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秉持“三个坚持”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

2023-07-06陈慧颖

党员生活·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个坚持调研群众

陈慧颖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二十大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调查研究的价值,秉持“三个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调查研究的目标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明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个根本方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赢得历史主动,就必须大兴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调研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形成符合中央精神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明确摸清工作情况这个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基层工作,关键要做到情况明”。摸不清情况、找不准问题,工作就无从下手。新征程上,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通过深入调研全面、准确、透彻地掌握工作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特别是通过深入调研明确本地本单位工作短板是什么,对标党中央决策部署找到我们工作的差距是什么,做好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找准找实主要问题,建立形成问题清单。

明确解决问题这个根本目的。“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我们要把解决根本矛盾和突出问题作为主要目的,对照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12个方面重点问题,对照本地本单位查找的问题清单,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加强前瞻性谋划和规律性思考,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让调查研究成果更好地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站稳调查研究的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党的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牢把握“调研为了谁,调研依靠谁,调研成果由谁来评判”这一核心问题。

维护人民利益是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在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时识民情、接地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从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生活常态中精准掌握群众需求,竭尽所能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持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调研的过程就是紧密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的过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切历史活动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科学决策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上来,同人民一道把事业推向前进。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創精神,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共同奋斗、创造历史伟业。

调研成果必须由人民来评判。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历史与实践都充分证明,什么时候调查研究和领导意志脱离了群众的需求,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容易导致党的事业遭受损失。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制定的政策是否受欢迎,最终都必须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要建立服务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跟踪调研了解调研成果运用情况,根据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政策,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坚持实干实效,把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必须沉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问题往往是贴着地气生长的,需要俯下身子才能发现。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也不是在正式的场合、人多的时候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必须走出办公室、沉下身子、走近群众,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拿出“眼睛向下的决心”,实现从“都是问题”向“全是办法”转变。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以满腔热忱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必须实事求是,听真话、察实情。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实事求是贯穿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的全过程。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调研,谨防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做到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确保调研听到实话、看到实情、获取真知、取得实效,重要情况心中有数、重大决策心里有底。

必须解剖麻雀,抓典型、找共性。解剖麻雀是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一招,是从典型问题中引出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飞跃,举一反三制定工作举措。

必须把握规律,强分析、提对策。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要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注重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作者单位: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三个坚持调研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以“三个坚持”做好水利人事工作
突出“三个坚持”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
历史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