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渗透

2023-07-04尹双双

学周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历史教学中学

尹双双

摘 要:进入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指南,更是时代的要求。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方面。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育人的基点。创新素质贵在创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素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创新理念,将创新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素质;渗透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14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49

青少年的创新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能够为今后的创新性学习打下基础、做好准备。创新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是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充分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摆脱单纯记忆年代、人物、事件的做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分析能力,将创新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开放的表现,也是学生质疑问难的开始。只有超越思维的突破才能有所创新,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西安事变”的有关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次事件和平解决的缘由,教师可以设计张、杨二将军对蒋介石进行“兵谏”是杀还是不杀的问题,这是和平解决与否的关键,让学生进行课堂质疑辩论。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学生说应该杀,因为从“九一八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心打内战,所以该杀。有的学生说不该杀,抗日是当时民族存亡的关键,国内发生内斗是侵略者所期望的,如果内斗就会导致国共之间失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还是不杀。经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质疑争辩,最终主张不杀的占主流。教师再以在周恩来的主导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结局,总结辩论成效。通过质疑问题,学生踊跃发言,培养了创新意识,拓展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新意识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学生就很难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更谈不上有所创造。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就会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释疑解难,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并根据史料发表并阐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到发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弃旧立新的精神。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学习环境,通过发现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成规,敢于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争辩,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发现和创新知识方面独辟蹊径,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教师要进行客观评价、梳理、引导,不讽刺、不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热情;教师要创设愉悦宽松的师生交流氛围,培养学生追求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三、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找寻探究时机

历史教师要想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需要找寻恰当的时机,找到合适的触发点,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表明,不失时机地组织历史课教育活动,渗透创新教育,应着眼于创新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从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创新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想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必须有一个依靠点,即平时掌握的多方面知识、信息。教师对这些知识信息进行重组、整合,让学生产生新的联想、新的思维,从而得出新的认知。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让学生探究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总结出三个知识点:其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经济、革命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二,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了更多的权益,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其三,1901年9月,清政府同英、德、法、美、日、意、奥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探究梳理,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国家屡次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国家多灾多难,民族危在旦夕,帝国主义的侵略统治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如今,时代在前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和平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两大主题,一些国家发动战争的行为依然存在。教师结合历史和现实,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自觉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二)重视非理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的有机统一。 理性思维主要指人的知识学习与认知活动的过程,非理性思维主要指人的非逻辑、非条理化的活动,依靠各种非理性方法,如想象、猜测、直觉、联想、灵感等认识客观属性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应重视非理性思维,这是求新求异的初始阶段。学生回答的问题,无论正确与否,其思维过程中都包含着非理性的猜测、联想、直觉的成分,显示出学生活跃的灵感,这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

例如在学习《圈地运动》一课时,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这是定论。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探究“圈地运动”在英国历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经过探究,学生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农村,加速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不仅使教材中的结论更加全面,也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动力,让学生释放出了创新的意识,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比较思维

跟传统教育不同,创新教育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变化。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思维得到开启。教师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本身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比较思维。比较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在比较中发现相同和相关事物的异同,往往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很多历史现象看似重复出现,其实有着质的不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展开学习,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和社会进程。

例如在讲完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教师可以设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仅允许还鼓励外国人到中国经商办厂,这与不平等条约的开放商埠、允许办厂有什么不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生们通过交流探究最后得出结论:首先是前提条件不同,不平等条约是在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情况下被迫签订的;二是身份不同,前者是列强、侵略者,目的是在中国攫取利益,后者是客人、经济合作伙伴,目的是双赢;三是结果不同,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国富民强,对世界创造更大贡献。

四、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取得成就的根本保障,主要包含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当前,我国面临挑战,文化教育方面要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同行。因此历史教师要站在世界未来的高度,认清历史教育的本质,立足于教育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明确创造性人格的素质之一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情感意志和创新人格。历史教材中的许多科学成就和人物史料证明,那些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伟大人物,往往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具备了造福人类、追求真理的创新人格,这些都成为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

例如为人类谋福利的远大理想一直是马克思从事理论创造的动力。不论遇到多大困难,他都没有放弃《资本论》的写作,直至精疲力竭,坐在安乐椅上平静地与世长辞。再如在力学、数学、光学、天文学等方面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巨匠牛顿,在考上剑桥大学后就立下把毕生精力献给科学事业的誓言。这一高尚志向造就了牛顿的创新人格,使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一流成果。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创造性人格对于创造活动起到了成功作用。

五、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实质所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层培养。教师从中学的历史教学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创新活力

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不够主动,更谈不上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创新空间,创造创新机会,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活力。

(二)布置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

历史教学在不加重学生课堂负担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开放性的主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的广阔空间。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喜好或生活经验等,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积累、创新、操作、思考等环节。如在学习世界史中《亚洲经济的发展》一课后,教师设计的作业是让学生对比分析亚洲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和情况,说说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的答案多样且不离主题: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为更好地发展经济奠定基础,等等。由此可见,开放性作业是提高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改进考试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往往以死记硬背的内容居多。教师如果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突破教材中的思维定式的问题,或安排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史料分析思考解答,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世界近现代史后的考試中,教师在让学生解答有关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的问题时,很多学生没有局限于教材中提到的促进俄国农奴制改革、英法殖民势力的加强这两点,还列举了“动摇了俄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使俄国的国际地位降低;使奥斯曼帝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战场医疗的改善和南丁格尔护理制度的诞生”等内容,这弥补了教材中的缺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创新了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求,是大势所趋,而创新能力的培育是教育功能的再定位,是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为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引导,基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潜力。这是各个学科共同的特征。历史课自有其特点,但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目的是共同的。为此,将历史教学融入、渗透到创新素质教育之中,不是教育方法的花样翻新。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再花样翻新,也无法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历史教师应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融入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实践性问题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波.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2010(3).

[4] 刘爱萍.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8(1).

[责任编辑 李 媛]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历史教学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