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侯乙编钟:此音只应天上有

2023-06-30意公子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曾侯乙调音编钟

意公子

2400多“岁”的曾侯乙编钟重5吨,有两面墙那么大。在中国目前出土的编钟里,它是众多纪录的保持者—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音域最广、保存最好、音质最佳、做工最精細……

曾侯乙编钟的出现,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以前,学界认为中国的十二平均律,也就是C大调,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告诉世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十二平均律,比西方早了2000多年。

整套曾侯乙编钟足足有65口之多,分成3层、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钟架上。即使在今天来看,要制作完成这样数量庞大的编钟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制作者掌握包括音乐、数学、化学、物理学、铸造学等学科的多种知识,同时还得有足够的美学素养。

首先,它是一组青铜器。青铜器非常讲究青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制作非常复杂。而曾侯乙编钟作为乐器,每一口钟的构型、几何尺寸、音乐性能等的设计和安排,对铸造技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中大的编钟高度超过1.5米,光是制作这样一口大钟,就需要用136块陶制的模具组合成一个铸模,然后在里面灌上温度将近1000℃的铜水。制作一口钟就这么费劲,更别提这一整套做下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了。

关键是,曾侯乙编钟还不是普通的青铜器。作为乐器,它得发出乐声。所以在铸造过程中,工匠们需要严格把握铜、锡、铅3种金属的含量,让它们达到黄金比例。

后世的科学家们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当含锡量在13%~16%、含铅量在1.2%~3%时,编钟发出的声音浑圆饱满,且钟声能快速衰减,声音和声音不会混杂在一起,最适合进行演奏。

想象一下,2400多年前的古人没有精密仪器,要让大小不一的每口钟的金属含量都达到符合演奏要求的黄金比例,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的实践经验了。

据史料记载,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其实都有过铸钟的实践,但铸造出来的钟都是圆形的,无论怎么敲,钟都只能发出一个音,而且延音很长,根本没法做成乐器。中国古人却做到了让钟成为乐器。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曾侯乙编钟的表面有一些凸起的疙瘩。这些疙瘩的名字是“钟枚”。它们的作用就在于能减少声音的扩散,防止编钟扩音太久,发出更加浑厚的低音。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地方。中国古人不仅让钟变成了乐器,而且做到了让一口钟发两个音。他们巧妙地把编钟做成了“合瓦形”,即把钟分成瓦状的两块板,再拼在一起。这样,敲击正面和侧面时,就相当于敲击不同的板。铸钟的工匠们为了能更好地区分一口钟的两个音,还把编钟的振动块分离,在钟体里铸通道隔音。

一钟双音,这是中国先秦时期编钟制作的独门技艺。

这些只是让编钟成为乐器的最基础的步骤。要让每一口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关键还得要调音。

编钟调音到底有多难?2400多年后的今天,科技已经这么发达,我们仍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像古人一样,用手工的方式在钟壁上慢慢打磨,给编钟一点一点调音。因为“一钟双音”的特性,工匠们要打磨的地方还不止一个,需要把正鼓音和侧鼓音调整到误差5音分范围内。

这项操作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不可逆—一旦你一不小心打磨多了,把钟壁打磨得太薄,整口钟就报废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无论是掌握材料的黄金配比,还是给每一口钟调音,24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靠的是无数次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靠的是时间的积累,才最终将一整套曾侯乙编钟制作完成。

65口编钟在高大的钟架上挂起,6个铜铸的佩剑武士和8根圆柱稳稳地承托着整套编钟。到今天,我们还能在横梁和铜人上看到古人彩绘的痕迹。武士底座上镶嵌着绿松石,伺机而动的老虎是编钟上的挂件装饰。

不只是细节讲究,曾侯乙编钟上的错金铭文更是刻下了有关先秦乐律的重要信息,告诉了我们当时同一个音在不同诸侯国的不同叫法。每一次曾侯乙编钟响起,都在告诉世人—中国最早的乐律史,在这里。

其实,准确地说,曾侯乙编钟是64口,多出来的那一口叫镈钟。这口钟没有调过音,不能演奏,但因为上面错金铭文的存在,我们得知,这是楚惠王熊章在位的第56年,接到了曾侯乙的讣告后,为他制作的一套宗彝礼器,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曾侯乙也能继续享受音乐。

可以说,曾侯乙编钟称得上是一件集音乐、美学和科技于一身的艺术品。当时制造编钟的难度之高远超我们今天的想象。1979年,我国考古、音乐、机械等方面的众多专家一起研究复刻曾侯乙编钟,耗资上百万元、历时5年才成功。

(摘自海南出版社《大话中国艺术史》,一片云荐)

猜你喜欢

曾侯乙调音编钟
金石齐鸣话编钟
曾侯乙的音乐之声
曾侯乙编钟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Stories of the Chime-bells—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Zeng State
畅玩主流AV前级/放大器 体验自动调音系统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调音
浅析调音台的调音技巧
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