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改革实践探索
——以四川省为例

2023-07-15江舒琦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利润表会计报表课程目标

江舒琦

(作者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一、中高职衔接的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趋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目标差异是否明显”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比较不明显和不明显的人数占比超过70%,由此可知,四川省中高职职业会计的课程目标区分度不大,定位上趋同。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目标的内容是三维目标的融合,其中,“学习与发展”是核心。依据人与人之间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社会需求关注焦点、知识本质与价值等方面观点的不同,本文将课程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三大类[2]。但在调查中发现,四川省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目前的基础会计课程目标大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四川省中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标准对比表

(二)课程内容同质化严重

对“您认为中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重复吗?”这一问题,教师问卷中选择有很多重复的占88.54%,选择有部分重复的占11.46%;学生问卷中选择重复很多的占78.11%,重复较多的占13.05%。由此可得,四川省中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存在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倾向。这里以“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板块的内容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如表2 所示。

表2 四川省中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中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节选)对照表

由表2 可知,两个层次所采用的基础会计课程教材在课程内容上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学习过程的层次性和进阶性。

(三)课程内容组织衔接不足

课程内容组织主要关注组织过程中发生的客观状况和组织效果的影响因素。组织形式无所谓优劣,关键是必须符合特定的教育情境且适合学生的发展,从而成功实现课程目标。然而,对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组织的贯通性、进阶性、广度和深度”这一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就贯通性而言,选择非常满意的占9.38%;就进阶性而言,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7.19%,比较满意的占27.60%,整体满意度不高;就广度而言,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9.27%,比较满意的占51.04%;就深度而言,非常满意的占22.40%,比较满意的占48.96%。从这四方面可知,四川省中高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组织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但贯通性和进阶性较差,整体满意度不高。总之,中高职课程内容组织衔接缺乏层次,设计不科学,没有体现课程的层次差别,从而造成课程衔接主体错乱,给四川省中高职衔接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改革带来了很多阻力[3]。

二、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衔接设计

(一)设置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

中高职教育虽然都具备专业性和职业性等特征,但二者应该各有其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例如,应统筹规划中高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建设,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两个层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该达到的标准,确立层次分明、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教学目标[4]。

以中高职阶段基础会计课程会计报表板块中的利润表知识点为例,笔者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方面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与衔接。从知识目标来说,中职阶段只需要理解利润表的基本概念与编制方法,高职阶段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化和拓展知识点,重在掌握利润表的编制和解读,使两个阶段的内容循序渐进。从能力目标来说,中职阶段要掌握利润表的基本编制方法,为高职阶段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而高职阶段要让学生独立完成利润表的编制,具备利润表的分析解读能力。从情感目标来说,中职阶段重在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职业意识,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情感基础,而高职阶段重在让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在中职已有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基础上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意在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二)甄选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

课程内容衔接应该服务于就业或升入高职这两方面。从就业角度而言,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以工作为导向储备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实践能力;从升学角度而言,这部分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饱满的学习热情,需要掌握高深的知识,同时具备一些感性认识。所以,选取课程内容时应该遵守两个原则:第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既服务于学生就业,又为其升入高职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以实践能力为中心,不仅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供感性经验,还通过科学、规范的实践操作程序为就业学生提供岗位实践能力[5]。

(三)重构课程内容,构建“五维一体”教材体例

纵向组织又称序列组织,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课程内容按顺序编排。横向结构就是要突破学科的局限和传统知识体系的束缚,将各类课程和教学内容要素按横向关系进行整理,使学习者获得探究较深问题的机会。基于此,本文结合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提出以“一导入、一目标、一内容、一连接、一思考”为过程的“五维一体”教材体例。教材组织过程如下:

本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内隐自杀意念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女生的情感丰富、心思细腻, 对于外界刺激较敏感并且情绪更容易产生波动有关.此次研究发现,汉族内隐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少数民族,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5].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原因可能在于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大多积极乐观,心理韧性水平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与李辉等[37]和杨传维等[38]通过外显问卷测得的结果一致,可能与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的出现的孤立无助感,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

1.课程导入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快速启动学生认知冲突,让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学习需求,从而使他们在最佳学习状态下投入课堂学习,为课堂教学取得成效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经济业务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情景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制定课程目标

中职阶段课程目标是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让学生着重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高职阶段课程目标则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需要在中职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3.选择教学内容

剖析教材内容在知识结构链上的位置,有利于明确相应教学内容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作为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意在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参考中高职衔接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对难度较大的、复杂的课程内容进行删除,凸显教学重点,让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彻底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为后续高职学习提供必要支持。

4.连接

所谓连接,就是把一个事物与另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事物串联起来,是课程正文的补充和延伸,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连接的目的一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二是提高学生的兴趣,三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对学有余力或者有升学意愿的中职生而言,连接可以把相关知识与技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5.思考+实训

课后思考与实训是课程内容安排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新授知识和技能技巧形成的重要途径,更是延伸知识、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案例分析

本节选择会计报表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会计报表在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每一个会计从业人员而言,会计报表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学习内容。中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均会涉及会计报表,且从中职到高职教学要求的深度和广度在递进,因而选择会计报表这一章节作为案例分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一)制定一体化教学目标

中职阶段由于会计报表所涵盖的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求中职学生掌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即可,即在具体的报表项目中掌握并学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建立会计报表的宏观框架;高职阶段则需要在中职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挖掘和拓展,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解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还要学习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全面掌握会计报表的内容,为岗位需求打下理论基础。

(二)模块化处理教材

第一步,过滤不适用的教材。有的中职基础会计教材中是包含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两个知识点中职学生知道即可,具体内容可放在高职阶段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拓展。第二步,还原教材内容。确定了课程要点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场景,引导学生灵活使用学过的知识点,提高课程内容的仿真性和趣味性。

(三)实践导向分配课时

基础会计课程在中职阶段共计8 课时,侧重实践,因此,在设置课时时可以设置4 课时的理论课,4 课时的实践课;而高职阶段有10 课时,倾向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之高职有新的课程内容,所以,可以分配理论课6 课时,实践课4 课时。

(四)教学方法:岗位 + 实践

从主体分析可知,中职学生无论是情感认知还是专业理论基础,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中职阶段可以采用实践导向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仅熟悉实践操作流程,而且建立起职业岗位的初步认知。高职阶段可以在已有实践基础上,强化岗位能力,采用岗位任务导向法,与实际岗位能力接轨。

(五)层次化制定课程要点

根据中职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其课程的重难点在于掌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因此,课程要点应是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重难点。在高职阶段则需要在中职的基础上学习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并汇总中职所学内容,综合掌握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在目标、内容、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的“五维一体”教材体例,并以会计报表为例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四川省中高职衔接的中职基础会计课程内容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利润表会计报表课程目标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2019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2020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利润表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完善新制度下高校会计报表体系的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关于财务会计报表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