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四川农村耕地闲置的因素分析

2023-07-04翁晴林烁菊徐卓黄森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9期

翁晴 林烁菊 徐卓 黄森慰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8)数据,利用模型分析农户耕地闲置的影响因素及盘活路径。研究发现,2018年四川省耕地闲置率为9.9%,与2013年调查相比有一定提高。农户个人特征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地点及干部担任影响了农户的耕地闲置的可能性,呈现正相关;另政治面貌和户口性质2个变量对其具有显著影响,呈现负相关。在生活水平预期中,家庭主观经济地位对农户耕地闲置有极显著影响,呈现负相关。建议积极盘活农村耕地,发展农村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耕地闲置;影响因素;中国家庭收入调查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09-0001-04

四川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承载着粮食生产、流通的重任[1]。因此,把握四川省耕地演化情况,分析耕地闲置影响因素,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学者曾就土地闲置问题开展研究,聚焦于农村耕地闲置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深入分析。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社会、人文情况的特殊性,土地闲置原因各不相同。安国辉[2]谈到我国当前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耕地短缺。周浩等[3]认为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利用耕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耕作收益抵不过消费水平、耕地质量下降和投入减少影响了耕作能力。对于实现农地闲置合理利用对策的研究,王小映[4]认为,盘活农村闲置耕地,必须要把当下政策实施与长远制度完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的共同作用。严政等[5]认为,解决农村耕地闲置问题,必须做到“堵疏结合”,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土地闲置预防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存量闲置耕地利用。根据相关研究结论,各地区耕地撂荒的驅动因子差别较大,但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务农劳动力的老龄化,第二类是边际土地的状况因素,第三类是政策更改、土地制度不稳定、农产品价格变动等[6]。本研究基于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背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探索,研究现有的农村耕地闲置现状及相关问题,探究四川省农村耕地闲置的根本原因,思考盘活路径。综观已有研究,发现在影响因素研究方面,集中在某一村落的研究较多,调查范围较小,以农户调查为基础的大范围分析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从农户角度深入探究四川省耕地闲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四川省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镇家庭收入状况调查项目数据库(CHIP2018),该大数据库中的居民样本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家第六次试点城乡国情社会一体化及社会常规住户人口基本构成调查。本文随机抽样选取了四川省样本农户中的问卷,共有3 687个农户参与调查(即3 687份问卷),研究对象为农村中有耕地的农民,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 007份。

1.2 变量选择

1.2.1 因变量选取。所选取的因变量是农户耕地是否存在闲置,即对实际没有存在闲置状态耕地的农户耕地赋值为0,有闲置耕地的农户赋值为1。根据CHIP样本调查的闲置农户共计1 007户,其中有超过907户耕地显现不属于闲置,占户比达到90.1%,100户以上呈耕地半闲置的状态,占比9.9%。

1.2.2 自变量选择。自变量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分别是住户成员基本情况、经济因素、有关生活水平的主观性问题。其中住户成员基本情况主要选取家庭年龄解释变量;经济因素包括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解释变量;有关生活水平的主观性问题包括主观经济水平等解释变量。自变量类型及赋值详细情况见表1。

1.3 模型选择

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需要选择二元离散模型进行分析。二元probit回归对于预报变量的假设条件较小,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广泛。因此,本文选用二元probit模型预测。

基本原理:将因变量y定义为服从二元分布的事件,用p(y=1)表示事情发生的总体概率,q(y=0)时表示事件不发生的概率,此时p+q=1,建立的回归模型[7]:

上式中,P为农户耕地闲置的概率,X是回归方程的自变量,β是方程的截距参数,n为自变量的个数,φ为标准正态分布的CDF。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农地闲置的影响因素特征

2.1.1 农户个人特征。由表2可知,年龄对农户耕地闲置显著影响(P<0.05),呈现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外出务工带来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农村耕作,大多数年轻农户选择外出务工,耕作的积极性低,进而加剧耕地闲置。对于年长的农户来说,年龄过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且接受新思想和获取耕地盘活信息方面存在困难,使得年长农户在耕地盘活利用方面受限。

受教育年限对农户耕地闲置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拥有更多发展机会,选择向机会更多的城市迁移,导致村中无劳动力耕作,造成耕地季节性或永久闲置。

工作地点对农户耕地闲置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正相关关系。距离越远,农村交通出行不便,往返时间长,导致农户返乡的次数减少,农户没有时间劳作,会减少或放弃劳作。

干部担任对农户耕地闲置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正相关关系。就任或担任过村中干部的农户,多数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村中事务繁多,干部可能忙于公务而忽视对耕地的利用,导致耕地闲置。

政治面貌对农户耕地闲置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负相关关系。党员具有规范自身并积极落实国家政策的主动性,能够良好利用耕地,对带动其他农户盘活耕地具有示范作用。因此作为党员的农户,越不可能闲置。

户口性质对农户耕地闲置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负相关关系。农业户口的农户一般在村中长期居住,耕地作为农民生存之本,给农民提供生存粮食和部分经济收入,具有重要地位,一般不会被轻易闲置[7]。

2.1.2 生活水平预期。由表2可知,家庭主观经济地位对农户耕地闲置的影响显著(P<0.05),呈现负相关关系。当农户认为自身经济条件相比同村人较低的情况下,可获得盈利的手段有限,因此会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不可能闲置耕地。

2.2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证明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取替换模型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使用二元probit模型的基础上,又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LPM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除“工作地点”在LPM模型中不显著,其他数据结果在显著性与影响方向上均与原模型回归结果一致,说明本文基于模型所得结论具有较强稳健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二元probit分析,探究农户耕地闲置的原因并提出盘活策略。结果表明,在农户个人特征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地点及干部担任对农村耕地闲置的影响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正相关;政治面貌和户口性质具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负相关。在生活水平预期中,家庭主观经济地位对农户耕地闲置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上述变量影响着农户使用耕地的情况,基于此提出可行性建议。

3.2 建议

四川省在探索盘活闲置耕地的路径和方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文根据现有政策和盘活方式,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农村耕地盘活利用的建议。

3.2.1 完善耕地补贴制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可加快解决耕地闲置的问题,从而达到农户个人的生活水平预期。鉴于四川省农民目前耕作土地的积极性较低,可以通过多样化补贴形式切实考虑本省农民耕种的不同情况,如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户的收益。

四川省特殊的人地关系,让原有“普惠制”补贴政策的矛盾加剧,农民把补贴当做土地常规收益[10]。对于承包户,种田或闲置都能够获得补贴,因此许多农民希望土地闲置而非低价流转,不利于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因此,耕地补贴制度需从传统的无差别补贴转为精准补贴,从而扼制耕地粗放经营和撂荒现象的发生,实现耕地高产稳产。

3.2.2 加大科技投入,推動适度规模化发展。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四川省农业机械和现代种业等装备的水平,开展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生产模式。依托科技的力量提高本省粮食生产力,以科技赋能提升粮食品质,打造四川省独特品牌[8],利用品牌效应促进优质粮食的生产销售,提升农民耕种收益以及“优种”的意愿。

此外,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成果转化率,切实提高种粮效益。四川省人多地少且人口分布呈现出分散化和细碎化的特征,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之下,农户可解决温饱问题,但难以实现发展致富,导致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促进粮食的适度规模化生产,通过规模效应提高农户的种粮收入,增加其对未来可支配收入的预期,从而进一步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唐洪松,李倩娜,李益彬. 四川省耕地“非粮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7(8):77-84.

[2] 安国辉,董祚继,于栓平. 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探讨——以河北省无极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1992,6(4):15-18.

[3] 周浩,夏卫生,雷国平.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耕地合理利用规模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2):278-287.

[4] 王小映. 健全机制  让闲置土地不闲[J]. 中国土地,2005(8):10-11.

[5] 严政,陈建杰. 有关闲置土地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 浙江国土资源,2008(2):32-33.

[6] 何阳,王俊. 人地关系视域下农地闲置的形成机理及盘活——基于川东北F村的个案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2):46-53.

[7] 闵廷冬,刘志有,魏冉,等.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宅基地闲置影响因素:以湄潭县5个镇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22,50(3):132-140.

[8] 郭晓鸣,虞洪. 四川粮食安全问题新常态及其应对思路[J]. 粮食问题研究,2015(3):8-11.

(责编:张 蓓)

作者简介 翁晴(2002—),女,福建泉州人。研究方向:农村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