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3-06-28吴林熠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负面影响网络环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媒产业日益兴盛,媒介暴力现象愈演愈烈,造成的后果常常难以挽回。久而久之,大众变得麻木,受媒介发出的暴力信息影响而不自知,进而身心受到伤害。媒介暴力现象不仅会让大众忽略真正重要的、应该关注的议题,阻碍文明社会的建设发展,还会削弱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因此,治理媒介暴力乱象,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研究发现,媒介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媒体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点击量,过度关注和渲染暴力事件;二是受众对暴力内容的好奇心和刺激需求,助长了媒介暴力内容的传播;三是現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在某种程度上未能有效约束媒介暴力现象。文章在分析媒介暴力现象成因的基础上,从政府、媒介、受众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暴力内容的传播范围和程度,以减少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媒介层面,加强内部审查和管理,确保新闻报道符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受众层面,提高媒介素养,学会筛选、甄别信息。

关键词:媒介暴力;新媒体;新闻伦理;网络环境;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7-0120-03

一、媒介暴力的概念、形式及特点

(一)概念

当前,学界对“媒介暴力”概念的看法各异。邵培仁认为,“媒介暴力”是指出现在书籍、报纸、电视、电影、电子游戏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并且人们的生活会受到这些暴力内容的影响[1];陈宪奎认为,媒介暴力可以分为“真实暴力”和“幻想中的暴力”[2];还有学者认为,“媒介暴力”指的是媒介作为施暴主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向受众传播暴力内容,并给受众的身体、认知、心理带来消极影响[3]。

虽然不同学者对于媒介暴力的定义不同,但综合来看,“媒介暴力”的定义可概括为:在电视、电影、电脑游戏、音乐视频等媒介形式中出现的暴力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对受众产生负面影响。媒介暴力包括媒介化的暴力、暴力化的媒介以及虚拟化暴力。

(二)形式

显性暴力。“显性暴力”,是指直接展现暴力行为或暴力内容。这种暴力通常以视觉形式呈现,如电影、电视节目、新闻报道、网络视频等。显性暴力通常包含打斗、枪击、刀割、爆炸、车祸等场景,这些场景会直接呈现人体受到的伤害和痛苦。显性暴力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观众可能会产生恐惧、愤怒、厌恶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显性暴力可能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隐性暴力。“隐性暴力”,是指得到媒体认同的,通过图像、游戏等形式被普遍展现出来,被媒体认为是合乎情理的暴力形式[4]。这种暴力通常以非视觉形式呈现,如文字、音频等。隐性暴力通常包括暴力言语、暴力场景的隐晦暗示、暴力文化的渲染等。隐性暴力虽不如显性暴力直接,但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样严重。隐性暴力可能会对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致使人更易借助暴力来解决问题。

(三)特点

第一,信息传播无界限。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不再受到地域、时间等的限制,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有关某人的负面信息或虚假信息被发布,其很快就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第二,情绪传染性。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很容易引发情绪共鸣。人在情绪的驱使下可能会参与到媒介暴力行为中,甚至不经意地成为施暴者。

第三,去中心化。新媒体的去中心化特点使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把控。如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介暴力很难被遏制。

第四,真实性与虚假性交织。新媒体时代,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共存,人们很难分辨媒介暴力背后的真相。并且,用户使用新媒体时可塑造虚拟身份,使得媒介暴力行为追踪难度大大增加。

第五,人际关系扩展。新媒体时代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加广泛,因而人们很容易陷入媒介暴力风险中。

二、媒介暴力的分类

媒介化的暴力、暴力化的媒介和虚拟化暴力,是现代社会中与媒体暴力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社会和个体。

“媒介化的暴力”,是指暴力事件在传播过程中被扩大化、戏剧化甚至娱乐化。媒体可能为了追求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对暴力事件进行过度报道和煽动,从而导致暴力事件传播及影响范围扩大,使得更多受众受到负面影响。

“暴力化的媒介”,是指媒介本身以暴力内容为主要传播内容,展示、宣扬暴力行为。如部分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媒介产品过度渲染暴力场景,通过暴力场景吸引受众关注,引导受众模仿暴力行为。

“虚拟化暴力”,是一种通过虚拟场景和角色实施的暴力行为,主要发生在网络空间。虚拟化暴力包括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网络欺凌、网络暴力言辞等。这种暴力虽然发生在网络空间,但同样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如诱发心理问题、引发实际暴力事件等。

三、媒介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心理因素

自我实现心理。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和动机接触媒介,从中得到满足[5]。该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用户会使用新媒体——大多数用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使用新媒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6]。人们在使用新媒体时处于匿名状态,因此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表达观点。在此过程中,部分用户忽略了适度原则,越过红线,导致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甚至有些用户存在攻击性心理,刻意借助媒体手段攻击他人。

从众心理。人在面对压力时会倾向于在行为、观点和态度上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心理容易导致个体追随主流观点而放弃独立思考,丧失判断力[7]。互联网上大多数用户都害怕因为意见差异而被群体孤立,渴望在群体中得到认可和庇护,由此产生了“沉默的螺旋”,即大多数人的意见声势强大,导致弱势一方的意见逐渐下沉直至被淹没[8]。一方面,人容易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当看到其他人参与媒介暴力时,就容易跟随他们的行为,从而加剧媒介暴力现象。另一方面,人倾向于遵循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行为,即便这些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恶劣的。从众心理导致更多人参与媒介暴力。

(二)媒介环境因素

新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暴力行为一旦发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传播开来;用户使用新媒体时可匿名,降低了行为风险,致使媒介暴力现象更加猖獗;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可以跨越国界传播,加大了打击媒介暴力现象的难度。

(三)传播渠道因素

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也可能会加剧媒介暴力现象。论坛、博客等平台允许用户自由发表观点和评论,恶劣言论和行为可能得到传播、支持,且这些言论和行为难以被遏制。随着大量自媒体账号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追求高关注度,故意报道和传播含有暴力性质的内容,从而助长了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

(四)法律法规因素

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媒介暴力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监管和制裁。并且,执法部门对媒介暴力行为的执行力度不足,无法有效打击媒介暴力行为。此外,公众法律意识淡薄也是媒介暴力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

四、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英国学者格雷姆伯顿在《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一书中提出,“我们不应该把有关暴力影响的讨论仅仅置于负面的框架内”[9],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媒介暴力的负面影响。

(一)造成心理伤害、名誉损害

一方面,受害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焦虑和恐惧,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可能会陷入抑郁、自卑、自责等心理困境,认为自己无法摆脱负面舆论的困扰,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另一方面,暴力事件一旦发生,负面信息将迅速传播,受害者的形象可能遭受重创。这不仅会影响受害者在工作、学习和社交场合的形象和声誉,甚至可能导致其失去工作机会和社会地位。

(二)社会道德沦丧

媒介暴力现象频发可能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当暴力行为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很可能失去对道德底线的敬畏,甚至将媒介暴力视为一种正常现象。这种心态很容易扩散至整个社会,使社会道德风气恶化。社会道德沦丧会破坏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和谐发展。

(三)网络环境恶化

媒介暴力现象使网络空间充斥负面信息和恶劣言论,影响网民的网络体验。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促使其模仿恶劣行为,甚至陷入暴力的漩涡。

(四)法治社会受损

媒介暴力现象频发将影响法治社会的建设,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度下降。同时,执法部门在打击媒介暴力现象时面临诸多困难,如取证难、处罚难等。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公共信任的瓦解,公众在网络空间的信任水平下降,人际关系变得疏离。公共信任的瓦解将进一步削弱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五)诱发现实暴力

媒介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大量传播暴力内容将诱发现实暴力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阻碍法治社会的建设。正如学者龙勃罗梭所言,“媒介对于暴力的传播是诱使公众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10]。

从众多案例中可以发现,观看暴力内容容易让人产生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尤其是未成年人,他们对于暴力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应对能力弱。媒介暴力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影响不容忽视[11]。

五、媒介暴力的应对策略

(一)政府层面

政府要不断完善媒介管理制度,防止媒介暴力现象的发生[12]。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和限制暴力内容的传播范围和程度,为监管和惩戒提供明确依据。二是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跨部门协作的监管机制,有效发现、及时处置媒介暴力内容。三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对媒体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新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四是要重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媒介素养。

(二)媒介层面

专家学者根据新闻伦理原则确立新闻传播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并积极开展实施,以实现对新闻传播工作的规范和约束[13]。媒体应建立自律机制,加强行业内部监督和评价,共同抵制媒介暴力现象。

除要发挥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外,还要引导社会道德风向[14];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遵守行业道德规范,提高新闻专业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虚假新闻持反对态度;要深刻认识到,不放纵媒介暴力行为,是媒体从业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15]。

(三)受众层面

受众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筛选、甄别信息,精准判断媒体报道的真实性,避免被有害信息误导。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学会尊重他人,克制言辞,倡导文明、理性的互动,避免传播、参与暴力行为。当发现媒介暴力内容时,要积极利用举报渠道,配合监管部门,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六、结语

网络环境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媒介暴力的受害者,媒介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要想彻底解决媒介暴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媒体要建立自律机制,加强内部审查和管理;受众要提高媒介素养,行使好监督权。如此,媒介暴力现象定能得到遏制,网络环境将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范红霞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与传播民主的议题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6):1-7.

[2] 陈宪奎.美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18.

[3] 辛逸乐.媒介暴力的正负效应及对策探究[J].中国报业,2018(8):58-59.

[4] 李东静,蒋彦书,贺光奕,等.媒介暴力的消极影响[J].今传媒,2007(3):52.

[5] 李伟.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7):44-45.

[6] 苟永强,丁雪健.微信用户媒介使用行为及心理需求探究: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4):69.

[7] 乐国安,管健.社会心理学[M]. 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9-305.

[8] 倪艳楠.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9] 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8.

[10] 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人论[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41.

[11] 王玲宁.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暴力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4.

[12] 袁博,石静.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以校园暴力事件为例[J].今媒體,2016,24(9):32-33.

[13] 张咏华,黄挽澜,魏永征.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9.

[14] 苏巧凤.试论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维护新闻的真实性[J].传播力研究,2019(35):156.

[15] 楚建锋.影视暴力何时休[N].人民日报,2011-09-24.

作者简介 吴林熠,研究方向:影视制作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负面影响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