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晤士报》的新能源话语特征及镜鉴价值

2023-06-28孔德亮韩辉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泰晤士报语料库

孔德亮 韩辉

摘要:《泰晤士报》作为英国第一大报,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它刊登了一系列国际新能源发展动态的相关报道,构建了独特及持续性的新能源话语。自建“《泰晤士报》新能源报道语料库”(2002—2021年),采用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通过主题词、搭配词、索引行分析新能源话语的特性和倾向性:英国全面致力于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的相关报导持续增长;传统能源逐渐向新能源转型,财经是影响新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新能源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关涉多个国家和地区,反映了复杂的国际关系。

《泰晤士报》的新能源话语多角度展现了英国新能源战略;正面构建中国能源形象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负面甚至误解的话。深入了解《泰晤士报》构建英国政府新能源战略及其话语的策略,为构建积极正面的中国新能源国际形象提供参考:一是以实际行动做好新能源发展工作,二是形成中国的新能源话语体系,三是借助国际媒体讲好中国新能源故事。

关键词: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泰晤士报》;新能源;形象构建

中图分类号:F416.2; 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2-0047-09

一、引言

当今,全球的能源矛盾日益突出,以风能、潮汐能、绿色氢能、太阳能、生物能、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革命促进了全球能源转型升级,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领域也成为了绿色话语权争取的重要场域。

新能源话语体现了制度性话语权和外交话语权,中国要提升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性和制度性引领力,就不能忽视欧美国家对国际新能源领域话语权力格局的影响力。197-1032021年9月,英国政府公布最大一轮可再生能源计划,斥巨资发展新能源,实现全球领先气候变化目标的战略布局,英国正在谋求新能源国际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等生态话语深入人心。

《泰晤士报》是英国第一大报,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它密切关注着国际新能源的发展动态,刊登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构建了独特及持续性的新能源话语。例如,2021年4月22日报道了习近平参加植树活动,称赞中国的“双碳”目标给世界带来了惊喜。2而就在2020年12月1日,它发表报道 Britain can counter China's threat to international order,称中国正在谋求于2035年之前实现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的独立自主。3显然,《泰晤士报》的新能源报道蕴含了复杂的话语、权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等内容,因此我们探究西方新能源话语的构建模式,以服务于中国的新能源话语实践。

新能源成为国内外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他们关注一些国家或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做法4-5,分析新能源相关的法律或政策6-7,考察新能源和地缘政治的关系8;碳中和、碳达峰视野中的新能源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9-10。而关于新闻媒体中新能源问题报道的研究甚为鲜见,从语料库角度对媒体中的新能源话语进行分析的研究更少。因此,面临能源转型、“双碳”目标等挑战和机遇,本研究从语料库角度分析新能源媒体话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语料库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本文采用的理论框架是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这一理论框架是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融合的产物。费尔克拉夫(Fairclough)1989年最早提出批评话语分析理念,并逐渐发展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话语分析范式,该理论认为话语是一种能够从意义上表征、标识和建构世界的实践;它突出强调话语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话语影响社会结构,并由社会结构决定,进而促进社会连续性和社会变革;将话语视作构建社会现实、体现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将话语与社会权力紧密连接起来,旨在通过话语揭示、分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或改进问题的策略。11费尔克拉夫1992年提出“Text(文本)—Discursive practice(话语实践)—Social practice(社会实践)”三维话语分析框架,并用以分析了英国《太阳报》等大众媒介文本12;致力于剖析話语中呈现的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发现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深层问题与真实寓意13。近年来,批评话语分析颇受传播学领域媒介话语分析的青睐,多见于对新闻报道等媒介话语进行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析。14-15

然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范式缺乏典型的收集语料的方法16,难以考察媒体话语涵盖的庞大语言网络。而语料库辅助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发挥批评话语定性分析的深度和语料库语言学定量分析的广度优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考察新闻媒体话语。一方面,语料库包含的大量真实文本弥补了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广度上的不足,基于量化数据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减少研究者在选择分析材料时的随意性和阐释文本时的片面性,从而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17;另一方面,批评话语分析也能够弥补语料库语言学话语分析存在的语篇意义有限和社会文化语境缺位等问题。鉴于此,Baker等提出了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将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融合,提出了由九个步骤构成的分析框架:(1)分析研究课题的社会文化语境;(2)确定研究问题和语料库建库步骤;(3)借助语料库技术统计词频、词丛、分布等;(4)定性分析小规模的代表性语料;(5)提出新假设或研究问题;(6)针对新假设进行语料库量化分析;(7)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互文性或互话语性;(8)新的假设;(9)进一步的语料库分析。18本研究参照Baker等的九步骤分析框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旨在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

(1)报道趋势、主题词、搭配词和索引行等凸显了《泰晤士报》什么样的新能源话语;

(2)该报的新能源话语构建了什么样的中国新能源形象,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语料和方法选择

首先,采集了《泰晤士报》中含有“new energy(新能源)”的全部报道,发现它第一篇关于新能源的报道出现在2002年,因此,将语料的时间跨度设定为2002—2021年,手动剔除无关报道,自建“《泰晤士报》新能源报道语料库”(The Times New Energy Corpus,简称 TNEC),共含报道901篇,总形符数为758 208。其次,利用Excel绘制报道的整体趋势图;借助LancsBox等语料库软件,分析主题词、搭配词和索引行,找出报道中新能源话语的特征及倾向性。最后,解析《泰晤士报》新能源话语对英国能源战略和中国能源形象的构建,提出服务于中国新能源话语对外传播的话语策略。

三、文本分析

(一)文本演化:新能源报道波段式持续增长

文本的产生和演化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影响着文本的数量消长和话语特点。因此,有必要了解《泰晤士报》新能源报道的变化趋势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为了直观地考察《泰晤士报》关于新能源的报道趋势,本文统计了它每年刊登的报道数量,并制作了折线图(见图 1)。2002—2021年20年间,年均达到47.42篇,由此可见新能源是《泰晤士报》持续关注的焦点。图1趋势线显示,《泰晤士报》关于新能源的报道数量呈现出波段增长的趋势,表明该报对新能源的关注热度持续不减,这和英国政府重视新能源及不断颁布与新能源有关的政策文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008年,英国出台了《能源法》《规划法》和《迎接能源挑战——核能白皮书》等文件;2010年,《新能源法》增加了碳捕获与储存、能源市场的公平性等新内容;2011—2013年,连续发布并升级了《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致力于释放英国的可再生能源潜力;2017年,英国煤炭产量降至300万吨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些都引发了《泰晤士报》对新能源的关注持续升温。

由图1还可以看出,在报道总数量持续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几个重要的节点。2008年达到第一个峰值(65 篇);2010年达到第二个峰值(70 篇),创下历年最高记录;2012年达到第三个峰值(68 篇);2017年达到第四个峰值(64 篇)。期间, 因2011年受到日本大地震影响、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道数量呈现断崖式下降局面。

(二)主题词分析

1.提取主题词

主题词不是词的绝对频率,而是将目标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进行对照,出现频率特别高的词,这些词能够反映目标语料库的主题内容。“将一定数量的主题词概括起来分析,不但可以得出对话语内容的总体认识,还可以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有所揭示。”19参照语料库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BNC(英国国家语料库)收录了20世纪后期以来现代英式英语约1亿单词,因此,本研究选用英国国家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将两个语料库进行对照后,选取了前100位的主题词,合并单复数重复的词汇后共获得73个,大体可分为四类:能源类、政治经济类、时空类和其他,并利用在线的微词云工具制作了云图(见图2)。

2.主题词特点:展现能源转型的多维图景

(1)能源类主题词特征及能源转型趋势。云图2(1)显示,围绕着energy(能源)出现频率最高、最受关注的主题词,传统能源和新能源词汇几乎全部出现,对比鲜明。例如,属于燃料类的gas(气)、oil(油)非常突出,分别出现了1 299和1 080次,平均每篇报道出现1次以上;其次是coal(煤炭),出现了311次。云图2(1)中的carbon(碳)和云图2(4)中的emissions(排放)、climate(气候)遥相呼应,显示出传统能源带来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报道在关注传统能源及带来的问题的同时,又非常注重将新能源作为解决问题的出路,以 solar(太阳能的)、wind(风能的)和nuclear(核能的)为代表的新能源词汇频繁出现;而且,报道通过 new(新的)、renewable(可再生的)、best(最好的)、green(绿色的)、high(高的)等显性评价类形容词, 赋予了新能源以具体和鲜明的特征。

結合语料库考察研究发现,报道主题呈现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过渡的趋势。例如,电能类(electricity、power)词汇处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交汇点上,既有 coal electricity(煤炭电能)等词汇,又有 low carbon/clean electricity(低碳/清洁电能)等表达,且后者数量多于前者,突出了传统电能向新能源电能的转型升级。

(2)财经类因素影响新能源发展。云图2(2)突出显示了经济、财政等方面的主题词,表面来看,这些主题词似乎和新能源没有明显关系,然而调查语料库发现,它们是影响新旧能源转型的重要因素。首先,主题性突出的是财经类词汇,云图2(2)共含有23个主题词,其中的19个属于财经类,如companies(公司)、investment(投资)、investors(投资者)、customers(客户)、market(市场)、prices(价格)、 pay(支付)、economic(经济)、cost(成本)等,印证了《泰晤士报》经常性的报道,即采取财政经济措施解决新能源问题。值得注意的是,companies 的词频最高(1 806次)且主题性最明显,和语料库出现频率较高的能源公司密切相关。其次,政治类主题词数量较少,主题性不太明显,这类词主要有 government(政府)、president(总统)、policy(政策)、minister(部长)等。值得注意的是,government 的词频是1 342次,仅次于 companies,然而它的主题性却大大低于 investment 等频率并不太高的词,一方面暗含着英国社会的重商传统,另一方面报道中不突显政治因素在新能源发展中的作用。

(3)内外空间和时间关系重叠交叉。云图2(3)显示了明显的时间类和空间类主题词,就主题性而言,空间类词汇比时间类词汇更明显。尽管不少报道也涉及了能源发展的过去、现在并关系着未来,但主要还是从横向的地域角度进行切入,如UK(英国)、China(中国)、Scotland(苏格兰)、London(伦敦)、world(世界)等。其中,英国的主题性最为突出,UK共出现699次,涉及英国本土能源话题的各个方面,如可替代性、目标、可持续发展、供应、进出口、科学研究、政策、就业、传统能源等,反映出英国已经全面致力于发展新能源;然后是Scotland、London 等地方,分别出现344和418次,凸显了苏格兰在新能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新能源对伦敦的重要性;homes(336 次)则体现了家庭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China 的主题性也特别突出,出现413次,涉及“中国智造 2025”、新能源战略、“双碳”承诺、能源国际地位、中英和中欧关系等。主题词 world、global(全球的)、Europe(欧洲) 等显示出《泰晤士报》新能源报道的国家关系和国际视野。整体而言,云图2(3)表明,报道常将新能源话语置于纵向时间轴和横向地域轴重叠交叉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予以考察。

(4)将不易归类的主题词都放在云图2(4)中,最明显的主题词是 climate,出现了546次,且大多和 change(变化)共现(409次)。尽管这些主题词不像前面三个领域具有统一的语义范畴,但通过 climate、change、cut(减少)、emissions 等主题词分析,并结合语料库考察,能隐约显示出一条新能源和环境变化、节能减排并置的内在线索。

(三)搭配词分析

1. 提取高频搭配词

“某些词频繁地出现在另外一些词的旁边或是与之邻近的位置,这个现象就被称为是搭配。”20具体而言,搭配要考察的是节点词和哪些词频繁共现,围绕节点词,各类高频搭配词往往会形成一个搭配网络。搭配分析被证明是话语分析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既能揭示词汇关联的模式又能展现一个词是如何获得语境意义的,而这种意义可能与它的字面意义不同,甚至相矛盾。21围绕节点词的搭配跨距选择和搭配测量方式都会影响分析结果。本研究将搭配跨距设定为“L5-R5”是适宜的22,搭配测量方式选择 MI3 值(≥3)是适宜的23,利用Lancsbox 软件,共获取节点词 new energy的搭配词共251条。同时,为了有效分析大规模语料中节点词 new energy 的意义建构和话语内涵,列出了排名前30的搭配词(见表1),通过这些搭配词来分析新能源话语的特征。

2. 搭配词特点:突出能源转型的途径和重点领域

由表1可知,这些搭配词反映了新能源及能源转型实现的不同方面,将之归纳为途径、领域、影响和性质四个类别。再结合相应的语料,进一步分析这些搭配词和节点词 new energy 共同构建的话语范畴。

新能源的途径类搭配词所占比例最高,搭配强度和搭配频率都是最高的,报道内容显示,technologies(技术)、 investment、infrastructure(基礎设施)、research(研究)、government and policy(政府和政策)及standard(标准)等途径能够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能够为英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提供新能源来源。新能源的领域类搭配词参数值排名第二,涉及renewables(可再生能源)、vehicles(汽车)、coal、fracking(裂变)、soalr、wind、nulear等方面,除了煤炭以外,其他传统能源都没有出现,显示出报道对新的能源形式更感兴趣。新能源的影响类搭配词尽管占比不高,但却是一个伴随性话题,例如,报道中提到节点词时,经常会提到发展新能源对environmental(环境的)、climate、global、future(未来)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表示性质的搭配词最少,参数值也最低,只有 strategy(战略)、revolution(革命)、green,这或许是由于媒体普遍认为新能源是一个常识性话题,对其性质无需过多修饰或阐释。

值得注意的是,除 inject(注入)、develop(发展)、environmental 和global外,其他高频搭配词都是名词或准名词。这表明新能源搭配词的名词化倾向,报道是意图将新能源各个领域构建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或常识,有意识地表明英国必须要面对或解决其中的挑战或问题。

(四)索引行分析

索引行分析是语料库研究方法的核心。它能够展示词汇的反复共现状况,提供词汇使用者意义倾向方面的信息,让我们看清楚它们之间独特的关联和联想意义。24分析索引行能够发现高频词或高强度搭配词所不能揭示的主题和语言模式,有利于揭示文本潜藏的意义。利用 Lancsbox,获得含节点词“new energy”的索引行共1 039条。面对数以千计的索引行,节点词 L1-R1跨距内的词形往往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着眼点。例如,有必要捕捉节点词有所作为或是对节点词有所施为的动词25;就语料库里面的词汇结构而言,“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名词”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性和普遍性特征26。观察发现,TNEC语料库中包含的“形容词+new energy”(42条)、“new energy +名词”(709条)和“动词+new energy”(169条)索引行数量较多,并且隐含着这样一条线索:新能源地位很重要—新能源涉及多个具体领域—采取措施发展新能源。因此,本研究提取39条代表性的索引行(见表2)来综合考察索引行体现的新能源话语内涵。

1. 突出新能源的重要地位,反映了复杂的国际关系

首先,“形容词+new energy”类型往往能体现事物的性质或态度。Halliday等将形容词的功能分为指示语、类别语和特征语,又将特征语细分为表达事物本身客观属性的经验特征语和表达说话人对事物主观态度的人际特征语。27表2中N1—N15是包含典型类别语和特征语的索引行, 清楚反映了报道对新能源地位的态度,crucial(关键的)(N3)、fancy(优质的)(N4)、fastest-growing(快速增长的)(N5)、huge(巨大的)(N8)、innovative(创新的)(N9)、major(主要的)(N10)、revolutionary(革命性的)(N12)、vital(必要的)(N15)等都属于高值形容词,它们体现了新能源非同寻常的作用——关键、巨大、主要、革命性、重要,同时具有创新性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向英国社会传递出新能源发展不容忽视的强烈信号。N26的revolution、N27的strategy与上述形容词遥相呼应,进一步向读者强化了新能源的重要地位。N20则强调了新能源经济对大西洋两岸的重要意义,也隐含着欧洲和美国经济具有某种紧密的关联。

其次,索引行反映了新能源领域较为复杂的国际关系。用表示规模的经验特征语分别报道了新能源三个事件:英国石油公司(BP)在北非的巨大发展(N1)、英国石油集团(BG Group)利用北海天然气资源替代传统能源供应(N8)、南苏格兰电力公司(Scottish & Southern Energy)减少小水电项目以获得政府补贴(N13)。N33、N34分别报道了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公司对新能源供应的巨大投资,N34的扩展语境显示壳牌公司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约 240亿英镑)来发展新能源。N36报道了俄罗斯正在北极寻找新的能源储备。N37 报道了美国政府正在寻找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并准备减少油耗大的汽车。N19夸张报道了中国和印度的能源消费巨大,达到了“无节制的”境地,影射中国和印度抬高了能源价格。总之,索引行隐含的国际关系和能源话语,能够显示出西方大国都在积极争夺新能源发展的话语权。

2. 瞄准多个领域,采取积极措施

在“new energy+名词”的结构中,new energy 属于类属,名词属于主词,两者的结合展现了新能源非常受关注的领域。TNEC语料库包含的“new energy+名词”索引行共有709条,是占比最高的索引行,充分显示了新能源领域的广泛性和多样性。N17和N28报道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和整个语料库出现的新能源汽车(cars/vehicles,10多次)相呼应,形成了一个较强的新能源汽车语义场,凸显了英国媒体对该领域的关注。此外,新能源还涉及projects(项目,N6)、infrastructure(N15)、efficient standards(高效能标准,N21)、generation(发电,N23)、services(服务,N35)、investments(N14)等方面,大部分与前文的主题词和搭配词相印证,说明新能源发展涉及多个领域。

观察“动词+new energy”索引行发现,出现最多的动词是 develop(19次),占比为11.24%;其次是find(发现,15次),占比为8.87%。节点词“new energy”很少单独出现在动词后面,绝大多数都是充当它后面某个主词的修饰语,形成独特的“动词+new energy+名词”的语言型式,赋予了索引行更加丰富的含义。N29—N39主要聚焦于促进新能源转型所采取的措施。N29是说英国将家庭厨房、客厅作为推进新能源的一个重要场所,类似的表达在语料库中出现过四次;N30 是说英国瞄准了面向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技术;N31—N37突出了build(建设)、develop、find三方面的努力,表明英国在新能源系统、来源、供应、资源、服务和储备等多个领域采取措施;N16、N39体现的是通过法律手段促进新能源发展,N16是新能源法案,N39是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审查新能源法律。

四、英国新能源战略和中国新能源形象

(一)报道展现英国新能源战略

“话语是解释世界多个方面(物质的、社会的及心理的)的符号方式,能够被不同群组的社会行为者从不同立场或角度予以识别。”28发表数量、主题词搭配和索引行等研究结果表明,《泰晤士报》展现了英国新能源发展的纵向和横向特点。

就纵向而言,新能源已成为报道中一个持续和高频的话语主题。2002—2021年,900余篇报道形成了一条新能源话语链。期间,虽然受到如巴黎气候大会、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的影响,报道数量出现较大起伏变化,但仍然凸显了英国社会对新能源的高度关注。例如,2021年7月,《泰晤士报》报道了《英国氢能战略》,确定了2030年英国政府低碳氢能发展战略29;2021年8月,发表了题为《潮汐能比风能和太阳能更有优势》的报道30。我们将这些新能源话语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审视,可以准确判断新能源话语映射的时代变化和英国的政策导向。通过《泰晤士报》了解英国“绿色工业革命”“后疫情时代绿色复苏”等新能源理念或举措,可以以此为鉴丰富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理念,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理念、政策等的更新和升级,为中国新能源理念、举措等的对外宣传提供舆论对接点。

就横向而言,新能源话语涉及氢能、核能、技术、金融、产业布局等领域,反映出英国已将新能源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例如,2021年3月28日报道了英国的减排目标及其引领世界绿色交通发展的雄心。英國为了保持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势必会与其他国家展开既合作又竞争的互动,《泰晤士报》作为英国主流媒体,其相关报道会反映出英国最新关注的新能源发展领域以及合作竞争方向。鉴于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准确捕捉《泰晤士报》关于新能源的宣传,推动中英两国就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展开对话,为合作提供舆论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密切关注《泰晤士报》等媒体相关报道,我们可以洞察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趋势,了解其他国家新能源发展目标,为中国新能源战略提供外部参考,推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构建中国新能源形象

TNEC语料库中含“China”的索引行共413条,占“new energy”总索引行的39.7%,涉及201篇报道,占总报道篇数的20.1%。报道中的新能源话语主要将中国塑造成了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快速转型的国家、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国等,同时也有一些负面报道。

1.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国

例1 China became a net oil import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early 1990s and demand surged again after it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31

2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需求再次激增。

例2 As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biggest economy after America, it has also become the top energy consumer and the greatest emitter of carbon dioxide.32

随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最大经济体,它也成为了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碳排放国。

早期的报道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能源消费,例1和例2实际提到了三个重要时间节点: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逐渐步入快车道;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成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2.能源快速转型的国家

例3 China has already shown that it is ready to explore different types of nuclear technology to break its dependence on fossil fuels.32

中国已经表明,将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核技术,以打破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例4 The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polluting and energy and resources consuming industries to clean, “green” businesses is hugely ambitious, and is happening.33

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正在由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向清洁、“绿色”企业快速转变。

《泰晤士报》关注着中国的能源政策变化和能源转型进程,例3选自题为 China chases secret of cold fusion(中国寻求冷聚变的秘密)的报道,称中国正在积极研究清洁能源技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例4则对中国的能源转型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突出了中国企业正在走上清洁、“绿色”发展的道路。

3.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国

例5 China's carbon trading pledge signals new world order.34

中国碳交易承诺标志着世界新秩序的开启。

例6 China may not lead the world militarily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but it is on course to lead the world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new energy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industries. This gives UK business a huge opportunity.35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会在军事上领先世界,但它正在以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引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这将给英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

例7 We must increase the area of forest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forests and add to the carbon sink of the ecosystem, so that we can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reach our goals of peaking the carbon use and neutralis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to safeguard the global ecological security.2

我们必须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生态系统的碳汇,以便能够为实现“双碳”目标、保護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近几年,《泰晤士报》不断关注中国的新能源政策,例6中预测中国的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将会引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并非常乐观地认为这对英国企业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例7是对习近平原话的引用,该报道中首先介绍了习近平参加植树活动,并赞赏“习近平正在植下绿色的种子”,还引用了习近平的其他生态理念,盛赞了中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这些新能源话语构建了一个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泰晤士报》新能源话语构建了总体正面的中国新能源形象;同时也有些误读或负面话语,不利于中国新能源形象在海外的提升。例如,相关报道认为中国制订的电动汽车政策给英国带来挑战并使之失去动力。这就需要我们及时洞察此类话语事件,依据强有力的事实,积极应对,扩大对外宣传,表明中国的新能源政策不仅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挑战,而且还会有利于双方实现减碳减排目标、推动新能源领域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共赢发展。

五、结语

媒体对受众有长期影响,起初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形象和概念的重复而增强。36在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是公众作为主体感受国家客体而形成的复合体;一个国家在海外媒体中如何被评价和描述,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国的态度。通过对《泰晤士报》新能源话语的分析,发现了西方新能源话语的复杂性,特别是中国在其中的具体话语表征,有利于我们“超越新能源自身观察新能源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中国应“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清洁能源革命在中国的发展”37,以实际行动做好新能源发展工作,为提高中国的新能源国际形象提供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了解国际新能源的话语动向,形成中国的新能源话语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新能源话语对外传播,“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能源治理中的制度性绿色话语权”199。三是借助国际媒体讲好中国新能源故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38,构建正面的中国新能源形象。四是面对国际新能源话语中的偏颇、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需要进行有效的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更好地传播中国新能源的“绿色”声音。例如,我们需要发挥China Daily、Global Times等英语外宣媒体的传播优势,将习近平主席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理念和“双碳”目标等能源、环保重大举措和发展成效结合起来,对外介绍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以鲜活生动的实践介绍新能源政策,凸显中国发展新能源对世界的贡献。

新能源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对其话语构建也必然是多维度、多方面的。就此而言,本研究对《泰晤士报》相关报道的分析还不够深刻,对隐含的话语、权力、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等内容挖掘还不够,也缺乏对多个媒体新能源话语的对比研究。立足于“了解世界、服务本土”,未来的研究既要继续深入挖掘某一个媒体的新能源话语,又要扩大研究范围,对多个媒体进行综合或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昕蕾.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新能源外交[J].学术前沿,2021(14).

[2] Tang D.Xi Sows Green Seeds in a Sloud of Smoke[N/OL].The Times,2021-04-21(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xi-sows-green-seeds-in-a-cloud-of-smoke-2hknpnv82.

[3] Tugendhat T.Britain Can Counter China's Threat to International Order[N/OL].The Times,2020-12-1(2)[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britain-can-counter-chinas-threat-to-international-order-0252xqcbl.

[4] 何继江,马钰.德国2050光伏发展情景对我国能源转型的启示[J].环境经济,2021(7):58-64.

[5] Fernández M M,Flores O O,Iglesias G R,et al.New Energy Sources:Blue Energy Study in Central America[J].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2017(9):9014101.

[6] 呂江.“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能源供需平衡机制的构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1):159-165.

[7] Juan C Reboredo,Xiaoqian Wen.Are China's New Energy Stock Prices Driven by New Energy Policies?[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5(45):624-636.

[8] 吴磊.新能源发展对能源转型及地缘政治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21(1):62-70.

[9] Caineng Zou,Bo Xiong Huaqing Xue.et al.The Role of New Energy in Carbon Neutral[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1(2):480-491.

[10] 王永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中国的新能源革命[J].人民论坛, 2021(14):88-96.

[11] 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9:37.

[12] 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1992:105-192.

[13] 刘文宇,毛伟伟.非洲报纸媒体中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辅助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2020,37(2):9-15.

[14] 李敬.传播学领域的话语研究——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内在分野[J].国际新闻界,2014, 36(7):6-19.

[15] 许涌斌,高金萍.德国媒体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语料库辅助的批评话语分析[J].德国研究,2020,35(4):151-167.

[16] Meyer M.Between Theory,Method,Politics:Positioning of The Approaches to CDA,in Ruth Wodak[M]//Wodak R,Meyer M.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Sage,2001.

[17] 郭松.批評话语分析:批评与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1(4):34-47.

[18] Baker P,Gabrielatos C,KhosraviNik M,et al.A Useful Methodological Synergy?Combin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rpus Linguistics to Examine Discourses of Refugees and Asylum Seekers in The UK Press[J].Discourse & Society,2008,19(3):273-306.

[19] 许家金.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64.

[20] Baker P.Using Corpora in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006:95-96.

[21] Richard Xiao.Collocation[M]//Douglas B,Randi R.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115.

[22] Sinclair 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105.

[23] 唐丽萍.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94.

[24] Hyland K.Corpora and Written Academic English[M]//Douglas B,Randi R.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nglish Corpus Linguis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5:301.

[25] Baker P.Using Corpora to Analyze Gender[M].London: Bloomsbury,2014:139.

[26] Biber D,Johansson S,Leech C N.et al.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21:325.

[27] Halliday M,Matthiessen 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2004:318-319.

[28] Fairclough N.A Dialectical-Relational Approach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Social Research[C]//Wodak R,Meyer M.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Sage Publication,2009:172.

[29] Swinford S.Push for Hydrogen Energy will Increase Household Bills[N/OL].The Times,2021-07-17(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push-for-hydrogen-energy-will-increase-household-bills-6kz7c08pr.

[30] Simons P.Tidal Energy has an Advantage over Wind and Sun[N/OL].The Times,2021-08-26(3)[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tidal-energy-has-an-advantage-over-wind-and-sun-qwnmbznpb.

[31] Anderlini J.China"World's Biggest Energy User"[N/OL].The Times,2021-08-26(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hina-worlds-biggest-energy-user-s6gv2rf57l0.

[32] Sheridan M.China Chases Secret of Cold Fusion[N/OL].The Times,2011-05-29 (1) [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hina-chases-secret-of-cold-fusion-cqvwbd33mrn.

[33] Cameron D.China's Growth is an Opportunity for UK[N/OL].The Times,2015-10-22(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hinas-growth-is-an-opportunity-for-uk-tkkqf5dkcg2.

[34] Tricia Holly Davis.China's Carbon Trading Pledge Signals New World Order[N/OL].The Times,2009-09-27(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hinas-carbon-trading-pledge-signals-new-world-order-rzczdtnz823.

[35] Cameron D.China's Growth is an Opportunity for UK[N/OL].The Times,2015-10-22(1)[2022-03-26].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chinas-growth-is-an-opportunity-for-uk-tkkqf5dkcg2.

[36] Baker P,Gabrielatos C,McEnery T.Discourse Analysis and Media Attitude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3.

[37] 李昕蕾.中美清洁能源竞合新态势与中国应对[J].国际展望,2021,13(5):130-152.

[38]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DB/OL].(2021-06-01)[2022-03-20].http://cssn.cn/jjx/jjx_qqjjzl/202106/t20210602_5337772.shtml.

责任编辑:曹春华

A Study of The New Energy Dis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Mirror Reflections

from The Times

——Corpus Assis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KONG Deliang, HAN Hu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266580,Shandong, China)

Abstract: The Times, as UK's largest newspaper with great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has published a series of reports on new energy development dynamics worldwide, giving rise to unique and continuous new energy discourses. The present study, drawing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rpus-assist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ies of the aforesaid new energy discourses through analyzing key words, collocations, and concordances in a self-built The Times New Energy Corpus (2002—2021).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UK is fully committed t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reports on new energy continue to grow; (2) Traditional energy sources are gradually transforming into new energy sources, and finance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sources; (3) New energy development involves various fields, countries and regions, reflecting the complex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ddition,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Times' new energy discourse presents a multi-faceted view of the UK's new energy strategy; while constructing a positive image of China's energy, it also has some negative or even misleading statements. As a result, in-depth researches on The Times'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the UK government's new energy strategy and its discourses can shed light on building a positiv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China's new energy. In reference to The Time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e should take practical action to promote China'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build China's new energy discourse system, and tell China's new energy story via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Key words: corpu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Times; new energy; image construction

英文編校:韩淑芹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泰晤士报语料库
Self-Supervised Entity Alignment Based on Multi-Modal Contrastive Learning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锁定用户——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泰晤士报》运营策略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黄金时代背景下英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以对《泰晤士报》的内容分析为例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