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文科视域的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研究

2023-07-10杨莉

物流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堂物流管理

杨莉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新时期人才培养瓶颈的迫切需要。物流管理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我国的热门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服务社会意识的物流管理人才。文章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从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出发,提出新文科视域下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的路径,以期为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物流管理;思政课堂;物流教育

中图分类号:F259.27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8.04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novating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and also an urgent need to break the bottleneck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period. A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s a popular major in China,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should adhere to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ivat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with global vision, innovation 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awareness of serving the societ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liberal arts,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logistics education

0    引    言

就我国目前的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状况而言,只有35.35%的工作职位需要大学本科学历,而64.02%的职位只需专科或以下的学历即可胜任,这表明了物流类职位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表1展现了我国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占比,可以发现物流行业对于硕士的需求占比极低,这也就导致了我國当前物流工作人员思政教育的落后。但是随着物流行业的逐步扩张,诸多学历较高的物流专业人才逐渐流入市场,那么物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就会逐渐和当下的行业现状发生碰撞,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是极其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在于他们还没有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之后的课程设计中,老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应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思政教育知识。具体举措如下。

首先,老师要明确自己课程内容的重点。其次,老师要了解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所遗忘或混淆,那么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对这些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加强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最后,老师要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也有部分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却不懂得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万凤娇等(2023)从“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的角度出发,在寻找“结合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培训”四个层面上,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实施途径[1]。纪静娜等(2023)从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对《物流运筹学》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索,以期在《运筹学》中对其他与物流有关的专业的思考和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高秋萍(2022)认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应该把国情教育、法治意识、公共意识、物流文化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去,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设计,以确立“整体性育人”的观念;多维发展,加强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对课程思政的实施[3]。王桂花等(2022)通过对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思政课程实施现状的深入研究,对其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主体各自为战、能力差异、内容差异、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多元协同、责任内化、顶层设计、系统保护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4]。陈雯等(2022)将“思政”与“物流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讨了“思政”与“物流课堂”相融合的方式和途径[5]。

1    相关概念

1.1    物流管理专业

由于我国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较为迅速,所以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一专业,但是由于该专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较为肤浅,这就导致了该专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进而使得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时没有根据自身学校和学生的特点,使这个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无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除此之外,虽然物流管理专业属于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而是主要依靠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学习这门学科,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无法处理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一些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很多的高校都只能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来培养这一专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使得理论知识教学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1.2    思政课堂建设

要想使物流管理专业在未来市场中获得较大的竞争力,就要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一些新文科理念融入该专业的教学中去。在进行新文科理念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出现的问题,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以及对传统文科知识的补充。

1.3    物流专业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就讀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从事物流工作的主要群体,所以在进行该专业的教学时要注意将思政知识融入其中。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其中很多学校并没有对此予以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多的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老师没有将思政知识融入教学中去,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正内涵。其次,老师在教授本门课程时并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多地是将课本上的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物流行业思政现状

2.1    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中没有重视思政元素

就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而言,企业、高校对物流行业人才的培养普遍没有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入,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往往缺乏家国情怀和服务意识,不能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而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从诞生到如今仅有几十年;二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规模大,但我国的物流管理专业规模很小,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不大;三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特色化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体系;四是课程教学内容单一,基本上都是讲授物流理论、技术等相关知识,没有加入思政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五是学科竞赛开展很少,缺少符合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竞赛课程。

2.2    物流行业中工作人员思政建设不足

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往往比较散漫,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偷懒现象,这就会导致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这对于物流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另外,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对于企业内部发布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文件,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这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很多物流行业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迟到或者早退现象,这对于企业内部整体管理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同时,一些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而这些违规违纪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行业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要想保证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就必须要加强对物流行业工作人员的思政教育。

2.3    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不足

物流管理专业大多在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普遍不高,甚至有的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思政管理部门。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强的学科,在教授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善,专业教师还无法在教学中把思政合理地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损失。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践性知识比较少,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个性化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    基于新文科视域的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策略

3.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确立新文科建设目标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是“三全育人”的首要任务。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文化引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实现全面改革,努力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中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要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需要我们从文化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的思政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强化思政教育功能,把思政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建设全过程。

3.2    以学生为中心,重构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2.1    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活动

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在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入真实案例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等。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认知水平以及对思政课程的接受程度等,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中开展主题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式学习、启发式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3.2.2    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主导地位,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要注重引导性和互动性的结合;在互动交流中要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3.2.3    引导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

在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中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是实现思政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能力、素养等,使其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3.3    以思政元素为抓手,创新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进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为例,国际货运代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货运代理职业的第一步,也是接觸到的第一个专业。国际货运代理是一个具有涉外属性的行业,在推动物流管理人才国际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讲授国际货运代理的课程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国际货运代理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专注于职业技能训练、工作质量要求以及对自身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的精神。

3.4    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协同育人的局面。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要积极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相互交流,达成教学共识,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是当前高校深化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够提高专业课程的质量水平,而且能够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此外,在物流管理专业思政课堂建设中也要坚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指导,注重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交流、协作、联动和融合,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4    结    语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可以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物流成本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等课程中,并使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实现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形势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学习相结合,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万凤娇,李荣,王琼.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物流科技,2023,46(1):168-171.

[2] 纪静娜,徐小雅.基于课程思政的《物流运筹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物流科技,2023,46(1):166-167,171.

[3] 高秋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188-190.

[4] 王桂花,樊华,蒋琼.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10):54-57.

[5] 陈雯,谢如鹤,梁诗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0):158-161.

猜你喜欢

思政课堂物流管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高校思政课堂的思考
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状况分析
基于信息权利视域的思政课堂慕课教学模式
现代慈善公益理念引入高校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课堂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