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西医结合中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023-07-06武凤珠

人民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执业全科中医药大学

武凤珠

在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考察调研两周年到来之际,由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团队编写的《大国灸道》一书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何清湖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湖南中医药大学担任副校长多年。艾灸作为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与何清湖本科、硕士、博士所学的专业正好契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谈及新书出版,表达了对中医艾灸的展望:“艾灸是中医中十分重要,又安全方便的防病治病方法,治疗疾病、养生保健都可以用。它所赖以支撑的理论,包括阴阳理论、气血理论、经络理论等,也是中医中比较有特色的理论。通过向海内外大众介绍艾灸疗法,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科普宣传,??不仅可以帮助老百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能够更广泛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他曾工作的湖南中医药大学,他主持筹建了全国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系和学院、开设了全国首个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由此从一名中医药专业科班人才逐渐“转型”,走上研究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思考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他仍然立足于教育,着眼于中西医结合。

记者:您多年来力推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那么,中西医结合具有怎样的独特优势?培养全科医生相对于培养单纯的中医或西医医生,又具有怎样的现实针对性?

何清湖: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求同存异是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主要特点。医学教育必须适应当前卫生工作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人群基数增加,仅靠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难以应对,医疗卫生部门的重心要下沉到基层,依靠乡镇卫生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共同完成这些工作。

培养全科医生,是出于对我国基层医疗现状的思考。接受过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基层医院后,群众如果患了感冒、咳嗽、发烧等小病,没有必要去大型医院诊治,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就可以治疗;如果所患的是危急重症,全科医生能够科学合理地识别出来,将患者送往大型医院的对应科室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大型医院也难以治愈,就可以在基层社区开展慢性病管理。

记者:您的这一思索,是否与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有关?

何清湖: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发展历程脉络清晰,办学经验积淀深厚。

1950年到1978年是“西学中”阶段,尤其是1958年党中央批转原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后,“西学中”热潮兴起,全國各地广泛开办“西学中”班,培养了很多人才。1978年,原国家教委设置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学位及双学位教育,学科专业委员会将中西医结合确定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在1978年至1992年的研究生教育阶段,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在部分高等医药院校和研究单位相继开展。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门新学科,启动招收本科生,本科教育阶段由此开启,迄今为止,我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办学已30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已经具备很高的可行性。原卫生部等部委先后发布的《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了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原则、要求、目标等。自1993年,我曾担任副校长的湖南中医药大学经湖南省教委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办学单位,至今全国已有50余所院校获批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相关知识体系与教学师资都已经较为完备,这些都为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本科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我国在安徽、四川、湖南、云南等省份开展的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也为培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提出,培养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而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专业尚未进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当前我国高校也缺少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本科教育,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也顺应了现代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记者:在“中西协同”培养全科医生方面,目前我国已经作出了哪些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又应当在哪些方面予以完善?

何清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医类高校和少数西医院校,以及部分综合性院校都开设了5年制中西医临床本科专业,截至2022年,开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已超50所,毕业生规模已达1万余人,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批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明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一体化、知识一体化、诊疗一体化,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名称、培养目标、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学生知识与能力等的要求,当前我国多数院校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都采用“(中医、西医)两个基础、一个临床”的“一体两翼”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21年,我由湖南中医药大学调至湖南医药学院担任院长后,也将“中西协同”的教学思路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布局方面,在学院西医为主的情况下,发展了一部分中医专业;知识构建方面,虽然国家尚未设立全科医生相关专业,但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中,可以融入中医内容,这与教育部对临床医学以西医为主、加入中医课程的规定也是契合的。

现在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在校期间系统学习了中医和西医理论基础、中西医临床课程等,课程设置比单纯的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等更加完整、齐全,并有在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西医综合医院交叉实习的经历,知识结构足以满足中医与西医临床工作需求;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范围基本涵盖在内,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近5年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数也都高于临床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等。这些都说明,中西医结合医师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坚实,能够胜任中西医临床工作。然而,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成为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后,能否获得与单纯的中医或西医同等的职业发展与职称晋升机会?我国现行法规制度在这方面仍有亟待完善的空间。

猜你喜欢

执业全科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医师多点执业松绑
说说护士多点执业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湖北中医药大学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