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开出幸福花

2023-07-11张军英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马斯洛班会意图

张军英

班会背景

习近平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幸福观”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初中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道德品质,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我们的教育应当让学生感受幸福,并在为他人和国家奋斗的过程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班会目标

1.从认知层面引导学生对幸福进行解读。通过体验、感悟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并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健全合理的奋斗幸福观,思考努力奋斗是创造幸福的必备条件。

2.饮水思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创造幸福生活的方法,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自我。

3.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幸福并投入到幸福创造中。

班会准备

1.局部相片、彩色卡纸。

2.班会课记录卡、剪刀、磁贴、点赞贴纸等。

3.《感动中国》宣传视频及上海音乐等视频及学生朗诵、采访视频、PPT。

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班会过程

环节一 “幸福大家说”——初尝幸福滋味

1.热身(对幸福的理解)

展示几张被剪掉一部分的图片,请各小组为拿到的图片命名,并绘图补充完整,进行简单说明。

生:美丽的少女、跳舞的孩子、幸福的父子等。图片体现出了快乐、健康、平安、温馨。

板书:幸福(贴)

师:你是如何理解“幸福”的?你有哪些幸福瞬间?请写在卡片上。

通过学生的回答,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播放视频《我眼中的幸福》,展示大家对幸福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人物的眼神、表情,体会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心情。

总结:幸福是一种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都拥有许多幸福的瞬间、幸福的滋味。但幸福都是自己需求得到满足的充实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直观体验现实生活中大家对幸福的不同理解,感受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同时也对缺少的图片部分产生好奇心,为后面话题开展作

铺垫。

2.幸福的测量(你有多幸福)

展示:黑板上张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

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5个层级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级的需求不同,幸福感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的需求层级得到的满足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烈。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刚才所提到的这些幸福出现在哪些层次,并贴到相应的层级位置上。

预案:如果认为自己不太幸福,请贴在旁边。

总结: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幸福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幸福的测量,引导学生体验自己的幸福等级,体会幸福感来自内心感受,为后面环节做铺垫。

环节二 “幸福的殇逝”——幸福要珍惜

1.幸福会远离

师: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可是有人依然认为自己不够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呢?

总结:没有完整的家庭、不能自由玩游戏、自主支配的钱太少、作业太多、父母的陪伴太少、压力太大、没有目标,等等。

请学生将前面的相片再次拿出来,并将剪下的那一部分显示真相的图片拼在一起,呈现出与我们绘制内容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师:当你看到它们的真相时,还认为他们幸福吗?还认为自己不幸福吗?谈谈你们的感受。

PPT介绍这些照片的背景和来历。

(土耳其数字艺术家Ugur Gallenkus收集这些令人心碎的战争和死亡的照片,用积极、快乐的方式,通过图片拼接将它们重新描绘成有爱、幸福和团结的场景。他以“和平与战争”为题材,让图片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

PPT展示:我不想看到这些,我想看到人们微笑,我希望看到人们幸福。

生:他们面对战争,是暴乱,是恐惧,是忍受饥贫,是颠沛流离。他们是不幸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眼中的那些不幸福与他们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和平多么重要,战争会摧毁幸福。要珍惜和平,珍惜当下幸福。

板书:幸福—殇逝(贴)—贫穷、疾病、战争等。

【设计意图】图片前后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比较有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增强同情心和幸福感。同时感受到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中国,是多么幸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幸福需要有一定的条件,珍惜当下的生活,把握幸福。

2.幸福的条件

幸福不只是一种感受,更需要许多实际条件来保证。

师:幸福需要哪些条件?请学生思考并写在卡片上,贴到相应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旁边。

生:足够的粮食,和平、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人的认可,梦想的实现等。

教师对这些条件进行归类整理。人对幸福的追求是物质到精神的递增,这些条件是我们产生幸福的必需品,同学们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幸福的来源,并努力为实现幸福创造条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让学生思考幸福所需的条件,让幸福变得更加直观、有意义。让学生通过思考,明白幸福不只是感受,还需要我们为之奋斗。

环节三 幸福生活因有你——幸福需感恩

1.感恩祖国

师:请再次观察拼接图片。它说明一个真实情境,那些在恐袭与战争的夹缝中求生的人们,用无助和悲伤告诉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是多么值得庆幸。哪一刻、哪些事让你感到生在中国很幸福、很骄傲?

学生討论并回答防疫、抗洪抢险、脱贫致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实例。

师:我们的国家不断发展强大,让我们的幸福生活得以保障,祖国的强大是人民幸福坚强的后盾。感恩我们的时代和国家,我们将爱献给我们的国家。

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

学生朗诵诗歌:《表白我的祖国》。

2.感恩人民

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强大,也因国家而收获幸福。那么,国家的强大从何而来?

预设:人民

师:国家的底气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繁荣的力量之源。哪些人在为我们的幸福创造条件?请列举各行各业的伟大人物写在卡片上,贴到马斯洛层次图条件后。

学生罗列:袁隆平、吴孟超、毛主席、警察、环卫工、军人、航天员、教师、医生,等等。同时播放视频《感动中国20年》。通过视频观看,感恩为我们付出、创造幸福条件的人。

【设计意图】《感动中国》里的人物故事很有感染力,榜样示范的教育效果将达到最大化,有利于将“爱国”“爱英雄”的种子扎根在每个学生心中。

环节四 幸福生活我创造——幸福需奋斗

1.幸福需奋斗

师:幸福并不会凭空降临。如何做才能收获幸福呢?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1)观看视频《“老牌学霸”说幸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是把自己的一生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PPT展示:幸福是人和时代的双向奔赴。

(2)PPT滚动展示习近平的“奋斗幸福观”,并提炼总结:要幸福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促进我们理解平凡岗位的意义,认清普通人生的价值,珍惜当下,发现我们所处时代的独特与不凡。

【设计意图】交流案例,达成共识。从清华学霸的一生引导学生向优秀前辈学习,增强家国情怀,将个人幸福与国家、与时代联系在一起,树立起为国为民奋斗的强烈愿望。从应对方法层面将本班会课的意义落到实处。

2.奋斗开出幸福花

国富民安人幸福,盛世中国幸福来。我们已接过时代的接力棒,需要为了国家、民族、自己的幸福继续努力奋斗,报效祖国,回馈人民。

学生活动:为你点赞。小组讨论、思考为幸福奋斗的具体方法。写在卡片上,贴到黑板上。从中挑选并分析这些方法是否可行。请给你认为特别好的方法贴上点赞贴纸,并为得赞最多的小组或个人颁奖。

预设:好好学习,学习专业技术,帮助他人,学会奉献、坚持等。

总结:中国人的幸福梦想都是奋斗的结果,我们也将继续创造历史,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追逐幸福和梦想的步伐。同学们,为了幸福努力奋斗吧。

【设计意图】该环节鼓励和推动大家去思考、实践,将知幸福、悟幸福和为幸福而奋斗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强化为幸福而奋斗的观念,同时奖励也能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幸福的回馈。

班会反思

1.一个思路,理解幸福

此次班会课围绕感受幸福、珍惜幸福、创造幸福的思路开展,体现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幸福不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身体力行。幸福不只是享受,更需积极创造,彰显家国情怀。

2.双条导线,珍惜幸福

课堂中呈现两条导线,第一条导线是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幸福,提升幸福感。同时让学生将物质上的幸福追求和精神上的幸福追求结合在一起,思考幸福实现的条件,感悟幸福的不易,珍惜幸福。

第二条导线是利用拼接图片,让学生通过强烈的对比,感受自己拥有的幸福,珍惜和平,感恩国家以及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奉献的各行各业的人们。将个人的小幸福上升到国家和民族高度,感悟国强家安民幸福。在体验中升华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三种方式,创造幸福

本次班会课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幸福,是生活式体验;从学生活动中对比幸福,是探究式引导;从材料中感悟幸福,是情景化教育。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材料,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升个人素养,明确为国奋斗就是为自己谋幸福。

班会延伸

1.自行设计个人专属幸福打卡表。

2.将打卡表张贴到班级文化墙上,自我监督,同学反馈。

3.評选幸福筑梦员,颁发奖状或发放文具奖品。

猜你喜欢

马斯洛班会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