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2023-07-10徐根娣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物理政策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也将目光移转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上.与此同时,为避免过重的学习负担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各学校也高度重视对“双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号召,为避免因“减负”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同时,应对学生设计分层作业,将每一个教学步骤落到实处,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双减”政策;作业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7-0086-03

收稿日期:2023-03-15

作者简介:徐根娣(1982.10-),女,江苏省滨海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基于“双减”政策与“素质教育”的引领,初中物理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能力,就必须将精力放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之上.同时,为避免带给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教师还应从多方面入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其中自然也包含课后作业.对此,教师需尽可能采取契合学生认知及发展规律的方式来设计作业,并对物理作业的设计路径予以优化,让原本单一的作业类型变得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在落实“双减”政策要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发展[1].

1 当前物理作业的现状分析

1.1 作业量过多,重点不明确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师普遍采取布置较多家庭作业这一种方式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然而,大量的练习却并没有明确的重点,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练习题却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反而因大量课后时间被占用而倍感学习压力过重,继而逐步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就当下而言,教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作业量过多以及作业重点不明确等问题,除此之外,为深化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以此为依据合理把控作业难度,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切实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2].

1.2 作业缺乏层次性,形式单一

就当前的作业形势而言,初中物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仅单一且未能凸显层次性.这是因为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普遍对布置书面作业较为重视,而对物理实验与课外实践等实操性的作业不甚关注.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但因题量着实过大且难度较高,使得学生始终背负着极其沉重的学习压力,进而也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产生影响.另外,学生终究是独立个体,不同个体之间也势必会存在差异,这便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感到十分轻松,但还有部分则感到学习困难.对此,若教师仍旧以统一的标准来论定,且课后作业的设计也未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便会导致部分学习原本较为困难的学生更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久而久之也便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设计物理作业时不仅要对物理作业的形式加以创新,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差异化的作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切实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1.3 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评价作为初中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初中物理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绝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却习惯于沿用传统、落后的评价标准,评价的对象及内容也较为单一.如大多数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均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显然与现阶段的“双减”政策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宜.不仅如此,在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时,教师往往也仅是以对错为标准,这样无法激起学生对物理作业的完成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感,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应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应从评级方法入手,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找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

2 “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2.1 尊重学生层次差异

上文中我们提到,学生均为独立个体,而独立个体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尊重,继而在做好学生分层的同时,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当然,这也要求教师需通过详细调研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了解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后再予以合理的分层.此后,基于学生的学科成绩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為保证分层的合理性,教师还应赋予分层环节以动态化.简言之,教师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予以重新考查,将考查结果作为重新分层的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当前的作业分层能够契合当前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继而提升分层作业的效果.如在教学“内能与热机”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便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异.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重点围绕“内能与热机”等基础知识,比如比热容、内燃机的原理等;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作业设计便可偏向于内燃机的内部结构、热值计算、热机效率等需要一定思考方能得出答案的问题;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内燃机的现实应用、内燃机设计等.借助分层作业,让各层次学生均能学有所获,继而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

2.2 立足于学生完成时间

学生的个人能力差异导致其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不尽相同,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对此,教师可以此为依据,将作业划分为长期与短期作业两种类型.所谓的长期作业,顾名思义,即指需要学生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当然,长期作业设计也不能一味追求量大,而是要合理把控作业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而短期作业设计则需在难度方面予以合理把控,且难度方面较长期作业也应相对较为简单,内容的设计也应以巩固练习为主,让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完成.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回收学生作业,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予反馈,为学生明确个人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其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2.3 瞄准学生核心素养

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因受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影响,致使大多数教师仅是一味地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作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如今,随着素质教育与“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强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对此,要想满足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以及“双减”政策的多方要求,教师更应秉持分层教育理念,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设计契合学生当前能力与水平的分层作业,这样才能将初中物理学科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特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如在学习“质量与密度”时,部分科学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密度概念,对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专门开展科学小实验或采取网络手段来直观展示物体在微观层面的状态,帮助学生理解外表看似无差别的事物,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密度差异,同时,在直观素材的指引下,作业对学生的成長也会更有意义.

2.4 进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设计

当前,不少学生之所以对完成物理作业不感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布置的物理作业类型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学生便产生了倦怠感,继而也难以提起完成的兴趣.对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要布置常规的书面作业外,也要搭配一些实践类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课堂中的部分知识[4].诸如此类的作业形式,不仅更能激起学生的完成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继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如在学习“光的色彩 颜色”后,教师便可设计多种作业类型,诸如常规的书面作业,内容以考查学生对“光的色彩 颜色”基础知识及概念的掌握程度为主,除了常规的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布置实践型作业,如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光现象,找出导致光颜色变化的原因.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而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2.5 设计小组合作作业

将不同层次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小组合作作业.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优生与差生交互,利用“优带差”来缩小优差生之间的差距,同时还能起到比师生互动更好的效果,因为学生面对同龄人更容易敞开心扉,这样的交流也更加顺畅有效.当然,小组合作作业的设计,教师也要考虑到小组学生的情况,确保任务中的分工有难有易,这样才能让每一名小组成员均能找到契合自身能力的分工,继而锻炼他们的学科实践素养.如在教学“力的平衡”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力的相互关系”以及“力的平衡示意图”的小组合作作业.在此期间,小组首先针对处于稳定状态物体所承受的各种力展开探讨,而小组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找到所有力,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便可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既能帮助成绩较差学生快速掌握这些知识点,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能借助对同伴的指导而得到知识的巩固.2.6 注重物理作业针对性评价

教师在设计完分层作业后,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也要给予高度重视.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教师不仅能分析出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通过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反馈,还能让学生知晓自身当前的不足,促使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增强物理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也不能仅是将学生的答案正确率作为评价标准,而是要从学生的解答中摸清学生的解题思路与学习思维,继而根据学生思路给予指导性的评语,让学生知晓该从何处入手进行提升.当然,评价也不局限于教师评价学生这一种方式,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等方式,以此既能营造出浓厚的物理学习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继而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

总之,基于“双减”“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等多重要求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思路加以改进,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差异化的物理作业,这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继而在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同时,为其今后的学习及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中荣.“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以沪科版教材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2(23):24-26.

[2] 沈忠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思考[J].世纪之星(交流版), 2021(24):53-54.

[3] 魏欢欢,李尔英,刘杰.“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初探[J].理科考试研究,2022,29(24):36-41.

[4] 谢桂英,余耿华.“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索:以“物理”八年级上册为例[J].物理教师,2022,43(08):41-43.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物理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