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23-07-06张风杰

南北桥 2023年11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影响因素企业

张风杰

[摘 要]财务会计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为企业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信息,使其掌握企业财务与经营管理情况,并因此做出正确的决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以相关的准则、国家法律为基础,根据相关的流程与要求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为企业发展助力。为降低财务人员、财务政策等因素对企业财务报告会计的影响,文章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为研究对象,阐述财务报告的质量及衡量财务报告的标准。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的因素,明确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等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对于如何降低外界因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提出几点对策,如提升财务人员素质、优化指标内容等,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影响因素;财务人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企业财务、经营情况。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会计报告出现虚假信息、参考价值不高的情况。为提升企业财务会计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容动力,有必要对影响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相关内容

1.1 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将某一阶段或者时间点的财务、经营等信息以报告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报告,使其了解企业综合管理情况。财务会计报告包含较多信息,如资产负债表、现金表、利润表等,通过财务信息的披露,展示出企业财务管理与经营情况,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1]。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就是在报告使用中看相关信息是否能够达到量化标准,是否可以为使用者的决策、判断等工作提供依据。若会计信息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使用者的判断,无法保障财务会计报告的应用价值。

1.2 衡量财务会计报告的标准

衡量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具体可分为以下八种。第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对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若存在虚假信息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价值,不能保障后续工作的实施效果。第二,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否具备参考价值。财务报告中的信息直接反映出企业综合管理情况,若是披露信息不具参考性,会影响相关人员的决策,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为了提升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应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以此提升决策的科学性[2]。第三,财务信息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第四,财务报告的可比性。通过对不同时期、相同时期不同企业财务报告的对比,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发展。第五,是否遵循相关的法律依据。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最新的会计准则内容与制度,以保障财务管理实施效果。若是财务会计编制中出现不按规定操作的情况,会影响报告的使用效果,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第六,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编制财务报告时,应将企业经济效益、业务事项等体现在财务报告中,通过重要信息披露保障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第七,财务会计报告内容是否谨慎。这可以反映出资产管理情况、收益情况,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八,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这是反映企业财务会报告质量的因素之一。当企业完成某一会计工作后,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及时披露出来,为管理者了解信息提供数据。

2 影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因素

2.1 监管机构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防止出现违规行为。由于企业类型不同,所以监管机构也不同,如国有企业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地方国资委的监管,合伙企业及非营利组织需要接受行业协会的监管。由于监督机构要求不同,所以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在企业财务报告编制中,不仅要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质量,同时还要落实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通过遵守相关规定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2.2 业绩指标

企业经营中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经营发展需求制定业绩指标,将此作为衡量业务、财务工作成效的依据。业绩指标虽然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但是也会使相关人员产生压力,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3]。如部分人员为了完成业绩指标,会要求财务部门编制虚假的报表。这一行为将直接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无法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数据,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2.3 会计政策

新会计政策的执行提高了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要求,需要财务人员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会计科目的设计和财务报告的编制。若是企业没有按照要求遵守会计政策,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无法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通过对企业会计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第一,不同类型企业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出现数据处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第二,部分财务人员没有真正掌握会计政策,无法体现出会计政策的指导作用,影响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效果。

2.4 處罚力度

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是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无法解决财务报告质量问题。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编制、对外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企业经营中,没有针对财务会计报告质量问题制定奖惩制度,不能提升财务报告编制人员的规则意识与法律意识,影响财务报告编制效果。由于缺少处罚制度,所以在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中无法避免出现虚假信息,不能保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质量。

2.5 审计机构

企业对外财务会计报告发布前,会与审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要求审计单位做好审核分析工作,以保证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审计机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呈现出的审计工作结果也各不相同,影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

2.6 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收集财务、业务部门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与应用,才能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效果。由于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同,所以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效果可能存在一些问题[4]。例如,部分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不能保证信息收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出现问题。

3 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几点对策

3.1 统一监督口径

为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维护企业内部的稳定与安全,应从监督管理方面入手,统一监管口径,加强对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工作的监管,提升企业规范化工作意识。针对监督机构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结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利用科学合理的监管条例提升对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控制效果。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应由政府部门与国家负责,通过对经济市场情况、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情况的分析,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管理制度,要求监督机构认真执行监管条例,促使企业编制与实际要求相符的财务会计报告。第二,将监管条例贯彻落实在企业中。监管部门可以采用集中学习、宣传推广等手段,将最新的监管条例下发给企业,要求企业按照规定操作,利用相关的条例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管理效果。第三,发挥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对企业进行动态的监管,通过常态化管理與针对性巡查管理,提高企业的监督管理意识,要求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防止因为不了解条例或者政策出现虚假财务信息,为提升财务会计报告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3.2 加强指标管理

结合业绩指标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立足企业发展需求与财务会计报告,确定财务指标类型,从业绩指标、财务指标、经济指标等方面入手,要求相关人员根据指标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指标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各项信息的真实性。第二,保证指标的动态性。企业经营管理中会受到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的影响。固定的指标无法起到激励作用,不能提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因此,需要保证指标的动态性,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调整指标内容,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第三,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管理需要明确战略目标的支持,通过科学、明确的战略指标提升财务部门规范化操作意识,减少虚假财务信息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在无形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

3.3 加强会计政策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具有指导作用,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依据。为发挥会计政策作用,应提升企业对这一政策的重视,通过日常的学习、研究有效落实政策,提高企业财务工作质量。首先,企业应主动关注国家政策,明确最新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将此落实在实际中,以此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果[5]。其次,加强对会计政策的学习,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此落实在岗位工作中,优化财务会计报告质量。通过对会计政策的运用,推动会计政策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积极影响,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3.4 加强对企业的约束管理

首先,从社会层面入手,提升相关制度的约束力度,要求企业做好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国家政策是国家有关部门宏观调控工作的有效手段。政府可以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处罚手段,利用法律制度提高企业合法操作意识,减少财务会计质量问题。通过提升犯错成本,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为企业长远稳定发展创建良好的内在环境。其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企业财务工作。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提升财务人员流程化、标准化工作意识,对于减少财务风险和提升财务部门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财务会计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重点监督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使财务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针对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制定奖惩制度,对于表现良好、工作态度积极的员工给予薪酬方面的奖励,对于表现消极的员工给予奖金方面的惩罚。通过实施奖惩制度,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人员的积极工作意识,优化岗位工作效果,推动财务工作高效进行。

3.5 加强审计机构的管理

审计机构的水平关系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为提升审计机构的专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升审计机构自我约束意识。部分审计机构自我规范意识较差,在工作中存在不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的情况。为提升审计机构综合管理水平,应加强国家政策的运用,将政策作为规范审计机构的媒介,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第二,创建良好的竞争环境。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制度,明确审计机构的责任、工作范围、权限,通过法律制度的规范维护审计市场的稳定,提升审计机构的服务水平。第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机构的专业性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使企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提升审计机构内部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针对审计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审计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此提升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管理效果。

3.6 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提升财务人员数据收集意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部分财务人员信息收集意识不强,缺乏规范化工作意识,收集信息出现不真实、不全面的情况,不能反映出企业综合管理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对财务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为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提供内在保障。第二,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基于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组织相关培训活动,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财务系统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使财务人员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形成专业的素质与能力,促使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量进行。在专业培训活动的支持下,强化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使财务人员对自身的使命、责任等产生明确认识,促使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有效开展。第三,建立信息化财务系统,为财务人员获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需信息提供便利。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企业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与信息化建设要求,建立具有自身经营管理特色的财务系统,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经营有机融合,借此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监督机构、审计机构、财务人员等。为提升财务会计报告质量,应明确什么是财务报告质量及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标准,基于影响该工作的因素,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主动利用会计政策开展工作,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使企业在高质量财务会计报告的支持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军.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3):87-89.

[2]周欢. 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探析[J]. 现代商业,2022(27):186-188.

[3]赵春喜. 基于新形势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改善问题分析[J]. 财会学习,2020(12):134-135.

[4]潘悦,郑赛男. 浅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148.

[5]赵诗海. 基于提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238-239.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影响因素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