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法治阳光照亮幸福生活
——西安莲湖区法治政府建设

2023-07-04李瑜

陕西画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城管行政法治

本刊记者/李瑜

◁莲湖区城管执法人员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规范静态交通秩序 铁诚 摄

2020年8 月21 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关于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西安莲湖区成为西北五省唯一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的区县级单位。

2022 年11 月28 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关于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西安莲湖区“推行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模式”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西安莲湖区成为全国三个既获得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又获得过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的区县之一。

以创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格局为目标,西安莲湖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法治阳光照亮群众幸福生活。

▷2013 年,莲湖区整合公证、律师、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起西北地区首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时, 在全区9 个街道、131 个社区同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在全区形成了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 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局供图

社区法律顾问 群众身边的法律专家

莲湖区是西安市中心城区,面积43 平方公里,辖9 个街道、142 个社区,常住人口101.9 万人。

每个周五下午2 点至6 点是莲湖区各位社区律师的“坐班”时间,作为社区法律顾问,他们写诉状、做法援、解纠纷……群众有任何法律服务需求,他们都能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坐班”时间之外,群众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请社区律师为其答疑解惑,提供法律帮助。

近年来,莲湖区率全省之先,由区政府每年列支130 余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律师下社区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并不断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社区法治“1133”工作模式:为每个社区选派一名专职律师参与和指导社区法治建设;每周五开展一个专题法治日活动;活动质量社区评估、司法所指导、司法局监督三级监督机制;活动开展人才保障、标准化服务保障、政府专项经费保障三项保障机制。

社区法律顾问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为社区“两委会”班子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支持,免费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法律讲座,化解矛盾纠纷,使辖区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王玮是贡院门社区法律顾问,他是一名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的“90 后”律师,主要专注于合同纠纷、劳动工伤、借贷纠纷、公司股权转让等法律事务。贡院门社区七旬老人马某因其子深陷网络贷款,家庭关系紧张。王玮从法律和心理两个角度指导老人如何应对,劝导他切勿心急、保重身体。老人感动地说:“虽说你年纪轻,但是经验足、办法多,而且非常有耐心,我从你身上学到不少法律知识。你是真心帮我,我也是真心谢谢你。”

除了提供法律援助,做好普法宣传也是社区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针对非法集资案件高发现象,社区开展专题法治日活动向居民发放预防非法集资相关资料,广泛宣讲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典型方式、预防注意事项等,提高居民防范意识。莲湖区司法局还结合立法动态以及针对居民反映集中的问题每月安排一次法律讲座。

有了社区法律顾问,社区依法行政也有了“参谋员”。以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切入点,社区法律顾问为社区各项管理事务提供法律意见,为社区两委会班子、干部提供法律培训,为社区调解委员会提供法律咨询,为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出谋划策。

在法治文化的浸润下,群众也习惯了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辖区法治环境持续向好。

生命周期树 政务服务再优化

莲湖区市民中心建成于2018 年7 月,共进驻部门和单位45 家,可办理行政审批和各类服务事项1404 项,群众满意率达99.8%。

2019 年以来,莲湖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出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模式,大幅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有效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等问题。

将自然人分为出生、学龄、劳动年龄、老年4个阶段,整理出36 个主题、59 个事件、200 个高频事项;将法人分为设立、经营、注销3 个阶段,整理出26 个主题、68 个事件、489 个高频事项。将相互关联或为达到某种结果需要办理的多个服务事项作为一个事件,将类型、作用相似的事件系统化地集成为一个主题,绘制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树(树状图)。

2021 年起,为进一步提高自然人、法人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整体效能,针对“一件事”中的行政审批环节,莲湖区通过对审批事项、人员、流程系统集成,全面推行行政审批“集成快办”改革。通过设置“审批服务专员”,创新推出“不见面审批”远程踏勘(现场实地查看)平台,并将远程踏勘前移至窗口,实现审批层级从4 个减少至2 个,70%的行政审批业务量可在1 小时内办结。

以企业开办为例,以往,办理人需往返于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多部门及商业银行、印章刻制等服务机构之间,不仅要重复提交材料,而且要花费大量时间并支出相关费用。如今,企业开办全流程: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参保登记、银行预约开户、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2 小时内办结,且全程“零费用”。

依托该模式,莲湖区已累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主题服务193 项,行政审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75%,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辖区市场主体总量持续增长,2022 年总体增长比例14.3%。

▽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讲解办事流程

智慧执法 城市管理水平再提升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

莲湖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围绕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不断健全行政执法公示机制;统一储存管理执法记录音视频信息和案卷,行政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坚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

针对城市管理顽疾多的问题,为了打破城管执法“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探索建立了城管标准化执法体系。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246 条法律法规,固化738条处罚标准,压缩自由裁量弹性空间。建立31 个部门共470 项城市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压缩自由裁量权,建立了由检查权、调查权、处罚权和强制权构成的城管标准化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

建立城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即建立城管巡回法庭、引入公安城管执法警务室、创新开展“律师驻队”,有效弥补城管执法过程中强制手段不足的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信用监管。2021 年3 月,莲湖区城管局开发建设了城市管理智慧执法系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城管执法及社会信用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关问题。

城管智慧执法系统包含执法办案、信用管理、服务审批、数据管理、效能督察、统计分析6 个子系统。一方面将线下办案的方式转移到线上,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依法高效办案;另一方面,率先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探索建立行政相对人信用管理体系,通过采信-评信-用信的全过程信用管理,为信用莲湖的全面建设积累经验。2021 年5 月,全区10 个执法中队全部实现了网上办案。

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以莲湖区法治政府建设为示范,陕西全省正朝着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目标铿锵前行。

△莲湖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

▷“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米浩源(中)正在与同事讨论案件

▽繁忙有序的办税大厅

猜你喜欢

城管行政法治
行政学人
城管执法的“民生温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城管递烟执法,无需批评却要检讨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在践行“三严三实”中提高城管水平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