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同竹笋

2023-06-29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张最校唐小旗

湖南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会同春笋竹笋

会同县农业农村局 张最校 唐小旗

1.地域范围会同竹笋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会同县林城镇、坪村镇、堡子镇、地灵乡等18个乡镇,地域保护面积30000公顷。

2.品质特征会同竹笋笋体肥壮,呈宝塔形,上尖下圆,中间有节,节短而粗,笋肉色白,质嫩多汁、味美。可溶性糖≥2%,蛋白质≥2.2%,干物质≥7.8%。

3.人文历史会同竹笋历史悠久,《会同县志》(清光绪二年刊本)有“笋”记载;1982年,会同县食品罐头厂生产的竹笋罐头产品畅销国内,出口韩国、日本。1988年,会同县将南竹用林改成笋用竹林,当年改造约178公顷,成为怀化市的笋用竹示范基地。《怀化地区志》(1999)记载:“怀化区域内各地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名优、传统产品。如怀化斗笠、洪江家具、沅陵茶叶、黔阳柑橘、会同竹笋、麻阳禾镰、靖州蜜饯,等等”。2000年以来,会同竹笋产业迅速扩大,截至2022年底,全县种植面积已有3万多公顷。

4.生产管理①选对品种。选用适应本地环境的道地毛竹品种。②选准基地。选择无污染、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缓坡地。③竹林清园。冬季农闲时将病竹、劣质竹(包括胸径小于5厘米的弱竹)、风倒竹、雪压竹全部砍除,尽量整理摆放成带状,重点是病竹一定要清理出林。④劈山除杂。每年竹林杂灌茂盛时(7—8月)劈山1次,砍除杂草灌木,摆放成水平带状或埋入泥土中作堆肥。⑤竹林垦复。每年7—9月垦复1次,垦复深度20~30厘米,尽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同时清除林内树桩、老竹蔸、石块等杂物。⑥肥水管理。每年穴施或桩施肥料3~4次,选用有机肥或毛竹专用肥,重点是5—6月要施鞭肥,9月要施孕笋肥。易积水的竹林要及时开沟排水,有条件的竹林,干旱季节视情况灌溉3~4次。⑦留笋养竹。留养粗大健壮、分布均匀的春笋培养新竹,每667平方米竹林立竹密度控制在160~200株。⑧保持生物多样性。保留竹林中部分乔木或在林中空地补植乔木形成混交林,每667平方米树木数量控制在5~15株。⑨病虫害绿色防控。主要病虫害有竹蝗、竹象、竹螟、竹蚜、竹煤病、枯梢病等。一是加强培管,提高竹林抗病虫能力;二是加强监测,及时组织开展应急绿色防控。⑩采收及处理。科学采挖冬笋和春笋,注意冬笋以点挖为主,严格保护用于培育新竹的竹笋。

5.产业发展一是政府重视。会同县出台《会同县南竹、竹笋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将竹笋产业作为全县重点产业之一推进。二是龙头企业带动。2017年,会同县成功引进湖南绿地高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会同县工业集中区建成约2公顷的竹笋精深加工厂,实施竹林开发、食用笋加工、竹林养鸡等项目。在南竹资源丰富的乡镇建成6家初级产品加工厂,带动农户自建标准化小作坊,为公司提供原材料。三是建立竹笋基地。公司以租赁或者托管的形式,与金子岩乡利溪村、连山乡连山村、金竹镇半山村等9个村建立了笋用林基地667公顷(一万亩),与县内竹林资源丰富的15个行政村笋用林基地建立了技术指导和购销合作的关系。2019年,公司支付农民工工资300多万元。2020年采购基地竹笋4000多吨,2021年采购春笋1万吨。四是鼓励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生产模式,激发村集体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带动注册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0余家,逐步完善竹笋加工产业链,盘活村集体经济合作社50余家,带动就业2万余人。

猜你喜欢

会同春笋竹笋
食春笋知春味
艺术节播下的种子正发芽
竹笋
竹笋
小竹笋的梦
挖竹笋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历史之外遇见会同
寄情山水 超然物外
还原儿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