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对基层儿童呼吸道7项病原体感染的影响

2023-06-27符佩华张静林束珠张巧珍张妍涵张皓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7期
关键词:同年龄组病原体季节

符佩华 张静 林束珠 张巧珍 张妍涵 张皓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特别是在5岁以下儿童[1]。病毒感染是ARI的主要病原体,其感染谱受不同人群、季节、区域和年龄而变化[2]。报道显示[3-9],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率创历史新低,可能的因素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学校关闭、旅行限制、禁止大规模集会以及其它公共卫生和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的实施,以控制COVID-19。为了解上海基层在COVID-19流行期间ARI呼吸道常见7项病原谱分布情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COVID-19流行前)和2020年(COVID-19流行期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儿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ARI患儿共6 676例,采用双扩增法检测呼吸道7项病原体RNA: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腺病毒(adenovirus,AD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进行统计分析,为本地区儿童ARI临床诊治及防控策略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医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确诊为ARI患儿共6 676例,其中男性3 866例,女性 2 810 例,年龄28天~14岁,平均年龄(2.85±6.91)岁。2019年和2020年门诊和住院ARI患儿性别、年龄和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对象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zpyyll-2018-02)。

二、实验室检测

采用武汉中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双扩增法)。使用专用的咽拭子取样,将咽拭子插入采集管中,旋紧管盖,将采集管在旋涡混合器上振荡,采集管中的溶液转入1.5 mL离心管中,111×g离心3 min,上清液转移至干净离心管;11 100×g离心2 min,弃上清液,在离心管底部沉淀中加入0.2 mL生理盐水或PBS缓冲液,轻轻振荡;11 100×g离心2 min,弃去大部分上清液后收集管底的细胞沉淀,收集的细胞沉淀直接用于检验。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年份、季节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的差异分析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不同年龄间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分析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2019年和2020年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表1 2019年和2020年ARI患儿不同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2019年、2020年ARI患儿共6 676例,其中2019年3 705例,2020年2 971例,2019年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2020年(30.55%vs21.91%,χ2=62.901,P<0.001);2019年检出前三位的病原体依次为:MP(12.98%)、RSV(7.58%)、PIV(4.56%),2020年检出前三位的病原体依次为:RSV(9.79%)、MP(4.61%)、PIV(3.97%),2019年和2020年间MP、RS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IV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检出率2.83%,2020年检出率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9年合并3种及3种以上病原体感染共检测出5例,2020年合并3种及3种以上病原体感染未检出(见表1,2)。

二、2019年和2020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1 2019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春、夏、秋、冬季中,FluA、FluB、PIV、RSV、AD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在冬季检出率最高(15.99%),随着气候变暖逐渐降低,到夏季检出率最低(2.50%),秋季又逐渐上升(6.29%);ADV、MP、CP均在夏季检出率最高(4.20%、21.36%、0.23%),随着天气变冷逐渐降低,冬季达到最低(1.61%、5.90%、0.00%),到春天又逐步回升(3.02%、9.66%、0.12%);FluA、FluB在冬春季节检出率最高(3.54%、1.93%vs1.07%、1.09%),夏季逐渐下降,到秋季达到最低(0.75%、0.19%);PIV检出率随着春、夏、秋、冬季节变化逐渐减少;总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1)。

2 2020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春、夏、秋、冬季中,FluA、FluB、PIV、RSV、ADV、MP、CP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A在夏秋季、FluB在夏季、CP在春秋季无病原体检出;FluB、RSV、ADV在冬季检出率最高(1.64%、17.60%、2.93%),随着气候变暖逐渐降低,到夏季检出率最低(0.00%、0.25%、0.74%),秋季又逐渐上升(0.73%、7.25%、0.92%);除PIV在秋季检出率最高外(8.08%),其余病原体FluA、FluB、RSV、ADV、MP、CP均在冬季达到感染高峰;总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图2)。

与2019年相比,2020年ARI患儿病原体检出率在春、夏、秋季均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冬季检出率上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

表3 2019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图1 2019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图2 2020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三、2019年和2020年不同年龄组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1 2019年不同年龄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2019年,在不同年龄组间FluA、PIV、RS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luA随年龄增大病原体检出率逐渐降低(P<0.05),MP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逐渐增加(P<0.001);不同年龄组间总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6)。

2 2020年不同年龄组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

2020年,在不同年龄组,FluA、PIV、RSV、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逐渐降低(P<0.05);FluA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逐渐增加(P<0.05)。总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各年龄组检出率均减少,其中2~3岁组、7~14岁组患儿病原体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8)。

表4 2020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表5 2019年和2020年不同季节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表6 2019年不同年龄组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表7 2020年不同年龄组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表8 2019年和2020年不同年龄组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情况[n(%)]

讨 论

2019年12月底,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先后发现多例不明原因肺炎,随后在其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基于COVID-19高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特点,全国采取了针对COVID-19传播的严格防控措施:提倡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及人员聚集等。通过对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奉城医院两家医院门诊和住院的ARI患儿呼吸道7项病原体RNA检测,我们发现疫情前、疫情期间其呼吸道病原体的病原谱发生了变化。

疫情期间总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下降,合并2种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下降,合并3种及3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未检测出,大部分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降低,与其它研究一致[10-11],考虑与疫情期间加强防控措施,外出勤洗手、戴口罩、减少人员流动有关。与疫情前以MP检出率最高不同,疫情期间,RSV感染检出率占首要位置,这与赵林清等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12],分析原因可能跟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温度、降水量和不同生活习性有关;疫情前、疫情期间PIV检出率持平,考虑与疫情期间,由于以PIV感染高发期的春夏季节封控,病原体传播途径切断有关。具体有待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试验进一步分析其可能原因。

相比于疫情前,疫情期间春季、夏季、秋季病原体检出率下降,但从秋季开始又逐渐回升,到2020年疫情期间冬季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反超过疫情前,这与刘琳等的报告一致[13],一方面考虑秋冬季本应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高发季节;其次,随着夏季过后到秋冬季疫情好转,COVID-19防控措施的放松,很多学校从以线上居家上课为主,转为以线下学校上课为主的授课模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加剧呼吸道病原菌之间的传播;再次,有研究发现[14],疫情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降低后机体对各种病原体接触减少,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当正常社交开放接触呼吸道病原菌后感染反弹性激增,导致感染高峰期延后的现象。疫情期间FluA、FluB、CP分别在夏秋季、夏季和春秋季检出率为零,说明严格防控措施对控制流感和肺炎衣原体效果显著。

RSV感染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15],其检出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16-18]。本研究发现,2019年、2020年在28天~1岁年龄组患儿中,RSV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5.65%、15.65%),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婴幼儿期免疫力低,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功能完善,RSV感染率亦逐渐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发现,2~3岁组、7~14岁组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下降,考虑与疫情期间减少外出,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线上居家上课等有效阻断病原体传播,减少与病原体接触有关;28天~1岁组患儿疫情前后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考虑低年龄组患儿跟外界接触少,疫情防控措施相对于此年龄组患儿影响较小有关;而4~6岁组在疫情前、疫情期间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其可能原因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来研究。

本研究不足之处:本研究选择2019年、2020年两个年份进行研究,未能纵向观察疫情前、中、后期儿童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趋势,长期连续的监测是研究病原体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疫情期间由于疫情严重或者因为害怕交叉感染很多患儿未去医院就诊,导致疫情期间数据存在一定偏倚,数据代表性不足;检测病原体比较单一,很多其它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未检测;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严重程度也没有细分比较。

总之,COVID-19疫情期间,由于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ARI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下降,并且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季节性。提示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重视对呼吸道的隔离和防护,减少外出活动,保持安全距离,有效降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同年龄组病原体季节
不同年龄组人群接受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途径的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微刺激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不同年龄组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