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是家校社协同

2023-07-06高新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那么,中小学校应当如何呵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高新桥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近年,日益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困扰,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低龄化趋势。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群体呈低龄化趋势,表现为对学业成绩、人际交往关系等的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对家庭教育要求的冲动行为,对同伴行为的模仿,对自己人生规划、价值倡导的迷茫等。

学生心理问题诱发原因的多样化。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来自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可能来自学业成绩或师生、同伴关系等学校因素,可能来自父母的高期望、不良亲子关系等家庭因素,等等。只有清楚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被动化。由于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带来的意外事件的高度关注,学校往往成为意外事件的舆论焦点。但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相对成熟的解决问题机制或对学生心理问题缺乏重视,往往在事情发生后被动处理。

面对种种问题,笔者认为,破解之道在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体系。

在家庭层面,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期待孩子的成长目标,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温暖有爱的成長环境。

在学校层面,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研发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校本教材和课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突发性事件,做到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科学分析、合理应用测评结果,建立台账,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促进家校协同。

在社会层面,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特别需要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支持。不仅能够与学校建立联动,指导学校心理教师科学开展心理问题的识别,而且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及时转介、诊断、治疗。还希望教育、卫生健康、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合学校、家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及早发现学生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和保障。

编辑 _ 李刚刚

猜你喜欢

协同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心理感受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