶来品”。进一步来说,当代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受到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通识教育在中国语境中的全面展开,势必涉及中国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知识探寻历来就与价值导向、人的培育息息相关。教育观的演进、变化往往与具体的价值诉求密不可分,并伴随着对人的不同理解。

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教育观坚持理性价值,致力于培养治理城邦的知识精英。19世纪中叶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则突出工具价值,培养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20世纪中期的折中主义教育观是对前两者的综合,高举多元价值,培育均衡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当下中国通识教育乃至教育本身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课程思政既是通识教育中国化的探索,也是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张扬,指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它“是我国高等教育构建知识传授和价值养成相统一、知识育人和立德树人相统一、知识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的现代课程设想,也是我国立足本土教育实践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中国视野与中国话语”[8]。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高校文化课程的教学尤为需要准确把握知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如果说显性教育重在广博知识的传授,那么隐性教育则强调在理性沉思之后的价值引领。《礼记·中庸》早已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可以说,学生的“明辨”“笃行”恰恰需要在教育者的价值引领下进行。

具体到“欧美文化概论”,应立足于课程知识的内在逻辑,挖掘其中的思政基因,进而有机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最后做到聚沙成塔,直指人心。例如在讲解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去思考罗马人追求法治的动机,辨析人治与法治的优劣,进而明了法律、法治精神。在涉及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启蒙在当下的重要意义,同时反思理性主义的诸多问题。经由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学生才能逐步将外在的文化知识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求索,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身体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言传身教中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共情与共鸣。如此,课程思政所强调的“立德树人”方能真正取得长久的实效。

四、结语

从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调整重心,呈现出一种持续深化的趋势。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文化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力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份理性与务实的审慎态度。教育实践中层出不穷的困难与不足,时刻提醒我们,教育改革始终处于“正在进行时”的状态。就此而言,以“欧美文化概论”为代表的高校文化课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刘强.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的有效建构[J].当代教育论坛, 2020(1):105-113.

[2] 方黎.“课程思政”为什么受青年学生喜爱——基于青年文化选择的学理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19(4):179-183.

[3] 姚中秋,闫恒.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0.

[4] 朱光潛.朱光潜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352.

[5] 阎光才.关于本科通识教育的林林总总[J].中国高教研究, 2021(12):12-17,56.

[6] 甘阳.通三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6.

[7] 聂保平.通识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与现实使命[J].南京社会科学, 2020(11):141-147.

[8] 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 2018(5):38-43.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欧美文化概论” (Mnu-JY18137),绵阳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项目“齐泽克与媒介文化研究” (QD2021B01) 。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通识教育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