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点符号家族的往事

2023-07-06毛小懋

格言·校园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蓬蓬旧式句读

毛小懋

上期回顾 乔蓬蓬来到书名号族长的地下宫殿,得知自己是被族长请到汉字王国来的。

族长面带微笑,伸手一指:“在第九排书架上,或许收藏着你感兴趣的东西。”

乔蓬蓬迈开大步走过去,很快就在与自己视线齐平的书架顶层看见一本熟悉的书。那是一本非常破旧的字典,书脊是褐色的,封面也被人撕掉了。

“天哪!我买的那本旧字典!”乔蓬蓬急忙把书拿下来,随手一翻,里面同样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成群结队的蚂蚁。

“你的硬币还给你。”族长摊开一只干枯的小手,上面躺着两枚硬币。

乔蓬蓬不禁倒抽一口凉气:“你……你就是旧书店里的那个人?”

族长耸耸肩:“你的胆子未免太小了,老夫本来还想和你聊几句的,没想到你居然吓得落荒而逃。没办法,老夫只好偷偷跟踪你,然后用催眠的方式把你请到我们汉字王国来。”

“催眠?”乔蓬蓬咬咬嘴唇,“你的意思是,我现在还是在梦里吗?”

“你觉得呢?”族长挑挑眉毛,右手往空中轻轻一挥,他便像踩着祥云一样腾空而起,飘落在乔蓬蓬面前的书架顶上。

望着面前的几百排书架,族长用自豪的语气说道:“乔先生,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标点符号家族的工作档案。可以说,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是我们一生荣耀的见证。”

乔蓬蓬似乎有些茫然,随口说:“我想,你们标点符号家族肯定和汉字一样,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了……”

“其实,我们标点符号并非一成不变的,具体来说,分为旧式标点和新式标点两大类。旧式标点确实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初见雏形;但是新式标点的历史比较短,算起来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原来如此。你们的家族就属于新式标点吧?”

“没错。事实上,旧式标点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家族。因为它们只是在民间流传,没有统一的使用规范,十分混乱。而且,旧式标点通常只是在评点、校对、讲学的时候使用。比如,一些私塾先生会拿红笔在书上画一些像句号一样的圈,用来断句,便于学生们阅读。换句话说,古代的大部分典籍,原本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没有标点符号,那些佶(jí)屈聱(áo)牙的古文岂不就像天书一样!”乔蓬蓬惊讶地叫道。

“其实,古文即使没有标点符号,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艰深晦涩。”族长微笑着说,“汉代的《礼记·学记》中提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其中‘离经便是指断句,它是古代读书人的阅读基本功。”

“我还以为‘离经就是‘离经叛道的意思呢。”

族长随手一指,一本古籍便从书架上飞出来,在乔蓬蓬面前缓缓打开。上面的文字都是竖排的,没有任何标点符号。

“所谓的‘离经,就是点断经书。古人把点断经书的工作称为‘句读。就像老夫刚才讲的那样,古代的私塾先生教学生的时候,常常用红笔来断句,那个过程便是句读。句读的规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语绝为句,语顿为读。说得通俗点,语气结束的地方为‘句,用圆圈来标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句号;语气没有结束但需要停顿的地方为‘读,用点来标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逗号。”

族长话音刚落,那本书上的字里行间便浮现出一些红色圆圈和小点。乔蓬蓬眯起眼睛,低声朗读道:“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gǔ),明句读(dòu)。”

“唐代大文豪韩愈先生曾经说过:‘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意思是,古代读书人必须掌握断句的技巧,否则,读书时就可能产生误解,乃至闹出笑话来。”族长左手捋捋长须,右手轻轻一指,一段诗文便浮现在半空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咦,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没错,它是一首七言绝句。对于精通句读的人来说,给它断句是非常容易的。”族长手指一弹,几个标点符号便像流星一样飞出,划起几道抛物线,坠落在诗文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然而有些人并不懂句读,胡乱断句,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族长挥挥手指,空中很快浮现出另一段诗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乔蓬蓬笑嘻嘻地说:“讲到给古诗断句,我忽然想起纪晓岚的一个故事。乾隆皇帝曾经让纪晓岚抄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诗《凉州词》,纪晓岚一不小心,把‘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给抄丢了。乾隆皇帝有些不悦,纪晓岚急中生智,硬着头皮说他抄写的其实并非王之涣的原诗,而是一首词……”

族长朝空中一指,纪晓岚抄错的那首诗立刻浮现出来: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乔蓬蓬点点头:“纪晓岚通过断句,把一首抄错的诗变成一首新词,实在太聪明了!”

“如你所见,不同的断句会带来不同的意境,甚至连表达的意思都可能天差地远,句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族长总结道。

“族长先生,干脆你给我讲一讲句读的方法吧。”乔蓬蓬不失时机地说。

“正如老夫前面所说的,句读是古人的阅读基本功,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老夫就简单讲点基本知识吧。”族长清清喉咙,慢条斯理地讲起来,“事实上,给古诗词断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它们有固定的形式。有的是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比如李白的《静夜思》;有的是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比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有的是按照词牌来填写的,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所以同一种词牌下面的每一阕(què)词格式都是一样的,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而言,真正困难的是给那些文言文断句。”

“是的,我只要读到那些文言文,脑子就会变成一团糨糊……”

“要想给文言文断句,首先必须弄明白文章的意思,所以句读的第一步,就是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古文水平。具体在断句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句式。古人行文有许多固定句式,比如‘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就是典型的判断句式。只要把那些基本句式记熟,断句的时候就不太容易犯错了。此外,还要注意一些虚词,比如‘者‘也‘焉‘哉都是用在句末的虚词,看见它们你就知道要断句了。”

族长讲的内容就像催眠曲一样,乔蓬蓬越听越迷糊,差点打起呼噜来。他只能伸手扶着书架,强忍着瞌睡继续听讲。

“古文中有许多标志性的词语,比如‘曰‘云‘言,都是对话或引文出现的标志,碰到它们要注意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后面会省略主语,只用‘曰或‘对曰表示。当然,在断句的时候还要注意运用逻辑……喂,乔先生,醒醒!”

乔蓬蓬从梦中惊醒过来,擦擦嘴角的口水说:“不好意思,我昨晚没睡好……”

“没关系。”族长慈祥地一笑,“总之,句读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精通的,需要经年累月的苦练。”

“唉!要我说,古人就是太笨了,直接把标点印在书上多好,能省去多少麻烦啊!”

“古代的大部分典籍上都没有标点符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古代的书写材料十分珍贵,尤其是早期的竹简、木简,加工起来非常不容易,竹片上的空间有限,自然是能省就省,让标点符号占去一个文字的位置,似乎不太划算。事实上,有一些典籍在抄写或印刷出来的时候,就把标点标出来了。不过那些都属于旧式标点,并未普及开来。”

下期回顾

在标点符號家族的地下宫殿里,族长给乔蓬蓬讲述了新式标点的历史。

猜你喜欢

蓬蓬旧式句读
无题
好狐狸蓬蓬
短句(主语+谓语)
毛蓬蓬为什么不洗澡?
你还在做“旧式”家长吗
“咬文嚼字”三篇
离婚自由与民初知识青年离弃旧式妻子问题论争述析——以郑振埙事件为中心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
二十世纪环境史视野下的“旧式”现代战争——以卢旺达内战和大屠杀为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