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赋能,茶叶蝶变“黄金叶”

2023-06-29慈利县农业农村局田惠平

湖南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慈利县杜仲张家界

慈利县农业农村局 田惠平

近年来,慈利县坚持品牌引领、科技赋能、标准化打造,乘势而起发展茶叶产业,现有茶叶种植面积6653.3公顷,年产茶叶3500吨,年产值3亿元以上,小小茶叶蝶变成“黄金叶”。

一、坚持品牌引领,打造“新引擎”

培育县域公用品牌。在2022年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举办品牌推介会,隆重推出“慈利五彩茶”公用品牌,引领慈利县杜仲茶、绿茶、红茶、黑茶和沱茶五大茶系品牌化发展。多元发展产品品牌。各茶叶企业品牌意识持续增强,积极创建各具特色的产品品牌,以品牌拓市场、抢先机。“云雾王”“姊妹峰”“慈姑红”等品牌在“潇湘杯”“茶祖神农杯”等评选中斩获金奖,“杜仲茉莉花茶”在第六届中国杜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荣获“中国杜仲创新产品奖”,慈利茶叶声名鹊起。

二、强化技术支撑,注入“科技力”

引进专家团队。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在标准制定、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加强科技帮扶。经常组织茶企、茶农外出学习或集中培训,每年选派百余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企指导生产,拓展科技应用宽度。提升加工水平。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支撑、企业建设的共建模式,支持企业提升加工水平。全县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设备100多台(套),茶叶杀青机、揉捻机、炒干机、筛选机、烘干机等智能化设备一应俱全,年生产能力4000吨以上。

三、建立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园”

建设标准茶园。从茶树选种、建园选地、栽培管理、病虫防治、调配水分、鲜味采收等方面制定建园标准,推广优良品种、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和设施,广泛发动创建标准园,全县已创建66.7公顷以上标准园11个。制定加工标准。按照五大茶系分别制定标准化加工工艺并推广应用,杜仲雄花茶制作技艺入选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道红茶”“古道绿茶”连续多年通过欧盟茶叶检测。创建产业强镇。茶叶主产区三合镇着力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从基地建设、生产线改造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全面提升生产加工水平和能力。

四、深耕资源禀赋,研发“特色茶”

研发“杜仲茶”。慈利县是全国杜仲之乡,杜仲种植面积现有11266.7公顷。各企业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杜仲系列产品,研发出杜仲叶茶、杜仲雄花茶等特色茶品,深受市场青睐。张家界绿春园茶业有限公司的杜仲茶远销日本等地,张家界茶坤缘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杜仲茶系列产品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开发“野生茶”。在科技加持下,慈利县深耕2733.3公顷野生茶资源。广福漫寨野生红茶以其独有的野趣和原生态,迅速成长为市场旺品。

五、培育经营主体,壮大“科技人”

科技推动生产水平提升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懂技术、会加工、善经营的企业主体。全县已有茶叶经营主体8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9家,产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以茶旅融合为主的产业链不断拉长。

六、助力增收致富,成为“摇钱树”

产业兴带动群众富。全县茶企通过订单生产、就近务工、委托帮扶、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带动近万名贫困户发展产业,提升技能,增收致富。脱贫攻坚期间,张家界古道源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入选全县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近800名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湖南省江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动300多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茶叶成为全县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

猜你喜欢

慈利县杜仲张家界
慈利县玉米抗旱抗逆试验研究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HPLC法同时测定杜仲-当归药对中5种成分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
略阳杜仲
慈利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
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评价研究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
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