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迹

2023-07-10刘梓恒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26期
关键词:点题痕迹亲情

刘梓恒

痕迹,在某个角落慢慢淡化,而记忆,却将它永远留存。(将“痕迹”与“回忆”交融,对应题目。)

斜阳、绿荫、砾石、后院,都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这个暑假,我又回到了家乡,闻着那久违的清香,眼前浮现出小时候与哥哥在这里嬉闹的场景。(由“清香”引出回忆,切入角度小且贴近生活,与“痕迹”话题紧密贴合。)

“还愣着干嘛?快点!”妈妈催促道。我回过神来,说:“来了!来了!”走在那砾石与泥土混合着的路上,我四处张望,找寻着那记忆深处的痕迹。(语言描写富有生活气息,点明“找寻痕迹”。)

一转头,我便看到了那棵老树,它还立在那里,只是更加茂盛茁壮了。记得妈妈同我讲过我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小时候我看着这棵茂盛的大树,想着也栽一棵,于是把一根树枝插在地里,天真地以为插根树枝,它就能长成大树。(叙述简练,回忆童年趣事。)

“吱呀——”,那老木门推开的声音将我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实,迫不及待地走进老房子。(过渡自然,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引出更多的“旧迹”。)门上的水彩筆迹、贴满贴纸的电视机、已经淡退了色彩的玩具以及爷爷专门为我“定制”的矮门把手,静静地待在那里。我用手轻抚着它们,仿佛在与久违的老朋友叙旧、与过往的回忆相拥。(描写与抒情结合,由“旧迹”写到“亲情”,丰富了写作内容。)

我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开始想念曾陪伴我很久的太爷爷,仿佛听到他呼唤我乳名时那悠长的声音。(回忆故人,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旧日痕迹”不断延伸。)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我们与许多人相遇结识,又和许多人挥手道别。尽管我们在不断地远离过去,可旧日的痕迹从未消失。(抒情、议论相结合,情理交融。)

我想再一次躺在院子里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听鸟鸣,闻花香,让自己与这块土地连成一体,享受身下是生我养我的土地、头顶是任白云游荡的蓝天、时间在周身流逝的美妙。时间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往日的痕迹在回忆里被时光润泽着。(心理描写与景物描写很精彩,渲染了回忆的美好。议论的同时抒发感情,扣住了“痕迹”这一主题,巧妙点题。)

是啊,爱是有痕迹的,成长也是有痕迹的,一切皆有痕迹。只要我们用心寻找,一定能找到。(哲理感悟,过渡自然。)村庄变得古旧苍老,是岁月流逝的痕迹;妈妈脸上长出的皱纹,是为我操劳的痕迹;爸爸手上的老茧,是为奋斗的痕迹;我那厚重的眼镜,是为青春奋斗的痕迹。(再次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将“痕迹”这一主题升华。)

就把这珍贵的痕迹留在心里吧!落日悄然退出了天幕,天色也黑了下来,是时候该离开了,我带着往事的痕迹径直前行。(以对时间、天色的描写收束全文。“带着往事的痕迹径直前行”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浙江嘉兴秀水高级中学高一(8)班】

这篇作文有诸多写作技法值得借鉴:

1.切入角度小而巧。本文所选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作者通过描写回乡一事及对小院的种种回忆,生发出了对成长、珍惜、亲情等的感悟,巧妙抒发了思想感情。

2.典型细节精而当。文中有许多能展露“痕迹”的典型细节,以“斜阳、绿荫、砾石、后院”开笔,以“老木门”“水彩笔迹”“贴满贴纸的电视机”等浸入回忆,再以“矮门把手”等睹物思人,感情充沛。结尾处关于天色的描写也充满了诗意。

3.多种表达方式结合。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叙述了回乡一事,又以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再现旧时生活,承载情思,将生活的痕迹融于所思、所感、所想。

4.点题技巧娴熟巧妙。全文主题鲜明,紧扣“痕迹”这一话题,将回忆与痕迹进行了结合。开篇、行文、结尾做到了处处点题。有“明点”,如“爱是有痕迹的,成长也是有痕迹的”“就把这样珍贵的痕迹留在心里吧”;也有“暗点”,如文中对回忆的描写,不言“痕迹”,却处处彰显“痕迹”。

5.主题意蕴丰富深刻。小小的痕迹中蕴藏着亲情、故土情,关于成长的体悟也滋生于生活的“痕迹”中。回乡——离开——径直向前,除了留恋和不舍,还有追求,意境深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独自成长的大卫·科波菲尔到无人理解的聂赫留朵夫,从孤身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圣地亚哥到命运诅咒的奥雷里亚诺家族,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生命形态。他们有的是物理上孑然一身,有的是精神上无人对话,有的在孤独中倔强成长,有的在孤独中自我安慰。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容易,可孤独感却并未因此减少。罗兹曾说:“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孤独。”南森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你如何理解孤独?人应该如何面对孤独?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费子彦/命题】

(同学们,欢迎将你的作文投寄给我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邮箱:gzblzwzk@163.com,我们将择优刊登,快来投稿吧!)

猜你喜欢

点题痕迹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清明话亲情
积淀岁月的痕迹
触摸岁月的痕迹(2005)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