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亳州民间童谣的语言特征及民俗文化

2023-07-10焦伟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语言特征民俗文化

内容摘要:亳州地区民间童谣是以亳州方言为语言载体,吟诵而传承下来的形式简短的歌谣。笔者以搜集到的百余首亳州童谣为语料,分别从语言学及民俗学角度探析其所呈现出的鲜明的语言特色及浓郁的民俗文化,以期对当地民间童谣的开发和传承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亳州地区 民间童谣 语言特征 民俗文化

童谣指的是人民大众依据儿童的生活场景、思想情感、心理體验、语言特点等编唱的以儿童为接受主体的传统韵文。亳州地区民间童谣(下文统一简称“亳州童谣”)是以亳州方言为语言载体,吟诵而传承下来的形式简短的歌谣。亳州童谣数量众多,题材丰富,语言浅显,真实记录了亳州地区的儿童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图景、生活习俗以及社会风貌等。这些出自市井之口的短小歌谣既是亳州地区社会生活的镜像,又是亳州方言土语的宝藏,更记载着当地独特的民俗[1]。下文主要以笔者所搜集到的百余首亳州童谣为语料,并对其语言特征及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探析,以期为方言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鲜活的语料及有益参考。

一.亳州童谣的语言特征

(一)选用了灵活多变的韵式

亳州童谣的传唱一般在当地妇女儿童之间进行,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一般不可能对童谣的用韵像传统格律诗词那么严格[2],因此其韵式选择方面体现了自由灵活、形式多变的特点。可以通篇一韵到底,如:

(1)小公鸡挠磨盘,一挠挠个大皮钱。还包烟,还买盐,还娶媳妇还过年。(《小公鸡》)

这首简短的亳州童谣,通篇押ɑn韵,属十三辙中的“言前辙”,且句句相押,形成了一种流动和谐的节奏感,把小公鸡挠磨盘时挠到大皮钱后的欢喜场面,用诙谐的语句,朗朗上口地予以传唱。

也可以中间换韵,换韵最为活跃的形式是两句一韵[3]。

(2)小板凳歪歪,菊花开开……英哥长大会刨地,一刨刨个卖糖的。啥糖?板糖,打开给姥爷尝尝。黏着姥爷的牙,俺给姥爷倒杯茶。黏着姥爷的嘴,俺给姥爷倒杯水。(《小板凳歪歪》)

这首亳州童谣每两句一韵,如“歪”和“开”押ai韵,属“怀来辙”;“地”和“的”押i韵,属“一七辙”;“糖”和“尝”押ang韵,属“江阳辙”;“牙”和“茶”押a韵,属“发花辙”;“嘴”和“水”押ei韵,属“灰堆辙”。这首童谣通过韵脚的转换,勾勒出了不同的生活场景,把孝老爱亲,懂得感恩的英哥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而起伏变化的韵律更与歌谣充满童趣的内容相得益彰[4]63。

(二)显示了亳州方言语音特点

亳州童谣是用亳州方言传唱的,亳州方言中的一些字词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差异很大。如:

(3)鸡毛缨,耷拉着,拾把柴禾夹拉着。买把米,兜拉着,下到锅里和拉着。舀到碗里冷拉着,喝到肚里挺拉着。走起路来跩拉着,说起话来嗲拉着。(《懒婆娘》)

这则亳州童谣中,每一小分句几乎都以动态助词“着”作结,吟唱时回环往复,懒婆娘生活懒散的邋遢形象跃然纸上。但“着”表动态时,在亳州方言中读[ ],与普通话的[  ]的读音迥异。但如果改用普通话吟唱,则必将失去亳州童谣的浓郁的地域特色,在口耳相传中也将难以让当地方言区的受众产生认同感,进而削弱其传承性。

(三)保留了亳州方言的特色词

亳州童谣中还保留了大量亳州方言的特色词。亳州童谣是用亳州方言吟咏传唱当地儿童之事,其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迥异的方言特色词。如:

(4)小板凳,凹凹腰,娶个媳妇没多高。在屋里,老鼠咬,在外头,老鹰叼。到南坑里洗褯子,跟癞蛤蟆摔一跤。到菜园里摘茄子,在茄棵里撂橛子。到菜园里摘瓠子,她跟瓠子比肚子。到菜园里摘辣椒,她跟辣椒比小脚。到菜园里去薅葱,薅了半天没薅掉。(《小媳妇》)(“褯子”:尿布;“撂”:扔;“薅”:拔除)

(5)月姥姥,黄黄巴,小毛头,要吃妈。拿把刀,割给他,挂脖梗上吃去吧。(《月姥姥》)(“黄黄巴”:昏黄;“妈”:奶;“脖梗”:脖子)

(6)咯噔咯噔趟,腰里别个小鞋样。做不起,传不上,奶奶骂我一后晌。我给奶奶一朵花,奶奶把我背到家。我给奶奶一个馍,奶奶把我哄睡着。(《奶奶把我哄睡着》)(“别”:塞;“后晌”:上午;“馍”:馒头)

“褯子”“撂”“薅”“黄黄巴”“妈”“脖梗”“别”“后晌”“馍”等极具生活化和乡土化的亳州方言特色词被运用到亳州童谣中,一方面可以使亳州童谣在传唱时更加亲切自然,浅显易懂。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亳州童谣的原汁原味及鲜明的地域特色。

此外,在句式选择上亳州童谣多用结构简单的短句,而较少使用结构复杂的长句。短句简短易记的这一语言特点,符合儿童对事物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因此亳州童谣中短句的大量运用,使得其吟唱起来,自然真切、富有童趣,且易于传诵[4]65。例如:

(7)小大姐,溜河沿,洗白手,做花鞋。“做了花鞋搁哪个?”“鸡窝上。”鸡叨走,狗撵上,气得大姐哭一场。大姐大姐你别哭,给你买个皮老虎,白天挑着玩,黑了吓马虎。啊呜啊呜又啊呜。(《扯罗罗》)

(8)小火筒,轧轧梗,俺娘不给烙白饼。烙了白饼弄啥去?放马去。可有草?一趟青。可有鱼?乱扑棱。可有黄鳝?净窟窿。(《小火筒》)

二.亳州童谣中蕴含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亳州童谣反映了亳州地区的儿童及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其自然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亳州童谣是传承亳州地区多姿多彩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民群众在节日庆典、婚恋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体验等方面所蕴含的民俗风情,是亳州地区民俗活动的传声筒[5]。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以及新媒体的介入与冲击,亳州童谣的传承性正逐渐削弱,因此深入挖掘其所蕴藏的民俗文化价值,有助于揭示亳州童谣所承载的独特地域文化,增强当地文化认同感及文化自信力,繁荣地方文化,为亳州地区文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并为亳州童谣的开发与传承助力。

(一)节日民俗

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而在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会不同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行为年复一年地举行着进而形成一种民俗文化。记载亳州地区劳动人民节日民俗的亳州童谣俯拾即是,如:

(9)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衣裳,老头子打饥荒。(《腊八歌》)

(10)小扁食,两头尖,下到锅里底上翻。金勺子舀,银碗子端,欢欢乐乐过新年。(《过年歌》)

每当传统佳节来临之时,孩童无疑是最欢喜雀跃的,因此一些节日的庆典活动或场景,被孩子们在童谣中传唱,经年不衰……中国传统节日最具代表性符号的春节习俗在童谣中多有反映。如上文的例(9)和(10),这两首亳州童谣就在儿童的声声吟唱中,唱出了从腊八节到春节这段时间内“祭灶”“买花”“买炮”“买新衣”“吃饺子”等当地富有特色的“忙年”习俗。

(11)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门儿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粽子香》)

除了春节外,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在当地童谣中也能寻觅踪影,如反映亳州地区端午习俗的童谣例(11),唱出了当地民众“吃粽子”“挂艾草”“插桃枝”等祈求平安、驱邪纳福的美好愿望。

(12)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得脑袋起大包,青包绿包大紫包。(《剃龙头》)

这首亳州童谣反映了亳州地区二月二小孩“剃龙头”习俗,在当地,不出正月,小孩子是不能剃头的,否则会有“死舅舅”的说法。因此等到了二月二这天,大人们都会带着孩子找剃头匠剃龙头,寓意“龙抬头”走好运,一年都有好兆头。”

(二)婚恋民俗

婚恋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社会民俗事象,这种欢喜的场合,怎能少了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因此婚恋民俗在亳州童谣中也有充分体现。俗语有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可见在封建婚姻中媒人角色不可或缺。由于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获得丰厚的“谢媒礼”,使得一些媒人往往利欲熏心,言辞夸张,花言巧语欺男骗女。亳州童谣中就有许多反映这种浓厚封建色彩的媒妁文化。如:

(13)小麻喳,撅尾巴,一撅撅到老李家。老李老李快烧茶,俺给黑妞说婆家。说哪儿?说给东庄老猴家。猴鼻子猴眼俺怕他,不给茶喝你走吧。(《催眠曲》)

(14)扯一罗,捞一罗,俺给毛头说个婆。说个婆子三条腿,气得毛头噘着嘴,噘着嘴。(《扯罗罗》)

亳州童谣例(13)和(14)就通过比兴的诗歌表现手法,形象地讽刺了媒人仅凭“一张嘴,两条腿”唯利是图的虚伪奸诈形象以及媒妁之言的不可信。

(15)小黑妮,挠草根,挠来草根喂驴驹儿;驴驹长大了,黑妮出嫁了;爹也哭,娘也哭,可惜驴驹不会哭,嗷唠嗷唠一晌午。(《催眠曲》)

(16)小花鸡,上磨盘,发家闺女不作难。一碟豆腐一壶酒,打扮闺女上轿走。爹也哭,娘也哭,嫂子乐得拍屁股。(《小花鸡上磨盘》)

这两首亳州童谣则是对当地新娘出嫁时哭嫁场面的描述。面对即将离门女儿的伤心哭诉,作为新娘至亲的父母往往也会伴哭劝导,甚至自小喂大的驴驹在看到主人上轿离去,都会“嗷唠嗷唠一晌午”。但是让人颇感讽刺的是,嫂子却“乐得拍屁股”,讥讽了旧时亳州地区农村常见的面和心不和的姑嫂关系。

(三)生产民俗

生产民俗又称“农耕民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现象。以地为生,以农为本的亳州人民,在千百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知识和生产经验,并将其浓缩为浅显易懂、简单易记的方言歌谣,口耳相传至今[6],其中有些生产民俗在亳州童谣中也有所体现。如:

(17)斗,斗,来斗鸡,老鸹南地来吃麦。黄鹂公子又来了,大麦小麦都黄了。欧吃!斗,斗,来斗鸡,老鸹南地来吃麦。石榴开花杏儿黄,大麦小麦都上场。欧吃!斗,斗,来斗鸡,老鸹南地来吃麦。立秋三天遍地红,砍倒秫秫吃锅饼。欧吃!斗,斗,来斗鸡,老鸹南地来吃麦。麦子盖了三床被,小孩搂着馒头睡。欧吃!(《斗鸡》)

这首亳州童谣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亳州地区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例如“黃鹂公子又来了”大约在小满时节,此时“大麦小麦都黄了”;而“石榴开花杏儿黄”,则大约在芒种之前,大麦小麦都相继收割完毕,并打场扬场;再后来立了秋之后,就开始收割秫秫,因此就有了童谣中的“砍倒秫秫吃锅饼”的描述了……亳州童谣中所蕴含的这些农事经验,至今还有些当地人民在遵循,并据此安排农事活动。

(18)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半凌水散,七九八九抬头看杨柳,九九八十一,家里送饭地里吃,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歌》)

亳州童谣《九九歌》记载了亳州地区的气候及物候变化情况,是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通过人们所熟知的乘法口诀的形式来计算时令,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从冬至时节算起,第一个九天为“以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如此推演到“九九”,则预示着冬天的过去,春天的到来。

(四)生活民俗

生活民俗即指一个地区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及器用等方面的习俗。其中饮食民俗则是比较稳定的一种民俗形式,亳州童谣中对于当地人民的饮食民俗多有记载。如:

(19)毛娃睡,毛娃乖,毛娃不睡眼睁开。毛娃睡着了,娘去干活了;毛娃睡醒了,娘去烙饼了。(《催眠曲》)

(20)磨,磨悠转,你吃疙瘩我吃面。(《磨悠转儿》)(此为哄小孩的游戏。大人牵住儿童的双手,身子后扯,转动,并歌曰《磨悠转儿》)

(21)涩拉秧,下面条,树梢子上挂杂草。羊蹄棵,蒸菜团,树桠巴上抱小孩。(《树桠巴上抱小孩》)

(22)老鹰老鹰来推磨,上午杀鸡烙油馍。老鹰推,老鹰罗,还说老鹰不干活。(《老鹰推磨》)

(23)拉拉,拉到干娘家。干娘烙白饼,卷菜瓜,吃嗒吃嗒你去吧。干娘喂个小花狗,不咬屁股就咬手。干娘喂个小花猫,“喵呜喵呜”捉老鼠。(《拉拉歌》)

亳州地处淮北平原,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玉米、黄豆、山芋、高粱等,因此当地人民以面食和杂粮为一日三餐的主食。亳州地区人民群众常吃的“烙饼”“疙瘩”“面条”“菜团”“油馍”等几种面食,在悠悠吟唱的亳州童谣中屡屡可见,如上文例(19)—(23)的亳州童谣。亳州地区农村的一日三餐,一般为两稀一干,即早晨和晚上喝稀饭,当地人常喝的稀饭有“糊涂”“马虎”或者“疙瘩汤”,而中午则吃面条或馍。如亳州童谣例(24)就反映了亳州地区的这种饮食民俗。

(24)小火盒,侧棱角,今年不胜年时咯。年时咯跟爹娘过,今年跟着老婆过。人家吃,人家喝,咱在门外眼睁着。清早喝完剩糊涂,晌午啃块干馍馍。(《小火盒》)

亳州地区这些流产甚广,经久不衰的童谣不仅折射了特定历史时期亳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凝聚了当地民众的智慧,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亳州童谣所呈现出的鲜明的语言特色及浓郁的民俗文化,可为方言及民俗文化研究提供鲜活的语料,极具语言学价值和民俗学价值。但当前亳州童谣面临着一定的传承困境,因此对于亳州童谣的传承与推广还有待于我们日后更深入地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晓钰.湖南童谣的语言特征、分类与功能[J].文教资料,2016(02):29-30

[2]宁峰、周亚兰.皖北童谣的特点及功能[J].宿州学院学报,2014(12):49-52

[3]朱光磊.苏州童谣的艺术特征与教育功能[J].淮阴师范學院学报,2019(1):69-75

[4]焦伟娜.皖北民间歌谣的修辞特色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1(06):62-67

[5]崔娅辉.陈楚文化影响下的周口方言童谣[J].长江大学学报,2016(9):54-56

[6]焦伟娜.安徽蒙城方言熟语的地域文化内涵[J].陇东学院学报.2015(04):28-31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遗语境下亳州地区民间歌谣的语言学视角分析及其传承创新研究”(AHSKY2018D101)。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言特征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黑人英语的语言特征
物流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