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2023-07-06张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荣誉感班会集体

张威

马卡连柯提出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主张把集体视作教育的基础、目的、对象,也作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同时又促进集体不断前进。

1.在集体中让学生获得幸福感

工作中,将“班级因大家而美好”的观念深入到平时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们真正在班级里感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例如,班里有一个学生,她的母亲患有脑部疾病,生活难以自理,她的父亲在一家超市当搬货工,月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但她并没有因为家庭的贫困而自暴自弃,反而积极乐观,在班级里关心同学、主动承担班级的各项工作。当了解到该生的实际情况后,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她动情地说:“是咱们这个班级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这么多同学真好。”集体的关怀让这名学生感受到了温暖,而她努力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也感染着班集体的每个人。

2.通过集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班主任应以爱心、耐心、诚心关注学生的成长,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营造勤奋进取的学习氛围,并通过集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实践中,笔者探索了“小组PK竞争”的班级管理模式。

首先,小组竞争管理使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竞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内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是有益的。小组是实施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的组内荣誉感有所提升,班级荣誉感也会逐渐加强。利用小组竞争管理模式将具体的班级管理任务分解到小组里,再由组长分配到具体组员身上,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明确的工作任务。每周值周班长都要进行每组情况的总结,包括奖励和惩处情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角色的变化,更易于产生彼此的理解、接受、依从,使有序成为自觉。其次,小组竞争管理使学生的责任感加强。在小组管理中,学生从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班级目标、教育目标这样一种体系中找到了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结合点,从而使集体目标个人化、个人目标集体化。这样,个體把群体目标自觉看成自己的目标,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对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在达成目标时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这也为班集体、小组及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创设集体氛围。

3.为了集体铸造学生的使命感

在班级管理中,关注学生担当意识的培养。例如,充分利用班会这块阵地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以理想教育为主线的“让梦想照进现实”等主题、以感恩教育为主线的“老师,我爱你”等主题和以爱国爱党为主线的“学党史、跟党走——与英雄人物穿越时空的对话”等主题的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难题,增强班级凝聚力。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提升了班级管理的实效,涵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荣誉感班会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农民文学奖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