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2023-06-27徐玉莹王涛贾世震方培钢张道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学术思想失眠

徐玉莹 王涛 贾世震 方培钢 张道宗

【摘 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总结其用药经验。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初次因失眠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张道宗教授门诊的患者,收集其中药处方,运用 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Statistics 26.0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结果:本次共收录医案86个,涉及152味中药,用药频次≥10次的有30味,其中甘草、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用药频次最高;对频次≥10次的29味药(除甘草)进行聚类分析提取出具有强链接关系的药物,较靠前的有首乌藤→酸枣仁出现了73次,首乌藤→合欢皮出现了68次,酸枣仁→合欢皮出现了67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合欢皮→首乌藤,合欢皮→酸枣仁,酸枣仁→首乌藤。四种药物的分析中支持度較高的有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茯神→茯苓+首乌藤、合欢皮→茯苓+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黄芪+酸枣仁+首乌藤。结论: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从心、脾、肾等入手,以安神定志为治疗大法,根据病家的病因、证候等因人施治,力求精准,多有良效。

【关键词】 失眠;用药规律;学术思想;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3-0085-04

Discuss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Professor Zhang Daozong for Treating Insomnia Based on Data Mining

XU Yuying1 WANG Tao2* JIA Shizhen1 FANG Peigang1 ZHANG Daozong2

1.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 China;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rug rule of Professor Zhang Daozong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summarize his drug experience.Methods Select from October 1,2019 to September 30,2021 during the first due to insomnia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hui acupuncture hospital) professor Zhang Daozong clinic patients, collect drug prescription, using Microsoft Excel2010 frequency statistics, SPSS Statistics 26.0 cluster analysis, Apriori algorithm for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explore professor Zhang Daozong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Results 86 medical cases, involving 152 TCM medicines and 30 flavors 10 times, including licorice, multiflorum vine, jujube kernel and acacia skin, 29 drugs (except licorice),73 times, 78 times and 67 times.In the analysis of drug combination association rules, there were wuvine, jujube kernel and jujube seed.In the analysis of three and four drugs, there are jujube kernel, wuvine, poria cocos, poria cocos + jujube kernel, astragalus + jujube kernel + wuvine.Conclusion Professor Zhang Daozong treat insomnia from heart, spleen, kidney, With the calm mind as the general treatme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syndrome, due to human treatment, and strive to be accurate, more good results.

Keywords:Insomnia;Drug Rules;Academic Thought;Data Mining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以经常性的不容易入睡,或易醒且不可再次入睡,或易惊醒常觉睡不安稳,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中医学称失眠为“不寐”或“不得卧”[1]。研究表明,全球约有31.6%的个体患有失眠,另有24%的人出现了关于失眠的症状[2]。失眠除了会影响睡眠,可能还会加剧现有疾病的进程,增加心理疾病的患病几率[3]。张道宗教授是第三、四、五、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安徽省国医名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载,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在治疗失眠等疾病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本研究通过收集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初次因失眠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张道宗教授门诊处患者的中药处方,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用药规律,从而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一些用药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张道宗教授门诊因失眠患者首诊治疗处方。

1.2 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符合中医学失眠的诊断标准[4];③首次因失眠就诊的患者。

1.3 药物名称的规范化处理 中药因道地产地、炮制方法等不同存在很多别称,故对中药名称参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规范化处理。如“夜交藤”改为“首乌藤”,“元胡”改为“延胡索”等。但“地黄”与“熟地黄”这种虽为同一中药但炮制后功效差异较大,故仍按两种药物记录。

1.4 数据分析方法 依据纳入标准最终符合条件的有86个案例,录入后先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将频次≥10的30味中药数据处理为矩阵图后导入SPSS Modeler,运用其提供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随后将上述数据转换成二分类变量导入SPSS Statistics 进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概况及用药频次 本研究共纳入86个病例,收集到86个处方,涉及152味中药。用药频次≥10次的有30味中药。其中甘草、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用药频次最高。具体见表1。关于甘草,刘萍[5]以李培生主编的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为蓝本,发现《伤寒论》载方112首,含甘草者有70方。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张道宗教授也多喜用甘草,其在方中多发挥着补中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故出现甘草的药对将不再罗列和具体分析,下文均同此。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规律分析

2.2.1 高频药物关联度网络 将频次≥10次的29味中药数据处理为矩阵图后导入SPSS Modeler,构建关于关联规则的网络图,可以直观的看见中药间的关联强弱。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强链接关联有首乌藤-酸枣仁,共出现了73次;首乌藤-合欢皮,共出现了68次;酸枣仁-合欢皮,共出现了67次。

2.2.2 药对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中有后项、前项、支持度、置信度、增益,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后三项,支持度表示的是同时包含前后项中药的处方在所有处方中出现的概率,置信度表示前项出现时,后项出现的概率,增益则表示关联规则中前后项的相关性。将151味中药导入SPSS先设置支持度>20,置信度>80,增益>1,最大前项数设置为1,按照支持度降序排列,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与药物间的关系排列,详见表2。

设置条件同上,将最大前项数设置为2和3,按照支持度降序排列,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药对,详见表3。

2.3 聚类分析 对频次≥10次的29味中药导入SPSS Statistics 系统,形成组间联接的聚类分析谱系图,图中的横坐标为各个中药之间的相对距离,距离越短,差异性越小。结果显示根据20这条参考线可将高频药物分为8类核心药物组合。如图2所示,各类组合所含药物详见表4。

3 讨论与分析

中医古籍记载失眠症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为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神太过,或病后体虚,使得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而致失眠。张道宗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失眠常因水不涵木、水火不济、气血不足、痰火扰神所致,遣方用药要审证求因,标本兼顾。

高频次药物分析中其结果显示≥10频次的中药有30味,将其按照药物分类后可见:补虚药(311次),包含甘草、黄芪、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药、龙眼肉、麦冬、白术、太子参;安神药(287次),包含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龙骨、远志、琥珀;利水渗湿药(167次),包含茯苓、茯神、泽泻、薏苡仁;清热药(96次),包含黄连、地黄;固涩药(38次),包含山茱萸;理气药(36次),包含陈皮、沉香;化湿药(34次),包含豆蔻、砂仁;开窍药(30次),包含石菖蒲;化痰药(29次),包含半夏;息风止痉药(10次),包含僵蚕。故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的高频用药是补虚药、安神药。临证中多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故安神药使用频次较高。高频次药物中的首乌藤味甘、平归心、肝二经,功擅补养阴血、宁心安神。《饮片新参》中描述首乌藤可“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本草正义》言其可“治夜少安寐。”现代研究[6]中表明首乌藤中的甙、大黄素等成分有致眠的作用。酸枣仁药性甘、酸、平,归肝、胆、心经,擅治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之虚烦不眠,惊悸多梦。《本草拾遗》中记载酸枣仁:“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本草纲目》言:“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合欢皮药性甘、平,归心、肝、肺经,适用于情志不遂、忿怒忧郁所导致的失眠。三药均归于心经,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关联规则分析中显示的强链接关系较靠前的有首乌藤→酸枣仁出现了73次,首乌藤→合欢皮出现了68次,酸枣仁→合欢皮出现了67次。在后面的两种药物的分析中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也是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三者的组合。四种药物的分析中支持度较高的有合欢皮→酸枣仁+首乌藤、茯神→茯苓+首乌藤、合欢皮→茯苓+酸枣仁+首乌藤、合欢皮→黄芪+酸枣仁+首乌藤。失眠的病机主要是阳盛阴衰、阳不入阴而致阴阳不交,而首乌藤与酸枣仁合用恰可引阳入阴,养心安神,再加上合欢皮更添安神之力,故为治疗不寐的常用药对。

聚类分析中将用药频次≥10的29味药分为8个聚类方分别是:C1(豆蔻,砂仁,沉香,半夏,陈皮,白术,薏苡仁);C2(熟地黄,山茱萸,地黄);C3(白芍,当归);C4(黄芪,山药,太子参);C5(远志);C6(茯苓,茯神,石菖蒲,龙眼肉,龙骨);C7(泽泻,黄连,首乌藤,酸枣仁,合欢皮,麦冬,琥珀);C8(僵蚕)。C1、C4是白术半夏汤化裁而来,功擅健脾化痰,理气散结。C1中含有二陈,主燥化行气以治脾消痰,化痰以安神。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健运失职,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治疗时需重视脾胃对失眠的影响。C2组中药物擅补益肝肾、益精填髓。提示肾水不足,真阴不升使得心阳上亢而导致的失眠。C3、C4、C5、C6中有归脾汤之意,黄芪、太子参、白术可使补脾益气之功显著,当归、龙眼肉补心血的同时更可安神,加上远志、茯苓安神之力倍增,强调心脾同治,补血安神。张道宗教授特别注重从“脾”论治,提倡“四时皆有土”的学术观点,四时皆有土,土枢四象,转化阴阳,承济水火,后天坚固,水火相济,君相安位,阴阳平和。饮食入胃,腐熟消磨,清而上升,升而化火,故君火久明而不衰,温煦长养,真气顺从,精神内守;浊而下降,降而为水,故肾水涓涓而不息,齿更发长,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故土调四时,可积精全神,合上古之道,达真人之境[7]。C3、C7中黄连清热泻火,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泽泻能泻水湿、行痰饮,白芍、当归、酸枣仁可养血柔肝,加上首乌藤、合欢皮、琥珀等一众安神之品,诸药合奏可治肝郁化火所致的心神不安。

综上所述,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从心、脾、肾等入手,以安神定志为基本治法,根据临证特点,采用滋水涵木、利湿安神、补气血安神、养心血安神、化痰湿安神等方法,标本兼顾,因人施治,常有良效。本研究是对张道宗教授治疗失眠临证处方的初步挖掘,以期为传承名老中医的经验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将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及诊治经验发扬光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用药思路。

参考文献

[1]刘莉.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体会[J].中国处方药,2018,16(9):104-105.

[2]SOLDATOS C R,ALLAERT F A,OHTA T,et al. How do individuals sleep around the world? Results from a single-day survey in ten countries[J]. Sleep medicine,2005,6(1):5-13

[3]ROACH M,JUDAY T,TULY R,et al.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insomnia disorder.[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1,131(11):1058-1065.

[4] 不寐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8):247.

[5] 刘萍.《伤寒论》芍药-甘草药对量效关系探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67-69.

[6] 李智欣,杨中平,石宝霞,等.夜交藤中改善睡眠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7(4):327-331.

[7] 程红亮,张道宗,胡培佳,等.“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的内涵及临床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884-887.

(收稿日期:2022-05-24 編辑:杜玲玉珊)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学术思想失眠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空军学术思想